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02 06:59邹家飞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能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扎实基本功,只不过我们的基本功组成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已经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如我们不仅仅要写好板书,说好普通话,我们还要灵活的驾驭教学资源,灵活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些是新时代的教育者高效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对学生影响最关键的初中学段,在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需要积极地做出改变,不断地促使自己实现发展,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融入“新时代”,这其中同样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本文中笔者就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我们不仅仅要“教”还要学。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促使我们的知识域能够不断地拓展,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促使自己能够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学习沟通技巧、教育方法、各种新技术,促使自己的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都能发挥出实效。那么,在我们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有没有辅助性元素与资源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笔者看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对我们的改变产生质的影响。当然,要想促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具备驾驭能力。本文中笔者就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 帮助学生“走出”课堂

初中学生的叛逆性很多人都进行了解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也进行了解读。在笔者看来,初中学生的叛逆性来源于“好奇心”无法满足。有好奇心就会产生质疑,有好奇心就会想去探究。但是现实条件学生的这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学生被困在教材设定的知识域中,学生的探究时间、空间被局限在课堂中、学校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课堂,亲眼看一看,亲自试一试。作为初中语文教育者,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对此加以设定。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以微视频的形式,先给学生播放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的航拍照片,用以体现园林“着眼在画意”的建筑特点;又选出能反映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个特点的照片(照片中针对各个特点插入少量文字说明),让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观看园林建筑的图片,对极富“图画美”的江南自然园林建筑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接着,把对故宫前朝的主体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的主体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照片(插入少量建筑用途方面的文字说明)播放给学生。学生刚刚看完自然园林的印象还没有退去,皇家御用建筑的照片又从工整的对称角度,给了他们宏大、精美、庄严、肃穆的另一种感觉。

二、 帮助学生“生成”情感

笔者认为,“情意满满”是语文教学的特色。尤其是在低学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情感的融入是实现深化学习,展现语文学科魅力的主要方法。作为初中语文教育者笔者建议,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活动时,也要注意展现其中的情感,也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也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引导。将多媒体技术的工具效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在塞上高原生龙活虎地敲击腰鼓的视频,视频中把“骤雨一样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的脚步,火花一样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强健的风姿”等内容,以影像的形式进行编辑和组合播放给学生,引领学生从视听角度,如临其境地感受那烈腾腾的场面、气势、动作、身姿、节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间用表情朗读对抗赛的形式,来展示各自心中领会到的视听印象;接着,让学生结合课件对“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进行表情朗读、情感分析。

三、 帮助学生获取“空间”

这里笔者所说的获取“空间”也包含着多个维度。在笔者看来,初中学生参与的语文教学实践,需要融入生活元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学生调动情感,需要学生亲身探究。这些都需要空间与时间。在有了多媒体技术做支持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时间设置,它可以促使学生有生成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的时候,把文本中的铺排部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细察藐小之物的纹理”制成简PPT图片,把“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惩治癞蛤蟆”设计成3个小的场景动画故事,并在每张图片、每个场景中又插入关键词和画外音提示,抓住“作青云白鹤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等细节来表现作者的那份童真童趣,分享作者“怡然自得”的心理感受。然后让学生去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用声音来表达自己对作者内心感受的体会;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者的神情、姿态进行再现,务求把“意会”到的“自得”之趣表现出来,并进行适时的相互点评、再加工、再展示。

综上所述,在有了新的理念之后,我们还需要付出行动,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资源做支持,有更多的方法做支持,有更多的途徑做支持。笔者建议,我们要注意应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促使我们与学生都获取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转变为发展型的教育者,而学生才能转变成为未来型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顾云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与话语——一种课程与教学文化现象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

[2]曹立.语文新教材中的创新教育资源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

邹家飞,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