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李园
摘 要:为了解高中聋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文章调查了贵阳市盲聋哑学校108名高中聋生,据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SCL-90各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项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SCL-90恐怖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SCL-90偏执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维度不相关;SCL-90躯体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5项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不相关。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和社会要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相关的因子,引导其坦然正视自身生理缺陷,积极面对生活。
关键词:高中聋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规定中还强调要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本文就是在《纲要》的指引下,选择贵阳市盲聋哑学校高中聋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其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予一些实际建议,以提升高中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国外有关聋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比国内的时间早。《中外特殊教育简史》中提到,国外在19世纪的时候对聋人的关注度就比较高,还创办了聋人学校。国外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使特殊群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对特殊群体的教育不仅是生活自理、就业等方面,还包括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近15年来,关于聋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象包括小学聋生、初高中聋生、大学聋生、中职聋生等,研究涉及心理健康影响、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学习动机、社会支持、学业压力等方面,涉及面较广。聋生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健康状况等方面,对中学聋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发现,耳聋者存在自卑、冲动、固执、报复、情感不稳定、内向和顺从、自我中心、缺乏独立、易受暗示等个性特征,自我意识与自尊水平较低。Andrews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国外的一些研究说明了应对方式是应激与个体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会受到其个性特征情绪状况、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经验、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因素影响的复杂性。
我国关于聋生心理健康的研究20年来呈逐渐增多趋势,这说明广大学者积极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关注特殊学生发展、使特殊学生能融入社会、培养他们自信自立精神的政策。从已有研究来看,聋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学生,且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性别与聋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观点不一:蔡希美等、林于萍发现聋哑女生的总焦虑倾向显
著高于男生,刘毅玮等认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李强等、刘在花等认为性别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直接影响;聋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有关,但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偏少,因此对聋生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了解聋生心理及行为,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聋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的108名高中聋生,共收回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有效率为93.2%。
(二)研究工具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情绪、思维、感觉、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其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人群。量表包括90个测评项目,施测的9个分量表分别为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敏感、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
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
该量表分为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两个方面,积极维度为1-12条目,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维度为13-20条目,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测试采取多级评分方式,每一对应方式后列有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经常采取四个选项,相应的评分为0、1、2、3。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
3.统计工具
采用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得知,SCL-90各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项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SCL-90恐怖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SCL-90偏执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维度不相关;SCL-90躯体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5項因子与应对方式积极维度、消极维度均不相关。这可能与高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但并不是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都与应对方式相关。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在应激情况下,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缓解由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至关重要。高中聋生因其自身语言、听力等原因,与常人沟通会存在障碍,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加之家庭、社会等对他们关心和帮助的不足或不恰当,造成了聋生较正常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和社会要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与积极应对维度相关的因子,引导其坦然正视自身生理缺陷,积极面对生活。
三、相关建议
第一,国家要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关注高中聋生身心健康水平,重视高中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加能与聋生正常沟通交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引导高中聋生健康、愉快的成长。
第二,作为社会人,我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给聋生多一份关心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美好,愿意积极融入周围环境,与他人沟通交流,使他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第三,学校要重视高中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并寻找积极的解决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第四,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积极学习手语,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当孩子的倾听者,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五,聋生本人,当有问题困扰自己而无法解决时,要积极向老师、同学及周围的人寻求帮助,要学会开导自己,学会倾诉,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F.Donald.Moores.Educating the Deaf;Psych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s[J].HoughtonMiflin Company,1987.
[2] 卢月娥.听障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历史及教育启示[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2):42-45.
[3] Altshuler K Z.PERSONALITY TRAI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DEAF[J]. 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Psychiatry,1963,6:63.
[4] Andrews G.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Nerv Ment Dis,1978,166:307-316.33/55.
[5] ANDO M.Relationships among mental health,coping styles and mood[J].Psycho Rep,2002,90(2):606-612.
[6] EdwardsJR,COOPER CL.Research in stress,coping and healt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Psycho Med,1988,18:15.
[7] PAKER GB,BROWN LB.Coping behaviors that mediate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J].Arch Gen Psychiatry,1982,39:1381-1391.
[8] 黄锦玲,蔡太生,娄星明.聋生与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6):618-620.
[9] 冯年琴.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6-70.
[10] 张福娟,刘春玲.听觉障碍儿童个性特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9(03):24-27.
[11] 蔡希美,罗其昌.聋生、盲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8(03):21-24.
[12] 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4:9-12.
[13] 刘毅玮,冯谦.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5):56-60.
[14] 李强,张然.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2):68-71.
[15] 刘在花,许家成.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8):91-95.
[16] 黄锦玲,娄星明.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1,25(01):1-2.
[17] 苏霞,刘启辉.高中聋生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38-42.
作者简介:刘婧(1981- ),女,布依族,贵州黔西人,硕士,副教授,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李园(1996- ),女,彝族,贵州威宁人,本科,贵州师范学院2015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