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视角下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及规划优化

2019-12-02 05:36邓良凯刘雪丽石亚灵
旅游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组团空间结构西北

邓良凯 黄 勇,2,* 刘雪丽 万 丹 石亚灵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2.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3.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责任有限公司,重庆 400030)

0 引言

旅游业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推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现实路径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1994年到2016年期间,旅游总消费由1 023亿元增长至39 390亿元,国内旅游人数由5.24亿人次增长至44.4亿人次(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旅游需求的急剧增加致使由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构成的传统“点状”模式,不再适应现今旅游需求全域化的“面状”趋势。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国发〔2016〕70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26/content_5152993.htm.合理的旅游地空间结构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从内容上主要聚焦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等4个方面:在空间结构特征方面,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旅游者旅行行为、地理空间分布入手观察了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过程(Christaller,1964;Gormsen,1981);在发展模式方面,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理论(Friedmann,1966;陆大道,1986)等,旅游地“核心-边缘”模式、“点-轴”式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汪宇明,2002;汪德根 等,2005);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落地生根,旅游地理想空间结构(Pearce,1998)、旅游地等级体系与职能分工优化(Lew et al.,2002)、旅游地空间结构复杂特征与规划优化等逐渐成为研究焦点(林岚 等,2011;沈惊宏 等,2012;高苹 等,2018);在空间结构演变方面,研究则多聚焦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杨春宇 等,2009)、重构过程等(陆林 等,2012;虞虎 等,2014;于洪雁 等,2015;沈惊宏 等,2015;汪德根 等,2005;郭向阳 等,2017)。此外,在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上,早期研究较多对旅游地的自然资源、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地职能等级等进行定性分析,而后随着GIS、分形、网络分析等技术的引入,有关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研究逐渐过渡到量化分析阶段,常通过结合旅游经济数据(于洪雁 等,2015)、客运交通数据(Hsinyu,2006)、网络游记数据(张妍妍 等,2014;王娟 等,2016)、网络订票数据(徐敏 等,2018)等多元数据建立量化模型对空间结构特征展开解析。

综合来看,已有研究多从旅游地属性的角度出发,以旅游景点为支撑,探索由旅游地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经济模式、旅游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重构规律;研究提出的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多建立在中心地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功能分区规划方法的基础之上。然而,旅游地经济的核心诉求以人为本,本质是更好地对接并服务于人的旅行行为,而基于旅行行为的旅游地空间结构具有典型的连续化、网络化特征,传统理论方法在此凸显局限性。此外,绝大多数研究在方法上从旅游地属性角度展开量化分析,而从人的旅行行为角度出发的研究缺乏全面性,仅限于旅游人口流动的时空分布(戴文 等,2019)。

因此,本文从人的旅行行为视角出发,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构建旅游流网络模型,在分析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重构特征,并与现有规划形成的旅游地空间结构进行差异性对比,最终提出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优化策略。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川西北高原旅游地发展概况

川西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面积约23.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上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吴积善 等,2006;张虹桥,2014)。区域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世界级自然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4A级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共45处,旅游地共80处(3)数据来源:《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5)》和《阿坝州国际旅游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见图1)。

图1 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现状

近年来,川西北高原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从2006年至2016年短短十年间,旅游经济总收入由82.81亿元增至452.12亿元,接待人数由1067.02万人次增至5086.74万人次(4)数据来源:甘孜州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为适应川西北高原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现有规划(5)文中“现有规划”指川西高原地区最新的旅游发展规划,即《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5)》和《阿坝州国际旅游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职能体系、联系轴线、组团构成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地空间结构。针对职能体系建设,提出了以九寨沟、康定、亚丁等为代表的核心旅游地6处,以海螺沟、汶川、稻城等为代表的次级核心旅游地6处,以丹巴、色达、甘孜等为代表的一般旅游地37处,以亚青、石渠、雅江等为代表的边缘旅游地31处(见图2a);在联系轴线方面,形成了“三横两纵一折”的空间结构(见图2b);在组团构成方面,划分了6个组团(见图2c)。

图2 川西北高原现有规划旅游地空间结构图片来源:依据《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5)》和《阿坝州国际旅游地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改绘。

然而,川西北高原旅游地整体高速发展的背后,仍具有非常明显的内部分异。例如,现有规划核心旅游地九寨沟所在县2016年旅游接待人数高达718.43万人次,而德格、理塘等核心旅游地所在县年接待量仅30.77万人次(6)数据来源:甘孜州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内部分异显著的致因复杂多样,如旅游地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经济政策等,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现有规划旅游地空间结构是以景点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不适应川西北高原游客旅行行为连续化、网络化特征。川西北高原地区是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特色旅游功能区之一,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形势下,探索一条新的旅游地发展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

旅游地空间结构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物质载体,是在旅游地之间旅游流、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动要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杨仲元 等,2016),在空间上表现为“点”“线”“面”三种形式。其中,“点”即旅游流的空间集聚地点,“线”即旅游流的流动线路及流量,“面”即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旅游地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共同构成的组团的覆盖范围。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旅游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旅游流网络结构(陈浩 等,2011;彭红松 等,2014)、旅游线路网络(黄勇 等,2018)、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虞虎 等,2014)、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刘法建 等,2016)等流动性、连续性的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对以旅游流为核心的基于旅行行为的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的适用性较好。

本文以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技术路线分为四步。第一步,模型构建:从游客的旅行行为出发,构建旅游流网络模型;第二步,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分析: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出发,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线权值、模块度等分析指标,对游客流动的集聚地和中转地、旅游线路及流量、旅游流网络组团进行分析;第三步,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凝练:揭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职能体系、联系轴线、组团构成特征;第四步,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将旅游流视角下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与现有规划进行对比,总结不同视角下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差异性,提出规划优化策略(见图3)。

图3 研究技术路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研究数据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旅游地为“节点”,若两个旅游地之间有旅游线路的联系,则旅游地之间存在“边”,以此来建立旅游流网络的语义模型。其中网络模型的“节点”共80个,“边”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马蜂窝网、去哪儿网等游客的旅游线路数据,共收集2016年川西北高原旅游线路数据951条,并依据游记名称、旅行时间、旅行线路将重复游记删除,最终得到有效旅行线路数据710条,旅游地之间的旅游流动关系约4 190条。最后,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对川西北高原旅游流网络模型进行构建,得到旅游流网络模型。

3 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 职能体系特征分析

在旅游地复杂系统中,不同的旅游地通过不同形式的协同配合服务于游客,从而形成了分工各异的职能体系。合理的旅游地职能分工体系对于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流的视角下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职能体系是由旅游流动的集聚、中转的复合现象所产生的,因此研究选取复杂网络分析法与中心性有关的测度指标(度数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进行计算。

3.1.1 测度指标与计算结果

(1) 度数中心度

度数中心度,是指旅游流网络中与某一旅游地直接相连的旅游地数量。其算式为:

CDi=d(ni)

(1)

式(1)中,CDi表示旅游地度数中小度,d(ni)为与某一旅游地直接相连的旅游地数量。在旅游流网络中,度数中心度的度值越大,表明该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联系越多,旅游地所处的地位越重要。

依据式(1),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的度数中心度计算,并进行最大值标准化,得到旅游地相对度数中心度(见表1)。其中,值较大的旅游地分别为:新都桥、色达、康定、丹巴、稻城等。

表1 度数中心度排名前十的旅游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 中介中心度

在旅游流网络中,如果一个旅游地处于到达许多其他旅游地的捷径上,那么这个旅游地就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其算式为(刘军 ,2004):

式(2)中,CBi为旅游地的中介中心度,bjk(i)表示旅游地j和k之间存在的经过第三个旅游地i的最短路径数量,bjk表示旅游j和旅游地k之间存在的最短路径的数量,n表示旅游地数量。

依据式(2)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的中介中心度进行计算,并依据最大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相对中介中心度,其中中介中心度值较大的旅游地分别为色达、新都桥、丹巴、康定、马尔康等(见表2)。

表2 中介中心度排名前十的旅游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1.2 旅游流视角下职能体系

研究基于计算结果,借鉴Lew等(Lew et al.,2002)对旅游地扮演角色的划分标准,并结合川西北高原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川西北高原旅游地按等级划分为核心旅游地、次级核心旅游地、一般旅游地和边缘旅游地。其中,核心旅游地与区域范围内的其他旅游地有较多的旅游联系,占据旅游流网络的核心地位,对旅游流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是联系其他旅游地的必经之地;次级核心旅游地,对旅游流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其他旅游地之间有较强的互动,占据旅游流网络的次级核心地位,对旅游流有较强的集聚扩散能力;一般旅游地,具有一定的旅游流吸引能力,旅游联系较少,仅有旅游功能或者扮演核心旅游地的服务支撑地的角色;边缘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之间的旅游联系最少,媒介能力低,对旅游流的集聚扩散作用弱,处于网络中边缘地位。

通过计算得到以新都桥、色达等为代表的核心旅游地10处,以雅江、小金等为代表的次级核心旅游地15处,以映秀、磨西古镇等为代表的一般旅游地25处,以党岭、翁达等为代表的边缘旅游地30处,空间分布如图4a所示。

3.2 联系轴线特征分析

旅游地之间旅游流量的大小反映了旅游地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明确旅游地之间的流动特征,对于旅游地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选用复杂网络分析中的线权值对旅游流量进行计算,以分析旅游地之间的联系轴线特征。

3.2.1 测度指标与计算结果

在旅游流网络中,线权值表示旅游地之间旅游联系的数量。若旅游地之间连线数量越多,旅游地之间旅游流动联系越紧密。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旅游联系进行分析(见表3),发现稻城与亚丁、泸定与康定、稻城与理塘等旅游地之间的旅游联系较为紧密。

表3 线权值联系排名前十的旅游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2.2 旅游流视角下联系轴线特征

通过计算线权值网络分析指标发现,川西北高原旅游地之间主要呈现出“一横三纵两折”的空间结构特征,其中“一横”为以汶川—马尔康—翁达—甘孜县为主要旅游地的横向次要旅游联系轴线,“三纵”为以映秀—汶川—黄龙—九寨沟为主要旅游地、以理塘—新龙—甘孜—色达为主要旅游地和以丹巴—马尔康—若尔盖—郎木寺为主要旅游地的纵向次要旅游联系轴线,“两折”为以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理塘—稻城—亚丁为主要旅游地和以康定—新都桥—丹巴—甲居藏寨—小金—映秀为主要旅游地的两条主要旅游联系轴线(见图4b)。

3.3 组团结构特征分析

旅游地组团是以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旅游地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组团,整体上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旅游流视角下,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组团构成是由旅游地之间旅游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因此我们选取模块度指标对旅游地的组团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3.3.1 测度指标与计算结果

在旅游流网络中,通过计算旅游地之间的旅游流联系的紧密程度来进行组团的划分,其计算公式为:

(3)

依据式(3)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组团构成进行计算,发现川西北高原旅游地在空间上共形成了5个组团,分别是以新都桥为中心的组团Ⅰ,以丹巴为中心的组团Ⅱ,以若尔盖为中心的组团Ⅲ,以稻城为中心的组团Ⅳ,以色达为中心的组团V,各个组团之间所拥有的旅游地数量占比分别为25.00%、16.25%、32.50%、13.75%、12.50%。

3.3.2 旅游流视角下组团结构特征

依据计算结果,对各个旅游地组团所占空间覆盖范围分析可知,旅游流视角下所形成的各个组团空间覆盖范围不同,组团Ⅲ、Ⅳ、V的空间覆盖范围明显大于组团Ⅰ、Ⅱ(见图4c)。这是由于在川西北高原地形、旅游地之间可达性、旅游线路的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旅游地之间的旅游流动关系强弱不同而致。

图4 旅游流视角下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讨论

4.1 与现有规划的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4.1.1 职能体系差异性

现有规划中,旅游地职能体系按照旅游地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等级、经济规模和服务能力对旅游地进行划分。如九寨沟、黄龙等拥有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等称号的旅游地,由于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人数较多、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被现有规划定位为核心旅游地,分散于川西北高原东北部、东部、南部等地区,呈现出“破碎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然而,在旅游流视角下,职能体系以一些核心旅游地为代表,通过旅游流线串联周边特色旅游地协同发展,呈现出“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由于空间旅游流动线路距离较长,位于西部和北部的核心旅游地呈现出“碎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而言,基于旅游流视角下旅游地的职能结构具有“集聚-破碎”的布局特征。

4.1.2 联系轴线差异性

基于旅游流的“一横三纵两折”的联系轴线与现有规划中“三横两纵”的联系轴线在横向上的旅游联系类似,但仍存在两点区别。一是纵向轴线的差异显著:基于旅游流的“三纵”联系轴线有两条与现有规划的“两纵”轴线基本相符,但在川西北高原西部地区存在着“稻城—理塘—新龙—甘孜—色达”走向上的第三条纵向轴线,其在现有规划中不存在。二是适应旅游流的“折线形”轴线的体现:旅游流视角下,川西北高原呈现出经过“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理塘—稻城—亚丁”等主要旅游地和经过“康定—新都桥—丹巴—甲居藏寨—小金—映秀”等主要旅游地的两条“折线形”联系轴线,而现有规划中则主要以 “横向”和“纵向”发展轴线为主,规划未能与川西北高原地区旅游发展的游客行为需求相匹配。

4.1.3 组团构成差异性

将旅游流视角下的组团结构特征与现有规划组团结构对比发现,在组团数量和空间范围上差异明显。在组团构成数量上,现有规划中川西北高原旅游地共有6个组团,而在旅游流联系视角下川西北高原旅游地共有5个组团;在各组团的空间覆盖范围上,基于旅游流视角的川西北高原西北部的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有明显的旅游联系,被纳入到旅游组团中,而现有规划中旅游地组团范围未覆盖西北部地区。

4.2 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优化策略

4.2.1 职能体系规划优化

旅游地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丰度的差异使得区域内旅游地呈现多层次、差异化、有机联系的特征(虞虎 等,2016)。针对川西北高原旅游地职能体系数量和层级不匹配的问题,我们将现有规划的空间结构职能体系与旅游流视角下空间结构的职能体系相结合,在现有规划中九寨沟、黄龙、康定、亚丁等7个核心旅游地的基础上,并入旅游流视角下形成的新都桥、稻城、色达、丹巴等核心旅游地及次级核心旅游地,对空间结构职能体系进行优化。优化后,核心旅游地共计15处,次级核心旅游地共计16处,一般旅游地共计42处(见图5a)。

4.2.2 联系轴线规划优化

联系轴线是区域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的集中地带(陆玉麒,2002),是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核心旅游地而形成的旅游发展带,主要依托道路交通干线(崔功豪 等,2000)。在现有规划中,旅游轴线的划定方式主要是依据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例如,横向旅游联系轴线依据国道317与国道318,纵向旅游联系轴线中“映秀—汶川—九寨沟”段则有国道213穿过。然而在全域旅游发展趋势下,旅游联系轴线的划定方式是依托旅游地之间游客的旅行行为联系,同时受到旅游地吸引力、旅游地交通可达性、旅游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因此,我们结合旅游流视角下的旅游联系轴线,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三横三纵”旅游联系轴线。其中,“三横”指以“康定—新都桥—理塘—巴塘”“映秀—四姑娘山—丹巴—道孚—炉霍—甘孜”为主的横向主要旅游联系轴线和以“茂县—马尔康—翁达—甘孜—德格”为辅的横向次要旅游联系轴线;“三纵”指以“稻城—理塘—新龙—甘孜—色达”为主的纵向主要旅游联系轴线和以“映秀—汶川—黄龙—九寨沟”“新都桥—塔公—丹巴—金川—马尔康—红原—若尔盖”为辅的纵向次要旅游联系轴线(见图5b)。

4.2.3 组团构成规划优化

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布具有跨行政区的特点,是推动区域旅游地组团的重要动力(侯兵 等,2013)。川西北高原地区最为典型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有九寨沟国家公园、贡嘎山国家公园、亚丁国家公园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由藏族文化和羌族文化构成,现有规划基于此划分了6个旅游组团。与此不同的是,在旅游流视角下,旅游地组团结构的形成主要依据旅游地之间的旅游流动联系,体现出显著的融合发展趋势。针对依据旅游资源划定组团不适应于旅游流动需求的问题,在现有组团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流视角下的旅游组团划分,我们提出以九寨沟、黄龙为核心的组团Ⅰ,以四姑娘山、丹巴为核心的组团Ⅱ,以康定、新都桥等为核心的组团Ⅲ,以稻城、亚丁等为核心的组团Ⅳ,以色达、德格等为核心的组团V的组团构成规划优化策略(见图5c)。

图5 川西北高原旅游地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尝试把复杂网络理论引入城乡规划交叉领域,将川西北高原地区旅游地发展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游客的旅行行为出发,分析旅游地之间关联性特征,讨论旅游地空间结构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而言,针对以景点建设为核心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不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趋势的问题,选取旅游地之间旅游流动关系,构建了旅游流复杂网络模型,从旅游流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职能体系、联系轴线及组团构成与现有规划的差异性,并提出相关规划优化策略。

未来研究将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其一,旅游地互动关系的完整性。目前研究对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分析构建仅仅从旅游流关系角度进行考虑,而旅游地之间的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动要素均为空间结构的重要要素构成,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丰富旅游地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映旅游地空间结构。其二,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变的预测。本文目前集中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静态特征研究,在现今人工智能技术与城乡规划结合发展的趋势下,针对不同时段的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对未来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预测,并提出规划优化策略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组团空间结构西北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一座西北小城
西北不惑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