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引流管的置放与否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对比研究

2019-12-02 08:57屠永刚任绍东马邦兴张史飞袁浩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周径髋部置换术

屠永刚 任绍东 陈 坚 马邦兴 张史飞 袁浩斌

(东莞市常平医院,广东 东莞 523573)

髋关节置换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的有效治疗手段[1-2],现已成为目前治疗各种严重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3]。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术后早期下床行走、快速康复成为了临床医师不断的追求。传统观点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常规引流可减少置换后伤口渗液、血肿、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但置放引流管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造成其行动不便,不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及术后的快速康复,同时增加引流管意外脱落、伤口逆行感染[5-6]等风险。本研究通过术中逐层的彻底止血、氨甲环酸行关节囊周围注射,术后髋部加压包扎及冰敷,对比了未放置伤口引流管与放置伤口引流管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平均(79.29±8.08)岁,男14例,女17例;对照组30例,平均(77.23±8.16)岁,男12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均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观察组全髋7例,半髋24例,对照组全髋6例,半髋24例。排除标准:(1)既往患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液系统疾病;(2)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者;(3)术前不能正常行走的患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换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 方法: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使用电刀电凝切开,逐层彻底止血,缝合切口时均予按15mg/kg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行关节囊周围注射,其中对照组均经股外侧肌放置伤口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观察组不放置伤口引流管,逐层闭合伤口前再次确认有无出血点,进行彻底的止血。

3 术后处理:术后均予以腹带加压包扎[7]、冰敷,对照组术后24-48小时拔出引流管,术后麻醉复苏后复查X光片,评估患者全身状态,指导患者扶助行器下床行走功能锻炼。

4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伤口有无坏死及感染;术后第1、3、7天髋部伤口疼痛采用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比较2组术后第1、3、7天患肢髋部周径增加值:测量腹股沟部的周径,并与术前周径计算增加值。

6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当天下床行走,最早术后1小时,均随访至少3个月,对照组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量为30-65ml,中位数为42ml,伤口渗血量为10-40ml,中位数为25ml,其中2例引流管脱落,1例引流管拔出困难,2例引流管口渗液明显,其中1例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敏感抗生素及多次换药后伤口顺利愈合。观察组未置放引流管,伤口渗血量为30-70ml,中位数为45ml,无伤口感染发生。经统计学分析,2组病例术后第1、3、7天患肢髋部周径增加值比较、术后第1、3、7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髋部周径增加值的比较

表3 2组疼痛VAS评分值的比较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放置引流一直存在争议[8-9]。传统观点认为髋关节周围肌肉丰厚,手术创面较大,致使失血量较多,髋关节置换术后有效的引流是防止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关键因素。部分学者不推荐使用引流管,如Zhou 等[10]对3186个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弊大于利。引流口和引流管的存在可能成为细菌侵入感染的通道,有的学者[11]曾报道在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的患者中,分别于24小时和48小时拔除的引流管皮下段细菌培养各有l例和3例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结果,这就表明引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且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率将会越高[12-13]。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引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地行走时间不断的缩短,从术后数天,提前至术后数小时,但置放引流管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对患者的下床时间及下床步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及术后的快速康复。为了检验置放引流管与否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差异,我科对于髋关节置换6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通过术中的逐层精准、彻底止血,及术中氨甲环酸注射液行关节囊周围注射,术后腹带加压包扎及冰敷。结果表明,不留置引流管与留置引流管疗效相当,但“无管”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及心理负担,且避免了引流管脱落及拔除困难的可能。但术中需注意逐层彻底止血,特别是切断外旋肌群、关节囊及骨面滋养孔处,要做到精准、彻底的止血,确保创面无明显渗血。关闭伤口前需再次确认无明显出血点。术中氨甲环酸的局部注射,能明显减少引流量和总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14]。通过术中逐层彻底止血及氨甲环酸局部注射的双重作用,不留置伤口引流管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

然而,不置放引流管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髋关节置换患者,如对于严重关节畸形矫正,术中骨面预计出血较多者仍需放置伤口引流管,以防血肿的形成。

猜你喜欢
周径髋部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