□ 刘鑫(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目前三分钟单摇跳在竞技比赛和大众健身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相关的理论性研究相对滞后,通过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研究。三分钟单摇跳在各种跳绳比赛中都是报名人数比较多的一个大项,但是目前我国在训练体系方面也是比较的落后的,因此这成了研究者研究的原因之一。由于跳绳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从而奠定了它在大众健身中的地位,尽管跳绳在大众健身中应用广泛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人去深入的研究它,因此研究者从跳绳在竞技比赛以及大众健身方面去进行研究。
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失误率比较高,失误的因素多种多样,可能是技术方面的,也可能是身体素质耐力等方面的,通过从供能特征及速度分配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理论体系从而更好的指导运动员训练以及比赛。
通过对三分钟单摇跳的研究,形成相应的理论支撑,为运动员的比赛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的成绩;更好的指导大众健身,从而做到更好的对跳绳运动进行推广。
抽取2015年到2017年全国跳绳总站赛当中获得三分钟单摇跳前六名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见表1、表2)。
表1 2015-2016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三分钟单摇跳前六名队员基本情况(12-14周岁)
表2 2015-2016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三分钟单摇跳前六名队员基本情况(15周岁以上)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文献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图书馆等)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需要的参考文献,然后进行总结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自己的理论。通过归纳整理对三分钟单摇跳的供能特征及速度分配进行了分析,为论文的书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2015-2017年全国跳绳分站赛以及总站赛等多次大赛当中获得三分钟单摇跳前六名或者前八名的运动员进行分析形成案例。分析他们的视频录像以及采集他们训练时的图像,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比较,讨论并得出三分钟单摇跳的供能特征及速度的分配原理。
跳绳是我国古代就存在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至今并有了自己独特的比赛内容与形式,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健身、训练的方式。
跳绳的比赛种类有多种形式,包括速度赛、花样赛等。三分钟单摇跳属于速度比赛中的速度赛,即在三分钟内运动员双手摇绳,绳子绕身体一周双脚或者单脚成功过绳的次数。
(1)三分钟单摇跳的机能状态在运动生理学方面的分析。
在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按生理系统的参与可将耐力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然而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和无氧。三分钟单摇跳与传统的耐力项目1000m的供能方式有着类似的特点,在整个过程中无氧代谢占30%,有氧代谢占70%。在三分钟单摇跳训练过程中应该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TP的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
三分钟单摇跳训练比赛过程中有氧代谢占大部分,有氧代谢过程离不开血液的运输作用,在血液运输氧气的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血红蛋白。因此在三分钟单摇跳的训练时可以采用训练中长跑运动员心肺耐力的方法(高原训练)。
(2)三分钟单摇跳过程中参与的供能系统的分析。
运动员运动时间与供能系统的关系如表3所示:
三分钟单摇跳是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共同作用的一项运动。
磷酸原供能系统主要在运动开始后的0-30s内对身体进行供能,主要参与的是短时间和高强度的运动项目。由于三分钟单摇跳有多种供能方式共同作用且在运动开始时比较依赖自身的爆发力以及速度耐力,因此在三分钟单摇跳的前30秒运动员主要通过磷酸原系统对身体进行供能。
表3 运动时间与供能系统的关系
糖酵解供能系统主要在运动开始后的6s-3min内对身体进行供能,主要参与的是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由于三分钟单摇跳与传统的1000m耐力项目有些类似,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糖酵解功能系统的作用身体会产生乳酸。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主要在运动开始后2min内由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供能,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运动员在三分钟单摇跳比赛开始2min以后就开始通过呼吸系统摄入氧气然后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氧化身体中的脂肪。
在三分钟单摇跳最开始的前6s大部分属于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在6s-30s之间是磷酸原供能与糖酵解供能共同作用,在30s-2min之间是糖酵解供能系统对身体供能,在2min-3min是糖酵解与有氧氧化系统共同供能。
(3)三分钟单摇跳的供能特征。
在三分钟单摇跳的整个过程中涉及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以及有氧氧化供能等多种方式。在整个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运动员逐渐从刚开始的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逐渐变成有氧为主的混合代谢,在整个过程中既能够发展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也可以发展运动员的代谢水平。
中国优秀跳绳运动员岑小林是30秒单摇跳的世界吉尼斯记录的保持者,他在三分钟单摇跳方面也有非常傲人的成绩。岑小林在参加2015-2016年全国跳绳总决赛时跳1072次(单脚536次),在参加2016-2017年广州花都全国跳绳总决赛时跳1096次(单脚548次),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经分析他的比赛录像发现岑小林在三分钟单摇跳的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达到了360次/分钟(单脚180次/每分钟)。在整个比赛过程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同时在观看中国其他优秀跳绳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后发现他们的速度分配与上述几种情况有的类似,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大多数运动员采用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是匀速的。下面以岑小林的比赛成绩为例进行分析(见表4):
表4 2016-2017全国跳绳总决赛岑小林3分钟单摇跳成绩分析表
经查阅文献以及观看视频分析案例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三分钟单摇跳的比赛过程中有多种速度分配方式,例如: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匀速、非规则变速、参照他人的速度等。
运用先快后慢的分配方式是一种在保证不失误的情况下,一开始比较激进最快速度达到自己的峰值然后逐渐减速并至比赛结束的一种分配方式。由于一开始比较激进身体的供能方式是无氧供能且刚开始身体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因过多的产生氧债使机体过早的进入疲劳然后影响比赛结果。这种分配的优点是在刚开始能够取得比赛的主导权,给对手产生心理压力破坏对手的分配战术取得比赛胜利的分配方式。
运用先慢后快的分配方式是一种与先快后慢完全相反的分配方式,先慢后快一开始的时候较为稳定,然后随着比赛时间的增加逐渐加速并至比赛结束的分配方式。先慢后快的分配方式整个过程利用的是有氧供能跟糖酵解供能等方式,虽然克服了先快后慢的缺点没有过早的产生氧债,但是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即一开始就速度比较慢发挥较为稳定没有使机体进入兴奋状态从而影响比赛结果;一开始没有把握好速度导致前面速度太快超出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而影响比赛结果。
运用匀速的分配方式是一种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几乎均匀完成比赛的一种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从生理角度去看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均匀,全身的协调性稳,氧债相对较少。在心理方面来看匀速可以使精神集中情绪稳定正确的判断对手的情况从而适当的调整自己的速度。匀速的分配方式节奏感比较强且非常节省体力,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进行训练,方便易操作。
运用非规则的变速的速度分配方式是一种没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方式。这种方式对运动员的要求比较严格,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能量消耗比较大,没有匀速的那种很强的节奏感,身体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方式虽然缺点大于优点,但是也是有优点的,唯一的优点就是打乱对手的节奏。相比较其他分配方式非规则的变速是十分不理想的分配方式。
运用参照他人的速度分配方式是根据对手的分配方式进行的比赛方式,能量消耗比较大氧债积累也十分的多很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运用这种分配方式的运动员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力不然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
三分钟单摇跳在速度分配方面虽然有多种,根据分析发现运动员基本采用匀速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对大众健身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跳绳运动的推广工作。目前全国跳绳推广中心推出了一种强心计划,健身者可以利用loop这个app进行跳绳个数的挑战,其中在这个app中健身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设定个数,然后就会响起相应的带有节奏感的音乐帮助健身者进行锻炼。经分析发现这些带有节奏感的音乐大多数是让参与者匀速的分配自己的速度。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在三分钟单摇跳比赛过程中应运用匀速的分配方式,在大众健身方面也应该运用匀速的分配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跳绳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生理特点为运动员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及比赛方式。爆发型运动员由于是靠前面无氧供能创造爆发成绩比较多,因此可以选择先慢后快或者先快后慢的分配方式。耐力型的运动员相比较而言身体协调整个比赛过程中有氧供能占主导,因此可以选择匀速的分配方式或者根据对手的速度变化来进行比赛。非规则的变速的分配方式不建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使用,但是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用,从而提高自身的耐力水平以及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