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洪国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加上变换体位诱发机体疼痛,不断加大穿刺难度,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率出现[1]。基于此,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合适的镇痛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15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一般资料。舒芬太尼组中有3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02±4.58)岁,平均体质量为(66.87±7.15)kg。髂筋膜腔隙阻滞组中有3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10±4.52)岁,平均体质量为(66.92±7.11)kg。对照组中有3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12±4.55)岁,平均体质量为(66.95±7.08)kg。
2 方法:舒芬太尼组应用0.5 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方法,髂筋膜腔隙阻滞组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进针在探头纵轴中位线开始,超声图像穿刺至髂筋膜腔隙,回抽无血时则注射 0.5% 罗哌卡因),对照组未应用任何镇痛方式。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3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视觉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入室后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前、穿刺前变换体位、穿刺成功平卧即刻、平卧后180秒等不同时间点的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视觉疼痛评分比较分)
4.2 3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舒适度评分比较:髂筋膜腔隙阻滞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髂筋膜腔隙阻滞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舒适度评分比较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从手术麻醉方式来看,椎管内麻醉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优于全身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2]。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多种慢性内科疾病,因此一旦变换体位会引起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机体疼痛感,诱发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变化,最终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3]。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比较差,往往合并多种合并症[4]。股骨颈骨折疼痛显著,椎管内在穿刺时一旦变换体位就会立即加重疼痛,强迫体位会造成穿刺困难和成功穿刺率低等缺陷。疼痛会引起恐惧和躁动等,血压显著升高,不断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椎管内操作之前实施有效的术前镇痛方式非常有必要。阿片类镇痛药物效果显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滴入安全有效的剂量较为困难,伴随着呼吸抑制不良反应[5]。麻醉之前注射阿片类药物具有缓解机体疼痛效果,导致镇痛不足或者呼吸抑制等情况出现[6]。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髂筋膜腔隙阻滞能够显著减少老年患者手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总体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3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入室后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在麻醉前、穿刺前变换体位、穿刺成功平卧即刻、平卧后180秒等不同时间点的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加舒芬太尼次数会使得舒芬太尼组患者的硬膜外穿刺时间显著延长,摆好体位之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髂筋膜腔隙是一个潜在腔隙,前方为髂筋膜,后方为髂腰肌,浅层被阔筋膜所覆盖,向上延伸腹横筋膜。有研究资料显示,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能够扩散阻滞腰丛的闭孔神经和股神经。在股神经阻滞过程中,使用高容量的局麻药物能够积极阻滞股神经,药物逐渐向髂筋膜深处弥散,阻滞闭孔神经。阿片类药物具有显著镇痛效果,研究资料显示,确定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安全镇痛药物剂量难度比较大,在一般情况下还会产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本文中追加的舒芬太尼进行适量增加和变换体位时,其疼痛效果显著,因此需多次进行追加处理。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对患者因机体变化所产生的疼痛存在镇痛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髂筋膜腔隙阻滞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髂筋膜腔隙阻滞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上述研究数据不难看出,髂筋膜腔隙阻滞镇痛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体位改变疼痛效果,继而显著提高其舒适度,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综上所述,应用髂筋膜腔隙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的作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