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中,准备活动是学生的课前热身,是一节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任何体育活动都是需要做好前期准备活动的。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准备活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体育;准备活动;有效性;策略分析
体育课的教学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并尊重学生的生理规律,借助有效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够更好地进入运动状态,这样才能够防止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运动损伤,同时还能够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状态进入接下来的学习中。
一、 准备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仍未对体育活动的有效性设定具体、严谨的评判标准,教师在进行判断时,通常都是通过观察学生当前的状态。例如,学生当前的情绪是否足够高涨;学生是否已经出汗,出了多少汗,面色是否红润;还可以询问学生是否觉得很累;观察学生动作的幅度和力度等。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也就导致每个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同的,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专注力,需要教师能够具备研究精神和足够的耐心。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认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需要在上课时仔细地观察学生的情况,并将反馈回来的信息记录下来,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来判断练习的效果,判断运动量、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等。体育教师在准备准备活动时,切勿过于追求创新性,也切勿使准备活动过于单一,而是要服务于教学内容。
二、 参考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体育教师提供的准备活动始终都是做操、慢跑、游戏,那么就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心理的双重压制。单一、乏味的准备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身心的发展特点,同时还违背的教学规律。因此,体育教师在准备和设计准备活动时,应当先全面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的特点,要让学生能够在准备活动中更好地展示自己。例如,针对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模仿他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竞赛获游戏,准备活动的内容要较为简单,形式要较为活泼,要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开火车”“动物模仿操”“请你跟我这样做”“喊数抱团”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开展准备活动;针对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竞赛类活动,如“过点得分”“赛一赛、比一比”“贪吃蛇”“看谁先得分”等。此外,还有很多游戏是通用的,例如在耐力跑活动中的图形跑。学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既可以跑出正方形、“S”形等简单图形,也可以抛出水滴形、心形、五角星形等复杂图形。
三、 结合比赛与游戏
针对一些涉及比赛的体育项目,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技术,还需要让学生在比赛中准确运用这些技术,使学生能够将战术与技术紧密融合起来,这样能够防止学生生硬地学习技术和动作,在比赛中只能机械、呆板地配合战术。教师在进行球类的教学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法是领会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运用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在准备活动中。准备活动需要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球类比赛引入教学内容。教師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学生需要在跑步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多有,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球类进行互动,学生需要借助多个技能进行互动,但不能碰触到其他组员。
例如,在教学有关篮球的知识时,很多学生对运球时手与球接触的位置、运球手形不够了解和熟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设计合理的准备活动,可以加入“问好”的游戏环节。教师要告诉学生问好的方式:双手的五指要分开,手指到指跟部分都需要紧贴,手心要空开。学生需要用这种问好的手势进行碰触,向自己的队友问好。在时间结束后,问好次数最好的队伍获胜。
四、 有效结合专项准备活动
在过去,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就是做操和慢跑,这种准备活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教师需要认识到,做操和慢跑属于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教师要想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将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肩肘倒立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先围着垫子进行“S”形的慢跑,当听到教师发出的哨音指令后,就需要进行反向跑。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加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当完成反向跑后,学生就需要完成垫上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在肩肘倒立中,我们会用到哪些关节呢?”在学生完成回答后,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专项准备活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这样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体育锻炼中,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中。
在球类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存在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的。教师在进行球类准备活动的设计时,需要将简单的准备活动与专项练习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在球类的准备活动中加入绕球、抛接球等环节。如果条件或技术允许的话,可以在篮球操中添加运球环节;可以在排球操中添加自传球、自垫球环节;可以在足球操中添加踩球、拖拉球等。教师必须要认真地去备课、去分析教材,这样才能创设出更多有效、有趣的准备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准备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小学时期学生的身体、心理有着较大的跨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为其设计不同的准备活动,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准备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蓉,孙雪梅.提高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效率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8(22):104-105.
[2]陈英.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47-48+54.
[3]郑经明.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34+141.
作者简介:
黄晓丽,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滩口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