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

2019-12-02 09:52沈洁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摘 要: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首要环节,双创教育是提升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两者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为提升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这种环境下,高等教育模式必须深入研究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融合的路径。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但是,在这种变革时代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难关也是非常多的,如何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如何给各大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二、 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 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思想保障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当代大学生培养工作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且贯穿始终,高校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利用多渠道多样化地进行課堂开展。思政教育理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思政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生具有成熟的思想政治觉悟对其自主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创新性思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具有重大的导向意义,从商业机遇的捕捉到信息的筛选处理,从形势的判断决策到风险的评估等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进行应变。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督促学生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对接触到的人、事、物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血肉联系,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格

努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格。不仅是对人才在双创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积极呼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追求。思政教育的特点之一为内容多样化,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创业精神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要结合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两大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保障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于创新创业活动中,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三) 培养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

高校应当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进行融合,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理论的深入理解可以激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注重实践与方法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保障大学生与企业和社会进行高效的双向沟通,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水平等提出要求,学生则据此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使大学阶段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出适应企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困境

(一) 思政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创业观、创业素养方面内容较少,忽视了与思政教育学科交叉部分的渗透。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而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经验,这些都导致了其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良好创新创业品质等方面作用不显,难以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目前,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忽视了思政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

(二)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多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离,这种教育方式没能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优势。思政教育没能完全对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理论指导意义,没能在理论上充分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应与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点相对接。不能单一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某一方,而是要将二者紧密结合。在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接受度低,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高校必须改进二者分离的教育模式,对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以获得更高效率的教育质量。

(三) 高校思政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单一

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相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单一,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此外,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教育要注重创业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全程关注,注重大学生整体创业活动过程的评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同时,明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达到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目的。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建议

(一)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指导,在双创视角下,思政教师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以创新创业为新视角,为学生创设和谐、自由以及平等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对学生个性化思维、创新意识以及质疑精神进行培养。其次,在创新创业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还要通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具有伟大理想和崇高梦想的新时期人才,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以及道德观,促使学生以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运用知识造福国家和民族,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创业的梦想。最后,高校要加强思政学科定位认识,给予思政教育以高度重视,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积极性,鼓励思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形式、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进而满足时代对思政教育的要求。

(二)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首先要发挥教师主体的引导教育作用。辅导员要在平时的各种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的理念,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辅导员应开展全程化、立体性、分层次的创业教育。针对低年级学生,重点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和创新意识。针对中高年级学生,鼓励他们选修创业课程,参加各类创新计划大赛;对于毕业生,则要引导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落实到创业行动中,并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三) 利用網络平台,不断增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依托博客、微博,App应用平台和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业创新教育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持续创新并创造性地利用好网络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应当注重利用互联网参与的广泛性和渗透性,通过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等手段让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并与之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参与性。现代企业拓展市场时,往往依托网络,通过场景应用和故事情节吸引客户。高校可以借鉴并恰当运用“场景+故事”的表述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造,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场景,以新常态下各行各业的风云变幻为故事,与学生开展深层次交流,帮助其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

(四) 建立个性化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突出,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倾向性不断突出。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注意建立个性化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和途径,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旨归的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范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并结合个性化教育,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价值目标和立项追求,以个性引导为基础开展工作。

五、 结论

综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存在共通之处,具备了融合的基础。只有不断深化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才能真正促进高品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胡东晓.基于创新创业角度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研究,2018(8):23-24.

[3]范培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2018(1):141-142.

作者简介:

沈洁,天津市,天津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