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育健全价值观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才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及新媒体出现等各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着新的严峻的形势,各类思想通过多种渠道的渗透影响着大学生观念认知,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与复杂性。结合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内外部等各种因素的挑战。而要应对各种挑战因素需要高校能够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设网络空间环境,重塑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内部因素带来的挑战
(1)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采用整体划一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宣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想路线等展开,方式较为单一,侧重通过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输出端与接收端存在着失衡的现象,学生无法及时地吸收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化。此外,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灵活性变通,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匹配不齐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性”不足,教师多兼职多项教学任务,无法专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惯性化落实导致了约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直约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大学生自身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作为教育的接收主体,大学生具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大学生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的见解以及看法。大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比较普遍的是一些大学生形成了自我中心观,高度关注于自己的个性。对于这一部分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及时引导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困难时无法寻找有效的方式应对化解,很难融入到集体中,這就很难带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上没有尝试过各种艰难困苦,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性,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攀比心理的驱使,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认知以及行为上的惯性导致了大学生在立场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顺利推进。
(二)外部环境诱发的挑战
(1)技术环境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改善了居民生活。处于互联网一代的高校大学生能够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这一代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掌握各方面的信息,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网络社群,彼此间通过网络互连互通。技术的更新拓宽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立足于线上与线下这一双重空间下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开展教育工作。一方面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囊括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内容,有的信息甚至是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完全切断大学生与网络空间的联系,也很那堵截各种负面性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2)市场经济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发展激活了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营造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各种观念自由传播,扩大了信息传播的空间,也转换了市场经济下各主体的思想认知。大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成长,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都可以通过“购买”等方式完成,如利用外卖平台购买食品,甚至在不想上课时找人“替课”并支付课时费。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片面地认为各项工作都可以通过购买达到目的。在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功利性较强,注意的焦点放置在交换价值上,集中于经济效益上,忽略了自身内在观念的提升,甚至是排斥各类思想教育内容,主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空谈”,无法及时变现,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好处。
(3)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高校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的开放、交通工具的便捷等等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接触外界思想观念的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各种理念文化通过产品营销、新闻报道、影视作品、书籍等方式传入到国内,这些思想文化往往契合了某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信息茧房的传播模式下,大学生趋向于接受西方文化,而有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有所偏离的,因此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斥力,导致大学生自己的理想信念出现动摇,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的策略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挑战囊括内外两个因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而言,要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期新环境结合,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从大学生的视角看,大学生差异较大,个性化较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显然是无法适应这些变化因子,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缩小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数量,小范围地引导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一些思想观念较为突出的大学生。高校可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囊罗对大学生的评价,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大学生开展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是生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单调性、理论性很容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灵活变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以生活案例呈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此外,当前大学生在线上与线下两个空间获取信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上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灵活性开展微课、综合性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社群等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曝光度,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大、涉及各个环节复杂性高。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挑战需要一个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方位应对系统性环境变化。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转变工作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落实学生个性需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因材施教,契合学生的实际特征,灵活性转变教育思路。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教学方法上应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如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转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方式,弱化学生的厌学情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针对性加强师资建设。师资力量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化、高效化开展的关键。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问题,需要高校打造思政教育教师队伍,重视教师队伍的绩效考核,强化引导教师关注重点的转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切实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创设网络空间环境,重塑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在一个开放式空间中落实的,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渠道、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获取相应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与否关键在于能够优化网络文化氛围,使网络文化环境能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协调,产生合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高校需要和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凈化网络空间环境,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进行监控,减少负面消息产生与传播的几率。同时学校也应该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切实改善网络氛围。在线下,高校也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重塑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切实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体化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空间,着力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谭丽婷.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优化路径[J].智库时代,2019(24):87-88.
[2] 张晓明,郝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14-118.
[3] 谢爱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11-13.
[4] 齐甜甜,于甜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83-8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SJSZ656。
作者简介:徐濯潇(1986.01-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无锡太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