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2019-11-30 13:09韩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经历新课标数学知识

韩雪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获得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结论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机会、实践的条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暴露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更有利于养成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敢于迎接挑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是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作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依据情境中信息间的联系,激发自发探索的欲望,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或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转化为数学.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现实情境:宣布上课后,笔者说:“下一节体育活动课,体育老师要求我们班分成两个小组开展拍球比赛,男、女生各一组(本班男生18人,女生12人),老师那里有15个小足球,你们认为要怎样分这15个小足球才合理呢?”有的学生说平均分,马上就有学生反对,一名学生说:“只有15个小足球没有办法平均分.”另一名学生说:“男生人数多,女生人数少,平均分也不合理.”针对以上情境,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按男、女生人数分球比较合理.接下来,笔者说:“下课后,每个小组组长到体育老师那里领球,你们知道每个小组各应领多少个小足球吗?”使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进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去.然后让学生回答解答方法和计算结果,最后让学生小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的教学,均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教材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去创设现实情境,从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常言道:“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后面的实践活动“量一量,算一算”时,笔者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环形跑道的周长和面积吗?”有的学生能说出跑道的周长,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是听体育老师讲的,有的说是估计的,对跑道的面积根本不知道.笔者进而提出:“要想求跑道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让学生画出环形跑道草图分组讨论后,笔者带领学生到场地,让他们分组实地去测量,记录好数据,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分组汇报、交流测量与计算的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提供了许多类似的数学实践活动,但有的教师不够重视,好似写作文一般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些教材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将所学数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供交流平台,讓学生在合作探索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过去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与同学交流与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拓展思路,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经常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展示认识,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旧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现实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都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接着,举出圆形图片,让学生说出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进而提出怎样求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来计算,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剪拼已准备的圆形图片,探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合作学习应丰富合作的形式,除了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与教师合作,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学生与电脑合作等等;要把独立思考与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人云亦云”;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使学生在自动交流、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拓展思路,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以上是笔者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实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的教学的一点体会.由于是摸着石子过河,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重要的是我们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曾经探索和尝试过.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努力去摸索、去探求,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经历新课标数学知识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