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罗积争
摘要:本文在总结关于产融结合的动因、机制和路径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探讨产融结合对行业结构、市场组织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融结合 SCP范式 产业升级
一、发展状况
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发达经济体系,出现了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相结合的趋势,产融结合第一次大规模出现;目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40年,大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现象方兴未艾,大量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大型民营企业在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后,纷纷走上产融结合之路,以期带来产业升级转型。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主要表现为由融到产和由产到融两种形式[1]。由融到产,是金融资本有意识地、战略性地控制实业资本;由产到融,则是产业资本投资进入金融领域。目前国内并购重组以由产到融为主,例如招商局集团、复星医药、粤科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等。
同时,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推进和加快产融结合进程。2015年的“互联网+”计划,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则开启了产融结合的新生态。《中国制造2025》更是强调,要实现“制造强国”梦,必须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支持制造业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扩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二、前期理论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产融结合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相关研究,包括产融结合的动因、机制和路径等相关理论。下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简单分析。
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产融结合是一种经济组织的边界拓展。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2]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金融为实体产业提供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交易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并购重组、生产企业设立金融服务机构等服务内部化的方式。第二种方式即是产融结合的形式,一种从市场交易到经济组织的过渡形式。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产融结合是一种产业发展、升级的方式或路径。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升级,即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例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产融结合即资本与技术、管理的进一步组合、优化,同时也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微观动力。
从企业行为和企业战略选择的角度,产融结合是一种对外投资关系。生产企业(金融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追逐资本增值和超额利润,对金融企业(生产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多元化经营等战略行为,客观上促进了实体产业和金融服务的结合,推动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重构,实现相对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其特点是互补性、协同性、低成本。
从资源配置机制的角度,产融结合是一种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要素与资金要素的创新型组合方式,作为一种可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经营模式而出现,例如近几年出现的金融科技(Fintech)[3],Fintech正是由金融“Finance”与科技“Technology”两个词合成而来。金融科技(Fintech)发挥新兴技术的“驱动力”,通过互联网和金融产品的充分融合,产生 “颠覆式” 商业模式,在支付清算、融资、投资管理等领域创新,让金融服务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黏性。
三、运用SCP范式分析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相关理论的不足
针对产融结合的经济现象,可进一步运用经济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进行上述分析。例如,可运用金融資本理论和金融机构控制理论解释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渗透的现象;可运用社会再生产理论解释产融结合在资本生产、销售和分配的循环过程;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产融结合的市场组织、成本和风险控制问题;可运用并购重组、多元经营等理论解释产融结合的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可运用供应链金融理论和金融科技理论等解释产融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检验、深化和运用,但从一个产业研究理论体系的要求来考虑,上述观点并未形成一个对产融结合研究的有机体系。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运用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SCP范式,对产融结合现象进行规范化、立体式的归类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二)SCP范式介绍
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影响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4]。
SCP模型的逻辑是,在行业或者企业受到外部冲击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特定的行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企业行为即可能的战略调整及行为变化,由此带来的市场对资源分配的有效性或企业的经营绩效,即市场绩效,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产业政策建立、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启发企业战略选择等。
(三)运用SCP范式对产融结合分析的可行性
首先,产融结合指的是实体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融合;而SCP理论正是对各行业的评估和研究,二者都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其次,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突破、电子商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等,带来了需求和生产条件的一系列变化,对各行业发展、企业行为、消费习惯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评估模型,对产融结合实践在此条件下进行产业组织的现状描述和市场绩效评价。SCP分析范式作为一种产业经济的分析工具,对产融结合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四、SCP范式分析
(一)外部冲击(Shock)分析
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前最大的冲击来源于知识的更新。
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交易技术方面产生的多样化应用和突破,例如交易征信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评价问题;大数据用于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问题;区块链用于解决链式信任关系。金融科技企业利用其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深刻改造,并进一步深度融入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企业或行业为主体在资金需求、资产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变化。在国内,随着产业分工细化和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而金融业的规模及创新发展不足,尤其是针对企业发展特色、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足。因此,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产融结合作为一种可高效快速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是许多大型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催生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产融结合模式,即以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为核心的投融资体系。
宏观层面。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各类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对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都成为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鉴于金融服务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已上升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因此,产融结合是一种现实的国家战略选择。
(二)行业结构(Structure)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包括行业竞争的程度、产品差异化、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变化等。其中市场集中度指标通常用某行业规模最大的前几位公司的营业收入占整个行业的营业收入比重来表示,以反映行业竞争状况。
产融结合显然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近几年,在资本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各行业经历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行业并购重组非常活跃,一些消费行业、生产行业、服务行业的集中度显著提高,一大批龙头企业涌现。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将产业市场结构粗分为寡占型(CR8 ≥ 40)和竞争型(CR8<40%)两类。寡头市场结构是市场演变的必然结果,而产融结合正是这一演变过程的方式之一。金融科技加速突破传统行业的壁垒,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5]。
(三)企业行为(Conduct)分析
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冲击和行业竞争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营销、产能调整、并购重组等方面的行为。产融结合往往成为其战略选择方向。企业选择产融结合方向的两大动机如下:
第一是追求规模经济效应[6]。产能型的线性规模扩张由于受制于时间、空间和资源供应,容易出现产业发展的瓶颈。资本化和金融科技的手段则由于其非线性的协同效应和指数杠杠效应,可能使企业走上非线性增长的轨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是追求竞争优势。为了提升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以资本和股权为纽带,取得优势企业的股权、人事参与权等,实现产融结合和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机制创新。
(四)经营绩效(Performance)分析
主要指通过企业行为、行业调整后,行业在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溢出等方面的效益分析,具体体现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创新等方面达到的新状态。
一方面,选择产融结合路径后,反映了资本的市场效率[7],整个行业的经营绩效得到相对改善,或者说对原有的状况而言是一个帕累托优化。
首先,有利于降低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产融结合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例如交易谈判、履约等费用将不同程度地降低。
其次,有利于提高产量。根据生产销售平衡的原理,成本越低,产品的边际效益降为0的生产规模越大。
再次,有利于企业创新。产融双方在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方面通过有效的结合,重新设计管理、商业模式,最终创造出有生命力和崭新未来的实体经济
最后,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由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运转周期不尽相同,两者结合,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冲击。。
另一方面,产融结合亦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具有某些方面的负面效应,它有可能导致经济非均衡发展与市场机制弱化;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等。
五、结论和建议
产融结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市场化效率的内在要求。实践已证明了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前期理论解释了产融结合的动因、机制和路径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观点、理论,但不具有理论系统性。
由于实践的持续创新和常态化变化,需要从更高视角和更规范性进行理论探讨,以便对产融结合的影响进行评价,指导制订行业发展意见和有效的产业政策,同时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意见。
运用SCP分析范式分析的结果表明,产融结合总体上提高行业行业集中度,促进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促进行业创新,提高市场绩效,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政府出台政策,从产业政策方面更加积极引导、鼓励各行业、企业集团向产融结合的路径发展,例如出台具体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内部金融”、“控股金融”等产融结合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涛. 产融结合的突破口[J]. 中国金融,2012(15):96-96.
[2]科斯,盛洪. 企业,市场与法律[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35-95.
[3]陆岷峰,虞鹏飞.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J]. 银行家,2017(4):127-130.
[4]姜鑫,罗佳. 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量化评价研究——基于SCP范式的产业集群主成分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108-111.
[5]唐晓华,李绍东.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1(6):32-37.
[6]钱德勒.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55.
[7]韩丹,王磊. 产融结合、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J]. 企业经濟,2016(11):162-171.
(张勇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罗积争单位:广州地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