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沈阳二四五医院内二科,辽宁 沈阳 110042)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病理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骨质疏松发病率持续攀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及晚年生活质量[1]。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92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分别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与常规疗法,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患者骨保护素(OPG)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采取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81-97岁,平均年龄(87.96±4.33)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83±1.29)年,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82-95岁,平均年龄(88.40±4.25)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11±1.34)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1)结合实验室检查及骨影像学辅助检查、骨密度检测确诊,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2014版)》临床诊断标准;(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骨矿含量对骨质疏松进行分级,降低2.5SD以上;(3)年龄≥80岁;(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近期使用过性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2)无法配合治疗与随访;(3)有用药禁忌证或药物过敏史。
2 方法:对照组仅给予阿仑膦酸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09),清晨口服,70mg/次,1次/w,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起始剂量10mg/d,剂量调整间隔时间为4周,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服用本品前需严格控制饮食,维持合理膳食,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水平调整剂量,达到个体化标准。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研究对象入选时、治疗6个月末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部位骨密度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各部位骨密度降低;无效:临床症状与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0%。(2)实验室指标。研究对象入选时、治疗6个月末清晨空腹采集静脉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OPG水平及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
5 结果
5.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2,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5.2 2组患者血清OPG水平和骨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BAP、CTX-1)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BAP、CTX-1)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OPG水平、骨代谢指标比较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直接原因是骨吸收大于骨生成所造成的骨代谢失衡,临床多采用促进骨生成、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治疗。文献报道显示阿仑膦酸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从而减缓骨吸收速度,对治疗骨质疏松具有理想效果[2]。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研究显示本品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3],其作用机制为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生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相关研究表明2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与单独治疗相比安全性和患者可耐受性是一致的[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且治疗后血清OPG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得到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也被称为破骨细胞抑制因子,是骨转换的重要标志物,能够间接反映骨转换水平[5],当血清OPG水平升高时则提示骨形成增多,骨吸收小于骨形成,有利于骨质疏松治疗。通过本次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提高OPG、BAP水平,降低CTX-1水平,抑制骨吸收的同时促进骨生成,从而维持骨代谢平衡,这是其联合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6]。
综上所述,建议对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该方案疗效确切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今后研究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观察药物联合使用的远期疗效,从而进一步验证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