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安全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战略研究

2019-12-02 09:46张兵兵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的方式、范围和途径有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下语言安全问题,找出当前国内语言服务所面临的新的危机与挑战。针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特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语言服务战略。

关键词:语言安全;“互联网+”;语言服务;语言战略

近几年,“互联网+”这种将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迅速崛起,各行各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语言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唐智芳、于洋,2015)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结合已是必然。语言服务看似与人们的生活无关,实则已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相信语言服务很快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言服务有了新的使命,推动了语言服务在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创新和变革。然而,由于互联网从一开始便饱受争议,便利与隐患共存。互联网与语言服务的结合自然也面临着危机与挑战。

一、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特点

语言服务业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信息咨询等四大业务领域。(王传英,2014)近年来,人们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成倍增长,语言服务的市场开拓迅猛。随着语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服务的内容也在持续扩大,服务的途径以及方式也有了较大更新。相比以往,“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质量更高,资源更广,专业性更强,服务内容更为多元。具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无障碍的语言信息获取与传播

语言媒介物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了长足发展。语言服务一开始仅借助于声波,用口头的方式进行。后来出现了文字,传播的媒介物变成了光波。(李宇明,2017)但相对来说,这两种传播方式效率低下,存在诸多不便。凭借电波的有声媒体和网络时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互联网+”与语言服务的融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为人们更好地接受语言服务提供了便利。如“语联网”模式,利用“互联网+语言处理”聚集了全球80万多名译员、1000多家翻译公司,在30多个语种中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日均处理1000万字,文字累计处理量达85亿字以上。(王宇波、李向农,2016)现如今,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消费、交通出行、沟通交流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语言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可谓唾手可得。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国界地访问世界上任何一个开发的网站。(袁军,2012)

(二) 语言服务资源充足,方式便利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资源尤为丰富,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百度、谷歌、搜狐等大型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了庞大的资源。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些搜索引擎中都可找到答案,相关的信息可达成千上万条。大数据和语料库就是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这种将资源汇集供研究者分析研究的技术快速推动了语言服务的进步和创新,为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基于大数据和语料库对英语语言、写作、翻译等各方面分析与研究不胜枚举,从侧面也反映出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协调发展。语料库不仅丰富了语言服务资源,还更新了语言服务的提供方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语料库研制方法和自动化技术的逐渐成熟,获取、加工和利用大规模双语资源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王克非、刘鼎甲,2017)此外,在微信、腾讯QQ、微博、抖音等网络自媒体上都可以看到与英语学习、说话艺术、翻译教学、营销策略等内容相关的语言服务资源,可谓方式多样,信息获取便利。

(三) 汇集民间力量,人人都是服务主体

传统意义上来讲,语言服务的主体自然是政府。作为语言服务最大的提供者,政府是语言服务政策和战略的制定者,帮助和引导市场制定公平完备的语言服务标准以及语言文字标准。此外,许多语言服务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无疑需要政府来承担。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公开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发声,也能通过网络提供语言服务。李宇明在谈到语言服务的提供者时说到:“政府掌握着最为丰富的语言服务资源,如语言服务的人才资源,语言服务的市场建设、与语言服务相关的各种数据资源等。除政府外,社会和个人也可以成为语言服务的提供者。”(李宇明,2016)本身来讲,政府这个语言服务提供者就是由许多个体语言类专家组成。在社会中各行各业中,包括语言学家、语言艺术家、语言教师、主持人、导游、演员和谈判专家等都在提供语言服务。如今一些高校的老师组建了许多微信聊天群组,每天发表或转发一些与科研和学习相关的经验贴。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人人充当语言服务提供者的范例。

二、 语言安全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2006年法国一位社会语言学家提出,语言安全主要指不同国家、社团、群体和个体不会担忧和恐惧语言生活,没有语言方面的安全隐患。(沈骑,2016)很明显,要想达到这样一种安全状态并非易事。彭爽就曾语言安全问题的起因作过详细论述,他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语言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长期闭关锁国导致语言自身免疫力下降,崇洋心理导致盲目追捧他国语言文化;民族交流导致语言同化,商业文化的熏染破坏了语言的纯洁。(彭爽,2014)现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空间对语言产生了新的影响。比如,网络空间信息散布迅速,且途径广泛的特点,也有可能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语言安全问题更需要加倍关注。

刘昌华将网络空间对語言的影响分为了三类:网络空间内语言自身的安全、网络空间内语言能力的安全和网络空间中因语言而引发的其他安全问题(刘昌华,2018)。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特点,可以发现“互联网+”时代下,有关语言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获取无障碍意味着具有危害性的信息也随时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从而危害国家和人们的安全。许多恐怖和极端主义分子,如“台独”“精日”分子会借助于网络发表一些不正当的言论,这些信息会迅速散播,蛊惑民心。还有些不法分子,以地方、民族,甚至方言作为语言屏障开展活动,进而凸显出语言在防范此类风险中的安全价值。(徐琳、胡宗锋,2018)从社会层面来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借助于微信、微博、优酷等媒体发布网络课程供会员学习,如英语口语课,日语学习课等,但这些语言服务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接受者的学习。网络空间为所有语言提供了交际和传播的途径,而国家语言能力的不足,导致对语言传播中的恐怖、暴力等带有不安全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刘昌华,2018)

其次,网络语言资源虽充足,但会造成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有所下降,筛选信息的时间明显增加。2016年4月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轰动一时,这说明网络空间所提供的语言服务并不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许多信息只是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对于语言服务的接受者来说,可利用的资源很多,但无法确定哪些更符合自己的要求,无法合理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人人都是语言服务的提供者,有可能会造成语言信息杂乱。国家和政府所提供的语言服务更为权威,符合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对来说,民间的语言服务缺乏监管,信息冗杂,局面混乱。个人并不会对自己所发布的语言信息负责,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目的。因此,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色情小说等不良信息泛滥,这些都是民间所提供的语言服务。中国一向尊重言论的自由,但这些语言生活形式的存在也给违法犯罪、甚至影响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语言行为提供了温床,给语言生活管理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网络空间的表情包,表情包中可以包含文字,同时表情包解释具有多义性,这些特点,增大了监测表情包语言的技术难度(刘昌华,2018)。这些表情包也都是由民间独创,扰乱了网络秩序,也影响了国家安全。但并不是说民间语言服务就应当剔除,民间力量在许多方面也为国家语言安全做出了贡献,这需要将民间力量进行整合,加强监管。

三、 具体的语言服务战略

“互联网+”时代是语言服务创新和发展的时代,是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语言服务业提出了更快、更好的要求,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到云翻译和敏捷本地化平台,近年来语言服务业的技术不断升级,带来了语言服务业的商业和管理模式的革新(郭晓勇,2014)。为了推动“互联网+语言服务”更好的发展,国家应当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语言服务战略,优化语言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实现语言服务的革新,从而稳固国家语言安全。

(一) 加强语言服务监管力度,整合民间力量,维护“互联网+语言服务”绿色发展

上文所分析的“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语言服务监管力度欠缺,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国家和社会都应该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坚决打击散布不良语言信息的行为。此外,不仅要加强对民间力量的监管,还应该是对对其进行整合,形成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以民间力量为辅的语言服务体系。目前,许多民间企业也都在与“互联网+”协调合作,借助于网络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管理相关业务。李宇明就曾说,语言服务,需要政府和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腿并进(李宇明,2015)。可见,民间力量在语言服务中的贡献也相当大。

(二) 强化语言服务风险意识,提高战略预见性

目前,我国对于语言服务安全意识程度远远不够,语言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诸如语言冲突、语言纠纷、民族语言问题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一方面,应该重视“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所带来的语言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保持警惕,能够提前预见新形势下语言服务潜在的威胁。面对国际和区域语言安全的大形势,特别是多民族聚居的中国面临的语言安全问题,从事外语教学与科研的人士须谨慎对待信息传达和转换过程中涉及的“潜在危险”内容(寇福明,2016)。在“互联网+”时代下,应利用互联网将相关的语言资源进行整合,确保语言服务數据的安全性、可靠性、真实性。强化语言服务风险意识,努力提升我国的语言能力,提前预见将会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语言的无障碍沟通。

(三) 抓住机遇,推动语言服务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的方式、范围和途径都有了新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对语言服务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互联网的融合,更新了语言服务的服务渠道,从费时费力的线下转到轻松便利的线上。李宇明就倡导要树立网络时代的语言学意识,重视创造新媒体的新形态和新生态,倡导合乎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各种规范和规约,让新媒体健康成长,更好地利国惠民(李宇明,2017)。通过构建“互联网+语言服务”网络平台,可以将服务市场、语言人才、技术、资金、各种数据进行统筹规划,加强语言服务行业的合作交流,提升国家语种的服务能力,实现多语言、无障碍、即时话的语言服务新形态。

四、 结论

在这个技术不断更迭,以大数据分析研究为特点的网络时代,语言服务业必定会紧跟时代潮流,完成变革,成为关乎国家安全和人类发展的朝阳产业。张士东在谈到语言产业的发展时资源说到,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在语言产业诸形态中取得突破,将作为新兴产业的翻译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张士东、彭爽,2016)。语言服务作为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是关乎国家语言安全。要确保该产业积极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语言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置身于互联网时代,不断探索创新,开创新的服务模式,扩大商业规模,推动语言服务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智芳,于洋.“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变革[J].中国翻译,2015,36(4):72.

[2]王传英.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启示[J].中国翻译,2014,35(2):78.

[3]李宇明.语言技术对语言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7(2):147.

[4]王宇波,李向农.语言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5):89.

[5]袁军.语言服务:中国翻译行业的全新定位[J].中国翻译,2012,33(5):82.

[6]王克非,刘鼎甲.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检索与应用:大数据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17(6):3.

[7]李宇明.语言服务与语言产业[J].东方翻译,2016(4):6.

[8]沈骑.“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安全战略[J].语言战略研究,2016,1(2):20-25.

[9]彭爽.中国语言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2.

[10]刘昌华.网络空间的语言安全问题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22-130.

[11]徐琳,胡宗锋.“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语言规划之语言能力与服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2):43.

[12]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翻译,2014,35(1):9-11.

[13]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J].中国科技术语,2015,17(6):62.

[14]寇福明.语言安全界定之批判思考[J].外语学刊,2016(5):77.

[15]张士东,彭爽.中国翻译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0.

作者简介:

张兵兵,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