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
摘要: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多年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近年来环保高压态势的持续推进,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重的特点决定了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需求,因此从2018年1月1日起环保税的开征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设备升级、资金流向使用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本文从沙钢集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入手,并从完善技术改造、废料开发利用、税收扶持等方面,就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转型升级 环保税 循环经济
税收是政府用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而环保税的开征在保护环境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从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正式开征环保税。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作为环保税的主要纳税人,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污染物和噪声都是环保税应税污染物,国家层面对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工业污染物制定环保税,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实现税收收入,而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一种手段。环保税的开征,有利于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过多干预等问题。同时对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和纳税遵从度,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和动力,让企业将污染环境的外部成本转移内部化,对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绿色税制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环保税开征背景下钢铁企业积极应对的举措
根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税法,排污费改征环保税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江苏省苏州市沙钢集团为例,在费改税之前,沙钢集团每年排污费缴纳近1亿元,约占全江苏省排污费总量4%。按照江苏省确定的环保税额标准,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4.8-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4.8-12元。具体到企业所在地苏州市,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6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7元,这样预计2018年环保税开征以后缴纳环保税较排污费将出现50%以上的增长。由此可见,环保税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沙钢集团积极应对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围绕转型升级,沙钢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建设全国最大的精品线材基地,将优钢比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进一步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如今产品广泛应用于五峰山公铁大桥、中海油东方气田海底管线等国家重点项目,以及中老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等“一带一路”国家工程。
(二)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环保节能改造
沙钢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实施近百项重大环保节能改造项目,建成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和工业用水五大循环回收利用工程,仅每年循环经济产生的效益就占企业总效益的20%以上。同时,锁定国际上最先进的双锟薄带铸轧技术,通过引进美国纽柯公司超薄CASTRIP技术并结合自主创新,成功建设了亚洲首条、全世界第四条工业化超薄带生产线。这项革命性的创新突破,为产品结构提升优化乃至冶金行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产业极强的示范辐射效应。
(三)制定环保中长期治理规划
沙钢集团全面对照国家最新环保标准、参照国际先進标准及长江大保护有关要求,制定了环保中长期治理规划,从2018年以来,沙钢又斥资85亿元实施环境治理及环保升级技改,对照国家最新超低排放标准,梳理83个项目,重点对照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全面实施水、气、声、渣四大治理工程,全力打造花园式工厂。目前,沙钢吨钢综合能耗、吨钢新水消耗、吨钢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等各项环保能耗指标均处于全国同行先进水平,生态环保已然成为该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四)打造节能环保创新平台,发展低碳经济
沙钢在打造节能环保创新平台,发展低碳经济。仅2018年回收矿渣加工成可替代水泥的微粉,就创造销售收入10多亿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热闷渣技术,彻底改变钢渣处理工艺,使每年200多万吨钢渣物尽其用,并利用煤气、高炉余热等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自发电比例超过60%。
二、在征收管理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困惑
据统计,在大气污染物中,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入库的环保税,就占全部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收入的88%,因此环保税的开征对钢铁行业的整体影响较大。但同时,企业在环保税征收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主要排放口监测方式存在疑惑
在主要排放口监测方法适用顺序上,《环保税法》与环保部2017年81号公告的规定有差异。环保税法的次序依次是是自动监测、第三方监测、物料衡算法或产排污系数法、抽测,而81号公告则明确要求主要排放口必须采用自动监测装置,未使用或不按规定使用的,直接使用物料衡算法等方法按直排计算,即81号公告对应采用自动监测的主排口排除了采用第三方检测数据的可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适用物料衡算法或产排污系统法得出的污染物直排数据与自动监测或第三方检测得到的数据差距巨大,前者高于后者数倍甚至数十倍。以沙钢炼铁8#高炉矿槽废气为例,2017年4季度采用第三监测数据测算环保税为414万元,若执行81号公告则直接采用物料衡算及产污系数核算环保税为1928万元/季度,两者相关巨大。且《环保税法》规定,如果企业申报数据与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不一致,以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钢铁企业在主要排放口监测方式选择上面临巨大的税收风险。
(二)关于烟尘、粉尘的计算标准变化较大
据沙钢调研结果显示,81号公告关于钢铁行业烟尘、粉尘(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相关标准、参数较以往有巨大变动(下降一个数量级),以沙钢2017年数据为例,按原计算标准,烟尘全年21431吨,粉尘41960吨,而按81号公告的标准计算,烟尘全年仅为1774.08吨,粉尘仅为5123.32吨。新老办法测算结果相差近十倍,企业迫切需要权威部门确认其计算方式方法的正确性,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三)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没有实际监测数据
如果采用排污系数法来进行理论测算,并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排放量,往往误差较大。以沙钢为例,其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是颗粒物,以往在缴纳排污费时,会按一定比例进行区分烟尘和粉尘分别收费。但目前环保税法中只明确了一般性粉尘的征收标准,企业对如何准确缴纳税款存在疑惑。
(四)申报系统如何更加平稳便捷
对于类似沙钢这样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排口多,申报数据量大,基础数据核对工作量大,仅在首个征期,沙钢就需要对230多个排口的基础数据进行核对,并录入2100条申报明细记录,因此申报系统能够确保稳定便捷就变得更为重要。现在申报系统已经设置可批量导入的模板,若能稳定运行,必将极大地提高大企业申报便度。
三、加快鋼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近年来,在环保高压态势的持续推进以及环保税开征的背景下,虽然钢铁整体行业在去产能、加大环保投入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成效背后的基础尚不牢固。一方面,钢铁整体行业仍处于微利状态,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80%,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少数地方政府对去产能的认知,环保税具体政策的认识落实方面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向。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建议继续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一)彻底取缔“地条钢”产能,保护现有先进产能
自从国家加大对非法生产“地条钢”企业的打击取缔力度,大大净化了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环境,钢铁行业“去产能”不仅取得了实效,钢铁产能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状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由于受到地方利益保护的影响,有些已经取缔关停的企业容易“死灰复燃”。企业期盼从“地条钢”的市场空间出发,在全国加大力度取缔安全环保不达标、能耗不达标、违法违规建设的钢铁产能,彻底取缔非法“地条钢”产能,同时对能耗低、排放少的短流程电炉等先进产能予以保护。
(二)完善进出口退税政策,保障企业切身利益
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产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钢材大量出口。但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出口时频频受到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西方国家总是将我国对于钢铁行业的“出口退税”认定为“价格补贴”,导致沙钢等企业在海外市场上频频受挫,不利于企业走出去。建议钢铁企业能够享受和贸易企业同等待遇,实行“免抵退”政策,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同时也可以规避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三)加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扶持力度
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地是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新兴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传统行业扶持较小,企业总体感觉被边缘化,传统行业的企业要转型升级难度很大。因此,建议国家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方面,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予以倾斜,在认定的标准、减免的范围上适当予以放宽,帮助传统行业更好转型发展、做大做强。
(四)强化环保监管,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如作为民营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沙钢集团,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每年花费在环保设备以及环保处理上的资金十分巨大,但是许多中小钢铁企业不仅不注重环保投入,而且以此作为优势,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与沙钢等大钢铁企业进行竞争,导致钢铁市场价格不稳定。建议政府环保监管更加规范化,促使钢铁行业加强环保布局,进而加速优胜劣汰。
(五)加强宏观调控,助推实现去产能目标
从钢铁行业整体形势来看,国家供给侧改革、取缔“地条钢”、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等措施,对产品结构优化的钢铁企业盈利优势明显。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没有完全改变,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建议将环保、安全作为去产能的硬杠,建立钢铁行业去产能指标市场化机制,同时对在产能过剩领域新上项目、新增产能的严肃追责,坚决防止边减边增,从根本上瓦解产能过剩根基。
参考文献:
[1]曹杰.钢铁企业环保税税收筹划.冶金财会,2018.
[2]周清杰.环保重压下的钢铁转型.新产经,2014.
[3]郭宇.环保税:让税制更绿化.法制与社会,2017.
[4]张长富.钢铁行业转型需过环保关.矿业装备,2014.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