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钢,徐建国
(1.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绍兴312000;2.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310014)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但该肿瘤侵袭性强,呈浸润性生长,术后易复发[1]。胶质瘤术后辅以三维适型放疗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1]。 目前,脑胶质瘤术后随访复查常规使用CT、MRI,但对早期疗效监测与评估作用有限[2]。 CT 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可反映脑部血流状态,提供量化的影像学数据,逐渐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前诊断[3]。 本文对脑胶质瘤术后采用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3D-CRT 治疗, 并采用CTPI进行评估,探讨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月-2017 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综合治疗的神经胶质瘤患者62 例, 其中37 例来自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5 例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 纳入标准:(1)行开颅胶质瘤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神经胶质瘤;(2)Karnofsky 氏活动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评分)[4]>50 分,预计术后生存时间超过3 个月;(3)无放化疗禁忌证,无脑部其他病变或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62 例中,男40 例,女22 例,年龄28-71 岁,平均(40.5±4.9)岁;病理分级:Ⅱ级29 例,Ⅲ级26例,Ⅳ级7 例;肿瘤体积25.6~55.4cm3,平均(40.2±5.8)cm3;肿瘤部位:额叶25 例,颞叶14 例,枕叶13例,顶叶10 例。 随访1 年,术后残留或复发33 例,未残留或复发29 例。 本研究符合2013 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3D-CRT 术后4 周内给予3D-CRT 治疗,利用MRI 增强扫描确定肿瘤放射靶区, 采用热塑面罩头部固定,CT 模拟机扫描全脑。获取图像数据后使用治疗计划系统工作站设计放疗计划,重建图像并勾画放射靶区及重要脏器, 前者包括肿瘤靶区、临床靶区以及计划靶区,确保95%放射剂量落在靶区。 采用6-MVX 直线加速器 (美国Varian 2300C/D),肿瘤靶区2.4Gy/次,临床靶区2.2Gy/次,计划靶区2.0Gy/次,1 次/d,5 次/周, 总剂量为50~56Gy,持续5~7 周。
1.2.2 经颈动脉灌注化疗 行3D-CRT 的同时进行经颈动脉灌注化疗, 于同侧颈总动脉穿刺插管后缓慢灌注尼莫司汀2.5mg/kg,灌注时间5~10 分钟。每月1 次,3 次为1 个疗程。术后6 个月复查血常规,如血常规正常则进行第2 个化疗疗程。 共2 个疗程。
1.2.3 CTPI 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 排螺旋CT 扫描仪,仰卧位,选择听眦线作为头颅CT 平扫的定位线,从颅底扫描至颅顶。 扫描参数:管电流150mA,管电压120kV,层间距5mm,层厚5mm,FOV 25cm,矩阵512×512。经肘正中静脉注射40mL 优维显(300mg/mL)后进行增强扫描,所得图像传输至AW 4.2 工作站,运用CT perfusion-3 体部肿瘤灌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选择感兴趣区,尽量避开脑室、脑池、脑沟及大血管,以大脑中线为镜面,对称性测量患侧及健侧区数值,生成两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ion time,MTT)。
1.3 疗效标准 参照WHO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5]进行疗效评价,具体评价标准为:完全缓解(CR):病灶基本消失且维持时间1 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 病灶体积缩小50%以上且维持时间1个月以上;稳定(SD):病灶体积缩小未达50%,或增大未达25%;进展(PD):病灶体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以CR+PR 计算客观有效率(ORR),以CR+PR+SD 计算疾病控制率(DC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LSD-t 检验。
2.1 临床疗效 62 例在放化疗期间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CR 10 例,PR 34 例,SD 11 例,PD 7 例,ORR 为71.0%和DCR 为88.7%。
2.2 CBF 与CBV 不同预后者SD+PD 者CBF 及CBV 均较CR+PR 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不同脑组织区域,肿瘤病灶中残留或复发者CBF、CBV 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灶中未残留或复发者CBF、CBV 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不同预后CBF 和CBV 比较(±s)
表1 不同预后CBF 和CBV 比较(±s)
与SD+PD 比较*P<0.05
预后 n CBF[mL/(min·100g)] CBV(mL/100g)CR+PR 44 15.29±3.57 0.97±0.29 SD+PD 18 48.10±7.51* 1.37±0.36*
表2 不同脑组织区域CBF 和CBV 比较(±s)
表2 不同脑组织区域CBF 和CBV 比较(±s)
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比较*P<0.05
肿瘤病灶残留或复发肿瘤病灶未残留或复发脑组织区域 n CBF[mL/(min·100g)]CBV(mL/100g)33 58.13±13.54* 2.80±1.04*29 11.25±4.43 1.09±0.35对侧正常脑组织 62 9.10±2.48 0.97±0.29
脑胶质瘤的发展过程中可发生核分裂象增多、异型性改变及血管内皮增生坏死等形态学改变,但其共同特点是恶性程度高,多呈侵袭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界限不清, 且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手术难以完整切除[5]。 化疗药物能够阻断并杀灭术后残留的不同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因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胶质细胞对多数化疗药物耐受,术后放疗同步化疗对疗效的提高仍无定论[6]。 随着化疗药物的更新及给药途径的改进,经颈动脉穿刺给予尼莫司汀可通过血脑屏障, 在不提高药物剂量的前提下,明显增加局部病灶的药物浓度,并可减轻化疗的全身毒副反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组治疗结果较为理想,ORR 和DCR 分别为71.0%和88.7%,与唐涛等[7]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CTPI 采用对比剂静脉内团注引起脑组织密度改变,能够反映肿瘤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微血管密度等信息, 有助于弥补传统形态学成像的限制,从而客观、全面地描述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活动性及术前病理分级,但其对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仍不多见[8]。本研究比较SD+PD 患者与CR+PR 患者的脑部血流,发现SD+PD 者灌注区CBF、CBV 值均明显高于CR+PR 者(P<0.05),提示CTPI 指标与脑胶质瘤术后疗效存在一定关系,疗效较好者CBF、CBV 低。分析其机制,3D-CRT 同步灌注化疗可通过破坏脑胶质瘤血管床,降低血管通透性,同时抑制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病灶灌注量,从而导致CBF、CBV 明显减低[9]。 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10],CTPI 可通过评估肿瘤病灶的局部灌注状态,间接反映肿瘤组织新生血管情况,从而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早期反应提供有力支持。
有研究证实,肿瘤组织的灌注程度与其侵袭性存在相关性,血供状态直接决定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的能力[11],另有研究指出,肿瘤血管化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12]。本组随访1 年后发现,肿瘤病灶中残留或复发者CBF、CBV 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而未残留或复发者CBF、CBV 与对侧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与病灶的血流状态有关,残留或复发区肿瘤血管生成增多,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 CTPI 能够定量化观察病灶血流情况, 在评估术后残留及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价值。Klotz 等[13]研究表明,放化疗后脑胶质瘤体实质区CBF、CBV 均明显下降, 正常脑灰白质则无明显改变, 认为CTPI 能有效评价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的效果,并评估患者预后。 Caruso 等[14]认为病灶区CBV、CBF 与 对 侧 正 常 脑 组 织 区CBV、CBF 的 比值≥2,提示可能存在肿瘤复发。
综上所述,CTPI 能量化评估脑组织灌注状态,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3D-CRT 同步经颈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 残留或复发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其操作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评估脑胶质瘤的持续进展过程和术后治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