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的美学效果评价*

2019-11-29 05:38夏胜男张尽忠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酸蚀贴面偶联剂

柴 梅,夏胜男,唐 勇,张尽忠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却往往因为锥形牙、牙间存在散在间隙、牙色泽异常等影响美观。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全冠修复,但会磨除大量的牙体组织,导致牙体、牙周问题频发[1]。如何在保证美观、健康、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牙体组织是口腔修复医生的目标[2]。超薄瓷贴面因修复体厚度仅为0.3~0.5mm成为近年微创修复的热点[3]。为了评价超薄铸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超薄铸瓷贴面修复了25例患者93颗前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来院接受上前牙超薄铸瓷贴面修复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18~55岁,共计93颗患牙。需要修复的牙齿包括轻度四环素牙,锥形牙、邻牙形成间隙、过小牙、轻度错位牙、扭转牙、切缘缺损。排除牙间隙过大、咬合紧、夜磨牙、重度磨耗及牙列明显异常的患者。

1.2 材料与器械 塞拉格精密硅橡胶印模材(DMG公司,德国),珞赛特临时冠桥材料(DMG公司,德国),超硬石膏(Heraeus公司,德国),IPS e.max press铸瓷瓷块(Ivoclar Vivadent公司,列支敦士登),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Vita公司,德国)。

1.3 操作方法

1.3.1 牙体预备:根据需要在患者口内直接用复合树脂制作诊断饰面,让患者经历社交环境、微笑体验,或者制作诊断蜡型,待病人满意后制作硅橡胶导板。临床医生严格参照硅胶导板按照超薄铸瓷贴面的预备要求进行牙体预备,唇面切端磨除0~0.5mm,唇面颈部、中部磨除0~0.3mm,采用平齐龈缘的浅凹型边缘。备牙过程中不断用硅橡胶导板检查磨切量,以免预备不充分或多度,精修抛光完成。

1.3.2 比色、取模、制作临时冠:用Vita 3D比色板在牙体预备前、牙体预备后分别进行比色,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颜色需与邻牙或对侧同名牙协调一致,涉及到多颗前牙修复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肤色。取模前用排龈线排龈,硅橡胶二次印模,灌注硬石膏,选用树脂材料制作临时冠。

1.3.3 瓷贴面粘固:口内试戴贴面,用试色糊剂粘结,医师、患者认可满意后准备永久粘结。助手配合进行贴面处理,5%氢氟酸酸蚀处理30秒后蒸馏水加压冲洗、干燥后涂布硅烷偶联剂;医师进行牙面处理、隔湿后,35%的磷酸酸蚀牙面,30秒后冲洗隔湿,涂布粘结剂,预埋牙线,最后用与试色糊剂对应的树脂粘结剂,将贴面完全就位到牙表面,点固化,去除多余的树脂后彻底光固化。最后进行咬合调整并逐级抛光。

1.4 复诊与随访 修复6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复诊,参照改良Ryge评价标准(表1)评价超瓷薄贴面的修复效果[4]。

表1 改良的Ryge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修复6个月复查结果 93颗患牙超薄铸瓷贴面复查结果见表2:医生和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外形均较满意,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良好。修复后有4颗前牙牙龈轻度红肿,经过清洁牙齿表面后症状明显好转。

表2 93颗患牙超薄瓷贴面复查结果

2.2 典型病例(图1-8) 陶某,女,26岁。主诉:上前牙间隙渐进性增大两年余。现病史:患者两年内自觉上前牙间隙渐进性增大,后于牙周科行系统性牙周治疗,现已进入牙周维护期,今来我科要求关闭上前牙间隙。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疾病史,否认家族病史,否认过敏史。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尚可,牙龈色粉红,质韧,局部牙龈退缩明显,结石(-);11、12、21牙体未见异常,叩(-),冷(-),松动度I°;11-21间隙1.5~2mm,11-12间隙1~1.5mm,前牙深覆合,覆盖正常。口内用复合树脂直接恢复牙体形态,病人满意后制作硅胶导板,12、11、21行超薄铸瓷贴面修复,效果较好,病人满意度高。

图1 上前牙修复前

图2 口内用复合树脂直接恢复牙体形态

图3 备牙 排龈

图4 印模

图5 备牙前比色2M-1

图6 备牙后比色1M-2

图7 修复体

图8 前牙超薄铸瓷贴面修复后

3 讨论

瓷贴面(PLV)是用菲薄的瓷片修复体遮盖,并主要修复牙冠唇或颊面的修复方式,体现着最少磨牙的牙科治疗理念。LAYTON等[5]的Meta分析显示,热压铸陶瓷贴面5年和10年的修复成功率接近95%;冯翠娟等[6]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了5类贴面的修复效果,发现瓷贴面1~2年的修复成功率为97%~98%。上述分析结果提示,瓷贴面是较为理想的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方式。有研究者总结了瓷贴面修复的优势[7]:颜色与牙体相近;不会对咬合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功能满意;表面光滑,不适宜菌斑滞留;对于牙周组织不产生刺激,有助于牙龈和周围组织的健康。瓷贴面中的超薄瓷贴面因备牙量少甚至不备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前牙美学修复。

本研究采用超薄铸瓷贴面修复93颗患牙,包括轻度四环素牙,锥形牙、邻牙形成间隙、过小牙、轻度错位牙、扭转牙、切缘缺损,修复6个月后复查显示,医生和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外形均较满意,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良好。

瓷贴面的固位主要靠粘结力,因此,粘结是瓷贴面修复长期稳定的力学基础,粘结失败是贴面脱落、折裂的根本原因。瓷贴面不仅需要与牙体组织形成良好的粘结界面,贴面修复体本身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这是为什么最大限度地保留釉质粘结面积、选择硅酸盐陶瓷基材料的根本原因。目前,硅酸锂陶瓷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临床需求,是贴面修复的理想材料,热压铸造方式、CAD/CAM成型方式均可。粘结界面的显微机械嵌合及其物理化学结合是理想粘结界面的基础,硅酸盐陶瓷经过氢氟酸酸蚀后形成蜂窝状、鱼鳞状、沟脊状的粗糙表面,再用硅烷偶联剂获得化学结合,从而取得良好的固位。因此,使用氢氟酸酸蚀与硅烷偶联剂是处理硅酸盐陶瓷表面的基本方法。王丹杨等[8]通过观察氢氟酸酸蚀和偶联剂处理IPS e.max Press铸瓷对树脂水门汀和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时发现,IPS e.max Press铸瓷被酸蚀后配以偶联剂的使用可提高粘接强度,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粘接强度。

由于釉质的成分主要为无机物,几乎不存在界面破坏的生物学因素,因此,粘结面具有持久稳定性。而牙本质结构具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水分,其粘结的持久性难以保证。因此,贴面修复时应尽量避免牙本质的粘结界面,尽可能把粘结界面放在牙釉质上。瓷贴面修复过程中,如果粘结后修复体过厚、过凸,会造成牙龈组织刺激,因此,瓷贴面粘结后应形成与牙龈外形曲度一致的凸度,这是瓷贴面修复维持牙周组织健康的必要前提。另外,将贴面龈缘设计在龈上,采用不排龈备牙措施,是避免破坏牙槽嵴顶至龈缘的生物学宽度的可靠保证,也是贴面修复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超薄铸瓷贴面修复前牙能最大程度地保存天然牙体组织,修复后形态好、色泽自然、对牙龈无刺激、粘接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前牙微创美容修复的首要选择。

猜你喜欢
酸蚀贴面偶联剂
莫被酸菜“酸蚀”了品牌底线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影响瓷贴面粘结因素的研究进展
偶联剂表面改性对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对PE-HD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偶联剂对PBS/碳酸钙晶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
偶联剂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前牙酸蚀症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