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探讨

2019-12-02 02:43李小珍
读天下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形象思维初中美术

摘 要:美术是一门传播美的艺术课,不同于语数外理化生等逻辑理论课,它对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形象思维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为响应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近年来学校对美术教育也越发看重。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美术能力的问题被放在了我们教学重点上。追根溯源,美术课堂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而美术能力提升离不开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结合这一点,本文将从形象思维的内涵和发展形象思维的实践策略两点出发,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形象思维;教学探讨;策略

初中美术具有艺术教育的基础意义,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尤为重要。现如今社会需要全方面的人才,所以美术在学科中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的趋势。美术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辅佐,那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 形象思维的内涵

形象思维是一种通过直观形象和表象内容为判断依据的思维过程。当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他首先会在脑海中拟定角色,构思框架,展开情节;同样的,画家在艺术创作时也是先有思维创作才有实体内容,这两种构思过程都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叫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称为“直感思维”,它是指以具体的形象和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主要依赖思维建构这个过程开展,它也是人類的一种本能思维,主要体现在从出生开始,人类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比起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其他后天发展性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在人类身上出现更早,究其原因是这种思维方法更接近自然规律,也更接近人的本能。而这种思维方式最早是被我们用来趋利避害,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小时候第一次去医院,因为之前我们对针头和白大褂是没有印象记忆的,所以只有在遭受疼痛后我们的形象思维就会将这两者严密结合起来,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们只要想到医院就会想到之前的生理疼痛。这是形象通过联想的方式转换叠加到另外一个层面的例子。由此看来,即使是在思维方式更新迭代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社会,形象思维这种本能性的思维方法还在被人们广泛的,甚至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使用着。

二、 发展形象思维的实践策略

(一) 合理使用教辅,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提高,技术革新的浪潮在各个方面推进,同样的这种影响也折射到了我们的教学课堂上来,主要体现在教学辅导工具的更新。比如多媒体教学。美术教学的展示内容非常繁多,在以往教学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只能通过教材这一种方式进行内容分享,往往都是局限于现有的课本教材开展教学,这就造成了课堂内容扩展空间狭隘的难题。但在立足于当下的教学条件,我们初中美术老师应合理使用教辅工具,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而更好的引导他们领悟美发现美创造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作比较,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下,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今后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人物绘画这堂课上,前期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优秀作品,利用电脑的放大抠图功能,将作品的内容拆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赏析,带领学生进一步感知艺术的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音乐视频等媒介来影响学生,不同的教辅方式带给我们教学的改变不同,学生在教师专业性的指导下和教辅工具的帮助下,不仅能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 创造和谐课堂氛围,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培养是在课上进行的,更多依赖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产生,所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学生学习效率也是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发现在越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最后的学习成果也会越优秀,这为我们的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初中美术老师在实际的课堂知识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知识的承受者”进阶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知识的交流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基础的价值观和认知态度,但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的心态还处于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状态。在生活和学习上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夸奖,所以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在课堂上老师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在适当之处也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反馈点评,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举例来说,在每节课后的展示环节,我都会鼓励班上的学生大胆上台发言,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分享中默默营造自然的教学氛围,在这种“不设限制”的课堂上,学生的形象思维自然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三) 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基本驱动力。同时兴趣在其先天性之外还有后天培养的可能空间,所以我们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带来学习的高效率和高能力,自然形象思维也能在这过程中得到最优发展。结合我们的实际考虑,由于初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学生更多的是在语数外学科上投入精力和时间,所以在学习心态上对美术容易出现放松懈怠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为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我们初中美术老师应从学科本身出发,深度挖掘出美术最富有魅力的内容,将其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知识的背后乐趣,而非用强硬的态度制定学习目标,这样反而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比如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自主创作,鼓励他们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比赛,多组织趣味实践活动,比如观察小动物或到校园里写生,这些都是科学有效的措施,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自然形象思维也会变得活跃。

三、 结语

形象思维是美术学习重要的前提因素,它决定了学生作品创作的方向和结果。为发展学生形象思维,我们初中美术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引导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最终实现美术教学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智祥.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J].读天下,2017.

[2]王长征.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J].科技信息,2013(10):320.

[3]段恺.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31.

作者简介:

李小珍,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蓝山县太坪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形象思维初中美术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动物也有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