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军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经临床统计发现,约有50%的脑梗死患者预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及神经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科学合理的日常护理干预是提高预后效果的保障。本院通过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为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130例患者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54.34士3.21)岁。以上患者经临床症状观察及CT和MRI检查确诊,结果均与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中无精神障碍及其他器官组织病变者。干预期为3个月。
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西药药物治疗并配合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2]。中药采用基础方为小承气汤加菖蒲郁金汤[3]。
3 护理方法:(1)常规护理。采用内科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满足患者的日常所需,及时回答患者对疾病的疑虑,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改善负性情绪的干扰,积极进行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康复的方法,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勿操之过急而适得其反。(2)中西医结合护理。待患者入院48小时或病情稳定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为:①按摩。取患者仰卧位,对患侧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下肢穴位为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头面穴位为太阳、头维、百会等;按摩时动作应轻柔,按摩后协助患者进行上下肢关节屈、伸、及内外旋运动,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幅度,避免肌肉拉伤。②肢体的摆放。患者仰卧床上,头部垫高15°-30°,上肢平放伸展,下肢屈曲,脚部适当垫高,并每2小时进行体位变换,以防褥疮。待患者可自行翻身时,可做床旁康复练习,如卧位变换半卧位或坐位。逐渐向站立及搀扶行走过度。③日常活动训练。穿脱衣服、洗脸、进食、如厕等、鼓励患者自行完成,若自行完成困难可有家属协助完成。④中药外敷。每天进行患肢热敷。将丹参、红花等药物用布包好水煮至沸,待温度可接受时敷于患肢,以起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每天2-3次。
4 评价指标:(1)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BS及FMA平衡量表对患者的下肢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共14个维度,按患者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每项满分为4分,总计56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好。(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内容包括:穿衣、洗漱、吃饭、如厕、行走、上下楼梯及转移等10个项目,每项10分,总分100分,;20分以下为功能严重缺陷,21-45分为高度功能缺陷,46-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1-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6 结果:经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BS及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也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表1 2组BBS和FMA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2组病人ADL评分比较(n,%)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脑梗死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虽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占患者人数的50%。经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尤其对于早期梗死患者来说,康复潜力更大[4]。中西医结合护理,采用药物与按摩等康复手段结合,以内病外治,辨证施治的原则,使患者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以“防重于治”为原则。根据患者证型运用中医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5]。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热敷及常规内科护理结合的方法进行日常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下肢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缺陷也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临床应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