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家庭暴力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

2019-11-29 11:24杨露陈玉莹杨雪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家庭暴力大学生

杨露 陈玉莹 杨雪

摘 要:在中国家庭中,打骂子女、反复性念叨、经常贬低、关禁闭、随意干涉、逼迫子女就范等粗暴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管教方式,殊不知这其实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情绪问题明显、认知歪曲、心理防御机制使用不当等心理行为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解决自身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家庭暴力;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

一、问题提出

北大留学生万文控诉父母,中国留学生、博士生自杀现象频发等相关新闻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思考,父母对子女“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理念是否合理?家长对子女所谓的“管教”是否会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父母在管教子女过程中有时会使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打骂、反复性念叨、随意贬低、禁闭等,其实这些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1]。“和谐”的理念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家庭暴力作为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已久,由于历史文化的局限性和民众思想意识落后等原因,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度较高,只要不对被侵犯者造成严重伤害,往往会把它当成家务事看待。特别是以“父母”的名义使用比较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子女的做法,更具有迷惑性和破坏性,让子女身陷痛苦而不自知,改变现状更无从谈起。同时,儿童可能会通过父母榜样习得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反社会人格。

二、遭受家庭暴力大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父母对子女常见的家庭暴力形式有以下几种:(1)肢体暴力,直接使用暴力手段伤害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这是最明显的暴力行为,包括拳打脚踢、鞭打、残害其身体等;(2)言语暴力,通过不善的言语表达来伤害对方,即我们生活中的反复性念叨、羞辱谩骂、批评打击等等;(3)精神暴力,常见的精神暴力有冷淡、轻视、疏远等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上折磨的冷暴力,还有干涉、习难、逼迫等缺乏仁慈的行为[2]。长期的家庭暴力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大学阶段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人际交往障碍

是指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并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与家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拒绝交流的情况。进入大学后,有的家长会发现原先乖巧懂事的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迟到、旷课、网络成瘾、校园贷,经常挂科甚至不能按时毕业或是中途退学,无论家长如何劝说都没用,家长感到很失望,却又无可奈何。往往出现子女不愿和家长沟通,或者即使说了也无法彼此理解的困境。

(2)人际交往能力受限,与同龄人的相处不和谐。有的人特别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成了同学眼中“难以相处的、比较自我的人”。而有的人却是相反的表现,经常给别人帮忙,但其实自己并不情愿,成了不敢拒绝他人、甚至容易受人欺负的“老实人”。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对他人信任感缺失,不会轻易跟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难以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

(二)情绪问题明显

Keyes 等人的研究发现,受虐儿童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容易出现情绪调节困难[3],童年的挫折体验,常成为病态心理形成的根源。在马越的一项调查中显示,遭受家庭暴力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如抑郁、生活无味、容易激动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行为问题如对父母粗暴无礼、过于在意外表、与人结仇等方面的发生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容易焦虑、经常失眠或是作噩梦,常被不良情绪困扰,且难以排解;比较敏感,爱钻牛角尖;喜欢与他人比较,容易自卑,看待问题消极悲观等。

(三)认知歪曲

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知觉,贝克指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刺激事件的直接后果,而是和他们怎么理解这个情境有关(即认知模式),包括个人的核心信念、中间信念、自动思维[5]。从幼年时期就遭受家庭暴力的个体常会形成“我不值得被爱”的核心信念,因为本应是最亲近的人却来伤害自己,内心痛苦却无力反抗。为了适应环境,个体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间信念:要想别人爱我,我就得把事情做好;做不好是可怕的。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间信念常常会让他们形成偏离事实的判断,而这一思维过程是自动快速、本人往往意识不到的(即负性自动思维),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习惯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身上,或是不断地对自己提要求,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和自卑心理。常见的负性自动思维还有灾难化、以偏概全、贴标签等。

(四)心理防御机制使用不当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些习惯性的心理保护手段。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利他、幽默等,其他类型的防御机制包括幻想、疑病、合理化等[6]。比如遭受家庭暴力的个体常常会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来缓解负性情绪:我被打骂是因为我没做好,这是父母在教育我。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体“渴望获得喜爱却经常被打骂”的冲突,更不会促进他们正视问题,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但如果他们能对困境有正確的认知,并通过“升华”的方式,把被打骂的焦虑转变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在逆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并获得自我提升。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任何防御机制只要适度使用,都能适度缓解心理压力[7]。但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大学生往往出现以下问题:(1)更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2)存在某种防御机制过度使用的问题,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选择其他更合适的防御机制。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冷漠、受惩罚以及长期慢性刺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会过度动用破坏性的防御机制,这不仅造成心理障碍,还使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固定下来,形成缺陷的人格,产生偏社会甚至反社会倾向[8]。

三、分析与讨论

(一)暴力经历和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

暴力伤害带来的躯体疼痛感、内心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以及被重要他人伤害而引发的对个人价值感和生存意义的怀疑,让暴力亲历者的身心备受煎熬。为了应对暴力伤害,他们时常处于应激状态,需要动员全部的体力和智力去应付眼前的困境。一方面,这种长期的紧张戒备状态容易引发各类身心疾病,如内分泌失调、头痛、焦虑、失眠等。另一方面,由于个体长期把大部分精力聚焦于某一点(如家长比较重视学业成绩),因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如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解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此外,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子女也没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正确的行为模式,导致他们日后更加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二)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是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培养感情、确定角色,形成一定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是指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相互交换信息、观点、态度和情感的过程,以达到共同了解,相互信任与合作[9],Stivers的研究指出,亲子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家庭不良事件,而亲子间若缺乏沟通,则可能会为青少年日后的心理行为问题留下隐患[10]。儿童年龄越小,在关系中双方的地位差别越明显,此时父母更多为作用方,儿童更多地为被作用方[11]。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方的地位差别越来越小,直至上大学后进一步脱离了父母的管控。良好的沟通包括积极参与和倾听、表达情感需求、提高沟通的灵活性和开放表达等。但在早期的亲子沟通中,由于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有的家长多以“权威”说教的方式对子女进行单向灌输式教育,而不是双向互动式,往往说教太多,情感支持较少;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关心物质生活,忽视情感需求;贬低性语言较多,鼓励性语言较少。把儿童看成“缩小版”的成人,没能真正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儿童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肢体暴力明显减少,但是言语暴力和精神暴力仍在继续,亲子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直至进入大学后用“叛逆”的形式爆发,甚至还出现了子女与父母决裂的悲剧。

四、教育建议

为了帮助暴力经历大学生能够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解决自身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利用“升华”“利他”的方式,把对暴力经历的痛苦转变为个人奋斗的动力;跳出个人视角,立足社会发展,为改变社会不合理现象、帮助弱者、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做好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利用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向家长传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主动改变亲子互动模式,积极修复亲子关系。三是创建和谐校园语境,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话语体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消极的思维行为模式。四是大力传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自身问题觉察的敏锐度,以便能积极地解决问題。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高东帅.家庭暴力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3-75.

[2] 袁素玲,家庭暴力公共干预研究厦门[D].厦门:厦门大学,2005:20

[3]Keyes,K.M.,Mc.,& Laughlin,K.A.(1992) .Child maltreatment increases sensitivity to adverse social contexts:Neighborhood physical disorder and incident binge drinking in Detroit.Drug Alcohol Depend,1(2) :77-85.

[4] 马越,遭受家庭暴力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社工介入——以西安高校大学生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2.

[5]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美)贝克(Beck,J,S)著;翟书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5-20.

[6] 辛雅丽.大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 292-294.

[7] 童年期创伤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及绘画疗法干预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5:13

[8] 褚邦恒.骄子的失落[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25.

[9] 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4:10

[10] Stiver S A.Parent 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suicide proneness[J].Adolescence,1988,23(90) : 291 -295.

[11]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之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06:11.

基金项目:湘高心研会 湖南省“成长成材”特色成长辅导室(15C07)。

作者简介:杨露,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等。咨询案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曾获得湖南省高校首届优秀成长辅导案例三等奖。主持的项目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公平与建构和谐社会的研究》 XXY2018017。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项目包括:湖南省“成长成材”特色成长辅导室(项目编号15C07);《红色人才培养实践育人共同体》(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立项名单);陈玉莹,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等。;杨雪,广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猜你喜欢
家庭暴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