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文 宣 懂 李志丹 宋伟宏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45)
骨质疏松可因老年人群骨质退化、各脏器功能衰竭而并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发生率可呈上升趋势,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多伴有骨质疏松,虽然采用牵引、针灸、用药等保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整体效果不佳[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临床上为了减少日后翻修困难,生物型半髋及全髋关节置换开始广泛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2-3]。为了进一步探讨半髋及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差异,笔者将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6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双能X线骨密度仪、体征评估等检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骨密度<-2.5SD,有手术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骨折前能够独立进行活动。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髋关节置换手术史,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本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2.48±6.96)岁;Singh指数分级:11例为III级,27例为II级,18例为I级;Garden分型分型:35例为III型,21例为IV型。观察组男45例,女65例;年龄60-99岁,平均年龄(72.39±6.75)岁;Singh指数分级:22例为III级,54例为II级,34例为I级;Garden分型分型:67例为III型,43例为IV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生物型假体置换材料由北京爱康公司提供,股骨柄为全羟基磷灰石涂层。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取健侧卧位,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各层组织,保留关节囊,暴露股骨颈骨折端,在股骨小粗隆近端截骨(0.5cm),取出股骨头,股骨端行开髓、扩髓,试模,置入合适大小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和金属双动头球头,复位髋关节,测试关节松紧度和关节活动度满意后,置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各层组织。对照组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取健侧卧位,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各层组织,切除关节囊,暴露股骨颈骨折端,在股骨小粗隆近端截骨(0.5cm),取出股骨头,暴露髋臼,清理并打磨髋臼,试模,置入合适大小的髋臼假体,予2枚髋臼螺钉固定,股骨端行开髓、扩髓,试模,置入合适大小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和金属双动头球头,复位髋关节,测试关节松紧度和关节活动度满意后,置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各层组织。
3 疗效指标:比较2组,(1)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48小时引流量;(2)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密度;(3)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4]: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上下楼梯、穿鞋袜、坐、乘车)、步态(助形装置、行走距离、步态陂行)、主诉疼痛感、查体结果(包括内收、外旋、外展、屈曲)、体征表现等项目,分数越高,代表肢体恢复情况越好。VAS评分[5]:10分为剧烈疼痛,且难以忍受,0分为无明显疼痛感,评分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强烈。
5 结果
5.1 2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8小时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2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5.2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密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5.3 2组治疗前后Harris、VAS评分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Harris、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5.4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2.73%,对照组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出现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手术治疗为股骨颈骨折临床主要治疗手段,该病的常规手术方式包括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等多种,相比之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6-7]。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为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广泛应用的2种治疗术式,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生物型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的疗效情况,结果显示,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8小时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均显著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半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在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更优,同杨玉景等[8-9]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次手术途中均使用了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够为置换后提供良好机械固定效果,增加假体柄的接触面积,减少磨屑向髓腔远端移动,从而增强了假体柄的初始稳定性,促进新骨生长,缩短康复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骨密度、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2种置换术对骨密度、完全负重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均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相较于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在临床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更优。临床可根据不同患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