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婉婷
《芦燕思赵图》,戊戌秋分时节创作的一幅手卷,此名过目便有春秋之意。春秋战国,中华文化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农耕文明诗歌经典频出的自然时代。
我经过多年的山水实践,渐渐从美院的课堂临习,步入自然怀抱。自然是无穷生命之歌的源泉,对于画者更是神圣向往的秘境。在一点一滴的过目测验中,偶尔游玩时我注意到芦苇塘的野逸之趣,似有春秋耕者耘田之声,犹如五代宋元绘画的溪山点缀曲径,穿越古今的遥想。此《芦燕思赵图》,或遥想北地燕赵,或抬头飞燕南去,有几分思盼怀旧……整个画面布局缓缓延伸,远眺平远之处,苇芦随风摆动,似歌唱,似低吟,似群体起舞,似冲锋撕杀,有大场面的奔腾,有英雄荆轲远去的悲歌。我笔法的描述是北地苇芦精细而欢快的乐章,随自然而动,取其意,状其神。在众多古人描绘此题材中,苇芦是配角,它从没占有主位的意思,气氛渲染多出严寒冰河,料峭冷清之意。然,我的苇芦布局,近乎一分为二式,下方大部留白,上方苇芦群簇开去,散聚分明,自然生长,它是主角,它是在唱大戏,芦头探缨点点,很是精彩。
关于苇芦的表现,很容易想到五代时期南唐画家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寒风那个吹,渔夫为生活冰天雪地抓捕,岸边枯树,苇芦相伴,凛冽寒风。此时的苇芦毫无同情心,似乎也变得冷漠异常,苇叶如镰刀,互相击打,上下挥武,讓人不寒而栗。我想,这是赵干对自然天地准确的表达,四季轮回,季节更替,如人之喜,怒,哀,乐……苇芦,多野生,无人管束,尽自然之欢悦,但在众多古人绘画的描述里,多有描述时间远去,野趣纵歌之喻意。如五代时期另一画圣董源的《潇湘图》中的苇芦,则汀汀浪烟出水波,渔夫欢声伴舞曲的天人合一场景。这真是一位画者一份心境,同样的物像不同地表达。因为我取材的苇芦之景在古燕赵之地,加之亦是秋冬临近时节,情理之中略有怀古。风一吹左右翻滚的植被,唰唰作响的苇叶,互相磨蹭,又仿若人群,互相搀扶前行。远处的弥漫的灰紫光气,更是凭添几分天地神韵,面对这样野趣的大场面,一望无际的大苇芦塘,震撼,博大。构图顺势而为,气氛天地开,苇芦前推,似以谱写的乐章,就这样漫延而去……
己亥大暑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