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生
一位作家认为人的一生要读好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诚哉斯言!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读。我以为,3本书的内容不同,读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读有字之书,成就建功立业之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不读此书,往高处说,作家无以成为作家,学者无以成为学者;往低处说,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就没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
读这类书,贵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非生而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贵在持之以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要弄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贵在方法得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知行合一方为上策。
读无字之书,成就智慧人生。读有字之书,成就的是智。智,日知也,每天学习文化知识,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读无字之书,成就的则是慧:两个“丰”字,一个代表“学识丰”,一个代表“见识丰”。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观察生活,心有所悟,方能成为慧者。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带着一颗热爱的心去读自然吧。要知道,大自然就像一首无休无止的曲子,每个音符都带有动听的音律,每个音节都带着欢快的节奏,每个音段都带有柔美和安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信可乐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带着一颗光明的心去读社会吧。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读出其中的问题,然后努力去改变;读出其中的精华,然后为之添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带着一颗乐观的心去读生活吧。最大的淡定,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拿得起,有担当,不推诿,不逃避,直面惨淡的人生。平平淡淡面对风风雨雨,从从容容历经坎坎坷坷,做一个“真的猛士”。
当然,别忘了解读自己。“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做一个能自知的智者,方能拥有更高境界的人生。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书已备好,你愿好好去读吗?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姜有荣老师点评
本文为2019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分析本文的亮点有三:1.标题化用歌词,形象生动,又表明了作者的态度——热爱读书,永不厌倦。2.引用丰富。文章大量直接引用或活用各类诗文,既体现出作者丰富的积累和较强的写作功底,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说理更加形象生动而有说服力。3.结构清晰。开头在肯定作家的观点后,指出其不足。文章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各自应该如何去读。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编辑/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