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琪 孙旭明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瓦房店 116300)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对于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的治疗,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缺陷,如极易发生骨折端分离等并发症[1-2]。而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在治疗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中得到广泛应用[3]。因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应用于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治疗中的疗效,特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36例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0岁-76岁,平均年龄(61.81±3.33)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1.31±3.45)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实际的骨折部位,来选择相应的手术切口,并根据患者骨折的程度,来调整切口的长度。首先切开皮肤组织,至骨膜后,将骨膜剥离,保留大块的骨碎片,彻底清除小碎片。骨折复位后,放置加压钢板,应用螺钉固定。观察组:手术切口选择肩峰外侧,充分显露肱骨大结节,借助C臂,于患者肱骨大结节顶部后侧0.5cm处,作为进针点,于肱骨大结节内侧缘与肱骨头关节面,行骨锥穿刺,对骨折两断端,应用髓腔扩大器,进行适当的扩髓,并在骨折复位后,顺行置入适宜长度的交锁髓钉,钉芯插入螺栓内,并拧紧,冲洗伤口,合理放置引流,依次缝合手术切口。
3 观察指标[4]:观察并比较2组的肘、肩关节功能,相关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功能:根据Mayo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主要包括关节稳定性10分、日常活动25分、疼痛45分以及运动能力20分,总分100分。具体功能等级标准如下:优:≥90分,良:75分-89分,中:60分-74分,差:<60分;肩关节功能: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5分、疼痛10分、肩关节前屈角度5分、功能10分以及肌力5分,总分35分。具体功能等级标准如下:优:34分-35分,良:28分-33分,中:21分-27分,差:≤20分;相关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以及患肢肿胀时间;并发症主要包括后桡神经麻痹、成角畸形、骨折端分离、感染以及愈合不良。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肘、肩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肘、肩关节功能比较(n,%)
5.2 2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以及患肢肿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5.3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外科疾病,其发生与跌落伤、车祸、砸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有一定的关系[5]。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常表现为畸形、异常活动、疼痛以及肿胀等,由于其骨折解剖形态相对复杂,导致治疗难度有所增加,若不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极易对患者的桡神经、血管等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肘肩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6-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66.67%、肩关节功能优良率77.78%;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06.03±6.23)ml、手术时间(60.08±5.7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49.23±9.30)天、患肢肿胀时间(4.27±0.49)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319.31±6.20)ml、手术时间(101.40±5.40)分钟、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66.03±10.50)天、患肢肿胀时间(9.60±0.50)周,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方面,应用钢板内固定术,有一定的疗效,但应用钢板内固定时存在一定的应力遮挡,同时还需要剥离骨膜,进而对患者软组织的血液供应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不能够达到生物力学的要求,使得骨折的愈合速度大大降低,增加成角畸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8-9];在治疗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方面,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其切口相对较小,操作相对简便,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剥离骨膜,能够有效减轻对骨折断端附近血液供应的破坏,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使患者在术中发生桡神经损伤的几率相应降低,进而对患者肩肘关节活动的恢复十分有利[10-11]。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通过以髓内为中心进行内夹板式固定,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旋转性、抗压缩作用以及稳定性,同时有较小的应力遮挡作用,进而大大缩短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促进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12-13]。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通过顺行置入适宜长度的交锁髓钉,将钉芯插入螺栓内,并拧紧,可对断端的旋转分离进行有效地控制。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可维持固定强度,即对骨折端有适当加压,维持骨折愈合所需要的生理应力,同时还可产生弹性固定,促进骨细胞的增生,并且应用髓腔扩大器,在适当的扩髓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可促进骨痂的生长,进而促进骨折的愈合[14-15]。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近端及中段骨折患者来说,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效果优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患肢肿胀时间等,有效避免感染、成角畸形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