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联合中药塌渍治疗骨折早期肿痛临床观察

2019-11-29 14:05:48陈小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肿痛四肢患肢

陈小梅

(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于都 342300)

四肢骨折多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情况引起,具有伤情危重等特点,且可累及周围血管、神经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针对该疾病患者,临床多采用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固定后患肢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痛现象,进而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故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肢远端肿痛症状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冷疗与中药塌渍技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2.97岁;骨折部位:肱骨15例,股骨11例,尺桡骨6例,胫腓骨1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91岁;骨折部位:肱骨14例,股骨10例,尺桡骨7例,胫腓骨1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纳入标准(1)未合并其他损伤;(2)局部皮肤无出血、破溃等现象;(3)可积极配合完成临床治疗者;(4)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1.3 排除标准(1)骨筋膜综合征患者;(2)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3)伴混合感染症状者;(4)过敏体质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原始操作技术冷疗,抬高患肢,随后将装有冰袋的无纺布袋直接放于患肢。

观察组:采用冷疗+中药塌渍五黄油治疗,治疗过程中将患肢抬高,并适当加大冷疗面积,治疗时间由患者皮肤状况及感觉需要决定,首先将蘸有五黄油的纱布平铺于患肢,并于上方加盖一条毛巾,以减少对皮肤刺激性,从而避免冻伤现象的产生,随后将装有冰块的无纺布袋置于毛巾上方;其中五黄油成分包含生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虎杖、黄芪、木油、地榆、冰片、防己碱及延胡索。20 min/次,1次/2 h。

1.5 观察指标(1)通过监测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等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比;(2)分别于术前、术中穿刺时、注射骨水泥时及术后1 d下地活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对2组镇痛效果进行评定对比,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明显;(3)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4]评分,比较2组手术效果,该量表共包含疼痛强度、坐立、社会生活等10项内容,各项评分均在0~5分,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则越严重。

1.6 疗效评定标准 患肢肿胀、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标尺法评估肢体差值在0.3 cm以内,且消肿时间<3 d为优;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标尺法评估肢体差值在0.3~0.9 cm,且消肿时间在3~6 d为良;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有所减轻,消肿时间>6 d为可;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疼痛、肿胀等现象均无变化,甚至加重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х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 [例(%)]

2.2 2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2组术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 与术前相比,2组O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当发生骨折后患者多以肢体肿痛为主要表现,极易影响患肢血液循环,进而加重内部组织水肿[4]。目前对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手术仍为常采用手段,但由于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故如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改善已成为临床需重点研究的内容[5]。

冷疗为应对早期骨折患者的常用手段,其在处理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可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在伤后24~72 h,采用原始操作技术冷疗能够有效收缩局部血管,从而减少出血与渗出,同时减轻因出血、渗出引起的肿痛等[6]。而在中医治疗方面,认为肢体肿痛现象的产生与骨折后筋脉受损,致使气机郁滞密切相关,故临床治疗多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7]。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冷疗与中药塌渍联合应用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2组O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冷疗+中药塌渍五黄油治疗方式对骨折患者肿痛程度的缓解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且可有效降低其功能障碍指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骨折创伤早期,筋骨脉络损伤、气滞血瘀、气机不利、患肢肿痛等为常见临床表现。伤后及早进行冷疗处理,能够有效促进血管收缩,并起到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的缓解;中药塌渍治疗时,所采用的五黄油具有凉血、祛瘀、止痛等效果,同时该治疗方式可利用热效应升高组织温度,并进一步加快血流,从而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当与冷疗技术联合应用时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行冷疗联合中药塌渍治疗可有效帮助其缓解肿痛程度,同时降低功能障碍指数,临床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肿痛四肢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7-14 04:39:14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1期)2018-03-28 01:36:38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