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调查和思考

2019-11-30 10:03郑文
新西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本科生

郑文

在高校日益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让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评估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了解本科学生科研活动的基本状况,本文以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为对象,通过对其科研素质和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团队、遭遇的困难等的调查,指出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出建议。

当前教育界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而要打造一流大学,就要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等教育部分也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纲要》将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指出本科生科研训练作为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高校日益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让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评估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并进的良好方法。同时,对学生来讲,是促进他们知识应用、培养其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能力,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了解本科学生科研活动的基本状况,笔者以西北政法大学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基礎、动机、过程中遭遇的困境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此调查,希望能发现大学生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建议,最终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己之见。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笔者通过访谈、参与观察研究法对西北政法大学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以下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生基本科研素质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质较弱,对学术检索系统、技巧不够了解。排除少数优秀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学术检索系统上只知道中国知网,对读秀、超星不甚了解,更别提一些专业性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还有一部分学生将百度作为获取学术资料的重要途径。在检索资料时,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用关键词检索,也不知对检索出的论文质量进行筛选;浅显易懂的论文经常被保留、难度大且专业性强的论文会被剔除。

(二)科研参与动机

从参与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目的来看,四个年级大学生参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分或完成暑期实践任务;其次是为奖学金和保研(考研)、找工作等储备条件;再次是兴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从参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学生来看,相较而言,学习成绩排名靠前、担任学校(班级)干部的学生或者有进一步继续读取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参与度更高。

(三)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

从参与率来看,该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参与率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多以项目成员身份参与到高年级学生主持的课题组中。大一学生也有自己申报项目的情况,但申报省级及以上项目的立项率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自选题质量不高,同时绝大部分专业课程还没学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术规范、学术化写作不了解。大二学生相比学弟、学妹就处于优势,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处于大学四年中学习热情高涨期,以主持人身份申请项目积极性最高,也是四个年级中获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比率最高的一个年级。大三、大四学生的重心和精力已经转移为毕业论文、考研、寻找工作等事务,所以科研创新项目参与率较大一、大二低。

(四)大学生科研团队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科研项目团队成员构成主要为同一专业组团、同班级组团、宿舍成员组团。在成员筛选方面,通常有主见和想法、专业性强,且吃苦耐劳、有责任心的同学受到欢迎。

在项目申请阶段,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参考历届优秀的项目、确定选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项目策划;联系老师请教疑难问题;确定人员的分工。但是,也有些团队由于选题质量不佳、对研究内容认识不足、申请书书写困难等原因,会出现团队临时换题甚至团队解散的情况。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大学生科研团队会遭遇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时间冲突、成员合作、意见分歧。科研团队发生时间冲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一般是利用周末、寒暑假进行,以暑假为多。但是,这个时间段也是大学生回家、打工、旅行等活动开展的时间,所以经常发生科研活动和其他活动时间冲突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大学生科研小组提前安排好时间,并明确项目成员分工、强化成员的团队意识。否则,团队成员的共同科研活动就会变相为只有个别成员参与的活动,导致参与者个人的积极性受挫、不公平感增强,最终致使科研项目的完成不利。另外,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也经常会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这时候一个好的项目负责人对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否则,成员之间明显的隔阂不仅影响成员之间的和睦,对项目的进度、项目的质量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五)大学生在完成科研项目中遭遇的困难

完成一个科研项目通常需要经历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论文或调查报告撰写四大阶段。调查发现,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技能的欠缺,不可避免地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四个阶段都会遭遇一些困难。

对一个科研项目来看,好的选题应该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实际需求,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意义,即兼具价值性、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从笔者实际指导学生、评审大学生科研项目和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清楚哪些现象值得研究,科研项目选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甚至不熟悉研究内容,或者出现选题过大的现象,更别提创新性。

在撰写项目申请书阶段,对初涉科研活动的大学生来讲,也会遇到困难,低年级学生遇到的困难要比高年级学生多。由于低年级学生未接受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这种最基础的学术训练,所以,对项目申请书中要撰写的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创新点、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常常存在不理解、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把握不够;研究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深度不够;对创新点和拟解决的观念问题的内涵认识不足;研究内容简单罗列、缺乏深度。

大学生在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阶段也经常面临一些困境。比如由于前期考察不到位,到了田野调查地点后,发现原来制定的调查研究方案可操作性差或者与现实出入太大,导致调研走马观花、不能深入;或者没有因为做预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设计不合理,获取的有效信息有限。在这样的状况下,大部分学生项目后期结项时会敷衍了事,那么,必然不能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报告。即使完成了科研的前期工作,除了少数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搜集采集的信息提炼出来,用于支撑他们的调查报告或论文撰写。虽然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遇到如上的困难,他们对专门进行科研指导的呼声也很大,但是调查发现与学校配给的本科生导师的互动频率却不高。

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收获

尽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对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的访谈,他们都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收获很多。

首先,学生认为参与科研项目是大学生从课堂理论知识走向课外实践的重要渠道。科研活动的进行很好地促使大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的认知与运用,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如果没有被践行,就很容易一直停留在理论理解阶段或是很快遗忘。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它还必须亲自实践,才能很好地掌握它。

其次,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是对该专业新领域的接触和对该专业知识的拓展,会唤起他们对本专业更深的热情。随着学生参与科研程度的深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切实得以提高。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

此外,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参与科研项目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参与科研项目,能带给他们一定的荣誉与自豪感,会增加他们的自我肯定、自我认同。同时,参与科研活动的大学生还表示科研活动会对他们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也会增加他们考研的竞争力。

促进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建议

(一)重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

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研究型大学中就开始关注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认为本科生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指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能够真正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提出本科生教学与本科生科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开展了诸如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项目、本科生科研学徒项目、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本科生科研奖学金等项目,不断激励、支持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通过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他们发现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最有意义、最持久的学习体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家储备高级研究人才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通过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学校、教师、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作为管理部门,学校应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评价体系、奖惩措施等多项措施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本科生科研活动中,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开发。

(二)教师引导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

在欧美名校中,学生参加到教师科研项目中是一种最常见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方式,其中被称之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典范”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项目”最为著名。在我国的高等学府中,教师一般也都会主持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具体来讲,教师科研在学生兴趣、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召集学生参与到教师现有课题的研究中。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科研,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在教师的带领、示范下,学生开始尝试性参与。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内容可以包括,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实验室工作、数据分析等工作。当然,教师在分配科研内容时,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提出指导性、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充分信任学生,认识到学生对问题有他们自身的认识、逻辑,在将学生看做是“学徒”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将他们看作是可交流的队友,进行师生学术思想的碰撞。这种学术上的交流,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科研成长,对教师科研灵感的激发也很有益。可以说,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对师生都是有益的。对学生来说,加深和拓展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从教师方面讲,通过教师主导、师生合作形式,帮助大学教师更好地协调自身的科研工作和本科生教育的责任。

(三)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大学在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和参与各种科研活动的同时,应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创造良好的机会、制度保障。从学生方面来讲,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应创建专门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服务部门,同时,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学院为学生引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者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孕育大学生的科研项目。第二,学校应積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科研活动的讲座或者课程,以指导他们完成课题的申请、项目的开展和结项工作。第三,在大学生科研项目每年结项时,开展科研活动的交流分享会,让参与者分享其经验,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第四,对科研项目完成好的学生团队予以积极宣传,利用榜样效应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此外,鉴于现在大学生的科研经费偏低的问题,学校可以为学生适当增加科研经费,并保障其能顺畅使用、报销。从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教师方面来讲,学校应该通过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等工作上的政策倾斜和工作量补贴等措施,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保障教师指导的热情。

作者简介

郑 文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科技评估在科技管理中的分析与认识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