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菲
摘 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高职教育已经不满足于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培养,高职美术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还受到一些限制,无法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如何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升成为目前艺术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艺术素养;高职;美术教学;培养策略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于艺术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高职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成为高职艺术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形势下,高职艺术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对课堂中的艺术氛围进行营造,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一、艺术素养与高职美术教学的概述
(一)美术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美术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美术相关方法进行掌握,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应用,从而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确定,随后将教学任务进行分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美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还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同时,让学生具备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对美术相关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这成为目前美术教师需要实现的目标。
(二)艺术素养内涵
艺术学科本身具有专业的灵活性,因此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时,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无法对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丰富。艺术素养主要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的认知以及艺术修养,对人的审美观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艺术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因此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创造时,往往会赋予其个性化,这种艺术创造能力与创作者的艺术素养有着直接的联系,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对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进行提升,从而提高艺术创作者的创造能力,对丰富创作者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以对创作者进行调节和松弛,从而有效减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紧张感,为艺术的创作提供良好的空间。虽然艺术修养是无形的存在,但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却需要长期努力。在这个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对艺术精华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高。
二、高职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严重缺乏艺术素养的问题,其主要通过学生的显性艺术素养和隐性艺术素养表现出来。学生的显性艺术素养主要是指美术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美术作品的阅读点评能力等,比如大部分大一学生可能会出现素描作品比例不协调的现象,此外还可能会出现造型表现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的显性艺术素养不高导致的。学生的隐性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缺乏艺术性,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艺术兴趣不足、艺术能力不强等。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与高中教学不同,高职院校并没有较多的局限性,因此学生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减退,出现高职美术课堂学生缺课的现象。此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也可能导致学生懒散、不愿意学习。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考察时,极少能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坚持创作的现象,而艺术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艺术积累,这种现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进入瓶颈期,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没有意识到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不能对艺术学习进行坚持,从而无法对自身的艺术素养进行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艺术培养面临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只能通过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进行,对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任何帮助。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导致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不能长期进行,无法保证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同时,校外艺术实践交流平台的建立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对艺术实践交流平台进行建设,不重视艺术交流实践,从而导致艺术培养模式较单一,无法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升。
从培养模式上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教学时,还存在着模式单一的相关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艺术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能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就目前对高职院校艺术培养问题的研究发现,在我国一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应试成绩的培养,不能对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提高,从而使学生变成了只会应对考试的学习工具,不能进行自主创作。这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职院校对艺术类学生的要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使用,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而对学生后续的就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模式不严谨,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相关技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就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不能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艺术氛围的创设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帮助。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与学生对艺术作品缺乏讨论,课堂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相关技能和知識而存在的,导致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对相关艺术知识进行学习,无法对艺术素养进行领悟。在其他时间更没有艺术修养的参照物,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进入瓶颈期,无法促进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
三、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培养的
具体措施
(一)对艺术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对艺术氛围的营造具有直接作用,因此,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要对艺术活动场所进行建设,加大艺术场所资金的投入,从而有利于艺术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在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后,学生可以在学习环境中进行彼此监督,从而相互进步,这对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校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置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满足新时代要求的教材进行编写,从而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同时,编写相关教材时应考虑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对内容进行教学时,通过对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艺术修养的提高。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要想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高,就必须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升艺术教学的多样性。首先,需要教师对艺术素养的内容进行优化,在艺术培养的过程中对艺术性较高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其次,在对学生艺术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艺术潜力进行激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确立,从而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还有利于学生對艺术魅力的感知,从而对学生的灵感进行培养,让学生创作出丰富的艺术作品。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学校应对相关选修课进行增设,从而对学生的意识领域进行拓宽,不断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三)对艺术创作活动进行组织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应该将美术教学与社会实践进行结合,从而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提升。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让学生在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加丰富的美术作品,为我国的艺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不只要对美术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进行关注,还要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加强关注,从而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不断拓宽学生的领域。学校还应举办艺术创作活动,从而在课堂外对学生的生活进行丰富。为学生增设实践活动,从而加强学生对艺术技能的应用能力。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创意设计比赛进,为学生设立相应的奖励,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通过创意比赛,学生可以对自身的视野进行拓宽,从而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加强。此外,创意比赛的创设还可以让学生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从而确立正确的艺术认知。艺术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特性的创作,同时举办相应的作品征集,对征集到的艺术作品进行拍卖。并将拍卖后的钱款返还给学生,为学生艺术作品创作树立信心。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捐赠,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进行拓宽,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不断的丰富,从而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提升,让学生创作出更加丰富独特的艺术作品,为我国的艺术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淑娟.高职美术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探究[J].艺术科技,2018(11).
[2]张琼辉.突出美术审美素养的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11).
[3]李家萍.高职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资源的意义与策略[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4]卢克斌.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6).
[5]张俊美.艺术素养在职校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3).
[6]胡胜男.艺术素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9).
[7]刘虹.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形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作者单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