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随意,缺少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封闭,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问脱离,欠缺站在孩子角度设计问题;提问单向,提问只是教师的专利,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没有留给孩子足够思考、有效质疑的空间;没有充分考慮提问的整合及弹性。这些不足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的灵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引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问题的设置及对学生的启发程度如何。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思考—答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启发思维的目的。
启发性提问的设计要注意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分析理解的道理,也就是说出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通常问题提出后,适当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稍微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学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应用题:“一辆小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去时以66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到达乙城,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教师可作启发性提问:“要求返回时的速度,需要哪些条件?返回时用的时间是多少?路程是多少怎样解决呢?知道了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理解,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二、 提问要有逻辑性——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及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设置问题时最好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最终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就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无法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因此,教师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逻辑。
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别测量出大、中、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时,我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办法。我进一步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一周,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具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孩子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层层提问,具有逻辑性的设疑,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在此过程中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三、 提问要有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你问我答式的课堂提问,没有什么新颖独到之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可想而知。换个角度,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从学生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提炼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新奇之感,就会取得较为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圆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赛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赛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赛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使学生积极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
四、 提问要有评价性——课堂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展示自己。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评价足可强化提问的效果。
评价时教师要带着浓浓的情感,评价的语言也要不拘一格,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现状注重激励,要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潜力。当学生自信地回答正确时,说明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挺简单,加以肯定,可用“正确”“不错”等评价语言,不要做过多表扬。当学生不自信、犹豫回答正确时,应给予积极肯定,可用“完全正确”“非常准确”“很好”“太棒了”等评语,使得他以后更有积极性回答问题。当学生自信地回答错误,首先对学生积极思考做出肯定,引导他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请另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使他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当学生不自信回答错误,这时教师不应立即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学生回答,也可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回答,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可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有经验的教师总不放弃任何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我们强化的是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作者简介:
王明刚,贵州省仁怀市,贵州省仁怀市学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