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课堂”实现“大思政”

2019-11-29 11:24韩世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摘 要:文章以中医诊断学课程为例,探索教師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自信和职业道德操守,从而在“小课堂”中实现“大思政”。

关键词:中医诊断;课程思政;高等教育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战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等中医药学校,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其融入教学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专业课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在有关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和国家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教育的高等学府,无疑担负着更加艰巨的责任。高等教育培养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乐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是才的根本。在高等教育中,育德尤为重要,育德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专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有人认为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似乎不是非常重要,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才能培养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卓越本领才干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中医诊断学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

(一)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和灵魂。专业课教师只有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的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对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广开思路,善于发掘中医诊断学中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理想信念、树立职业道德观念的“点”,将这些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于教学方案中,并在课堂教学时灵活巧妙地“激活”,从而全面释放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发全体学生的共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在开篇讲授中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

在中医诊断学开篇讲授中,要给学生做适当的专业教育。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医,为什么要学习中医,怎样才能学好中医。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科学体系。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中医,发挥中医中药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及慢性病方面的传统优势,使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在讲授绪论时,要引经据典,列举大量史实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医的历史地位及其科学性,了解中医的起源、发展、传承和创新过程。例如可以给学生讲述《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等。教育学生要用批判的态度看待一些人群对中医方法和疗效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以上手段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让学生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中真正做到信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从而坚定学生学好中医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政理念

中医诊断学中糅合了我国古代很多医家的学术思想,而所有医家的最终目的都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这些古代著名医家在精通医术的同时,对文学、地理、历法、哲学等很多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他们的医学著作不仅指导我们如何行医,更教诲我们如何做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些知识点可能涉及某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以鲜活的案例介绍该医家的成长成才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中医职业的崇敬、向往和热爱。比如在讲授“血瘀证”时,教师可以引入清代王清任在当时社会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如何开展医学解剖,最终著成《医林改错》,“逐瘀汤”系列方剂流传至今并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四)在实训操作中强化思政意识

中医诊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训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是中医诊断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是对医生职业道德情操的最好诠释。第一次中医诊断学实训课,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大医精诚》,学习古代医家的医德医风,告诫学生医之“精”在于“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之“诚”在于“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最后一次实训课,带领学生诵读“医学生誓言”,教导学生在临床接诊时,要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维护人类的健康、解除患者的病痛为第一己任。实训课时,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掌握中医诊断操作手法,尤其是“望、闻、问、切”四诊,不仅要给学生做正确、规范的示范,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等。

(五)在课外学习中拓展思政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拓展。如讲授完“脉诊”后,可以让学生自学李时珍的《频湖脉学》、王叔和的《脉经》,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古代医家对中医职业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讲授“六经辩证”时,让学生重温十二经脉巡行原文,夯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中医经络的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中医某些被公认的学术观点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仍难以解释,但在临床上却行之有效。从而激励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同时,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争取将来在医学领域中有所突破。

四、结语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专业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深入发掘主动寻求课程中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曹文泽.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N].学习时报,2016-12-26(8).

作者简介:韩世伟(1978- ),男,吉林长春人,医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诊断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