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2019-11-29 14:05:48刘师赵华明高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刘师 赵华明 高洋

[1 本溪中医院乳腺科,辽宁 本溪 117000;2 本溪中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3 武田(中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常见于产后2~3周[1],好发于初产妇中,主要是因细菌入侵与乳汁淤积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乳房热痛、红肿,无法正常哺乳等,临床治疗时常应用抗生素,但需要停止哺乳,直接影响母亲的身心健康[2],还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寻求一种能有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且不影响到哺乳的方法十分必要。本院对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中药外敷结合乳腺疏导推拿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5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3组。推拿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85岁;平均病程(2.65±1.75)d;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1例。外敷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02岁;平均病程(2.71±1.68)d;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联合治疗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51岁;平均病程(2.52±1.90)d;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8例。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经诊断全部证实为急性乳腺炎,且符合《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3]中的内容;(2)初起乳房有肿块且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排乳不畅,合并乳头皲裂糜烂;(3)中性粒细胞与WBC总数升高;(4)合并周身不适、头痛、发热与恶寒等症状;(5)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本次治疗或过敏体质者;(2)乳痈化脓者;(3)合并精神疾病史、严重原发性疾病者;(4)合并糖尿病、乳头内陷者。

1.4 治疗方法 推拿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采用红光照射患乳,时间控制在20 min;于患侧乳房涂抹适量的乳汁或润滑油;点按膻中、乳根等穴位,时间为2~3 min;依照乳腺导管走向,于结块部位行疏通推拿措施,由结块部位将淤积的乳汁向乳头推进;疏通推拿时,利用食指对乳头进行点按,使其受到刺激,食指与拇指轻轻按捏乳晕,促使乳汁排出。1次/d。

外敷组:采取中药外敷治疗:中药方剂组成:青皮10 g,乳香15 g,鹿角霜5 g,香附15 g,山慈菇10 g,郁金15 g,皂角刺10 g,生白芷10 g。将上述中药混合后研磨备用,外敷时选取20 g药粉,应用蛋清或者米醋将其调匀后,再于局部外敷,1次/d。

联合治疗组:采取乳腺疏通推拿和外敷治疗,治疗方法同推拿组与外敷组。

3组均连续治疗1周,再评价效果。

1.5 观察指标(1)观察3组临床症状:结块消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乳汁排泄通畅时间以及局部发热改善时间;(2)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检测其血常规与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常规》[4]评价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肿块均消失,排乳通畅且正常,经血液化验提示WBC计数正常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肿块明显减小,排乳基本通畅,血液检验提示WBC计数正常为有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局部脓肿为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х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 推拿组总疗效为74.00%,外敷组总疗效为60.00%,2组疗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总疗效为90.00%,显著高于推拿组和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总疗效比较 (例)

2.2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联合治疗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推拿组和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结块消散时间与乳汁排泄通畅时间与推拿组相比稍短,局部发热恢复时间稍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注:与推拿和外敷组比较,*P<0.05

2.3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检验指标分析3组治疗前血清WBC和CRP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WBC水平与其他组别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CRP和WBC检验指标比较(±s)

表3 3组急性乳腺炎患者CRP和WBC检验指标比较(±s)

注:治疗后,与推拿和外敷组比较,*P<0.05

3 讨论

乳腺炎为哺乳期女性多发病,通常发病快速,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化脓,进而影响到母婴健康[5]。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与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以及细菌侵袭腺管结缔组织[6]、乳腺小叶导致炎性反应有关,患者可出现乳房硬结、乳房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合并程度不同的发热畏寒、皮肤红斑等表现。急性乳腺炎在中医属于“乳痈”范畴,患病原因为肝胃郁热[7]、经络受阻以及血气凝结。尽管中西医对此病的病因解释持有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认为外部因素同乳头受损有关,内部因素同体液瘀滞相关,因此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临床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具有多样性,例如手术治疗、物理疗法、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不利于哺乳,还会使患者机体受损;采用抗生素治疗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方可使药物达到乳腺,并且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会影响到正常的哺乳。中药治疗与物理治疗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见效快。本次研究对15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了3种治疗措施,结果提示推拿组与外敷组整体疗效相当,而联合治疗组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其他2组,提示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有助于增强疗效,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临床症状方面,联合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善用时均显著缩短,且疗效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组采用的治疗方法能快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检验指标方面:治疗前3组各项检验指标均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尽管推拿组、外敷组有所下降,但对联合治疗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用药的效果较为理想。乳腺疏导推拿能起到疏通乳腺导管的效果,可将淤积的乳汁排出[8],起到杀菌消炎的效果;中药外敷能起到消炎抗菌之功效,本次实验采用的外敷方剂由多味中药组成,其中乳香能够生肌活血;香附能够解热抗炎;白芷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止痛消炎的效果;鹿角霜消块散结;皂角刺疏通血脉、化瘀活血效果确切;青皮能调达肝气、防止乳汁淤积;山慈菇解毒清热、抑菌作用良好。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起到抑制病菌生长、散结通乳[9]、提高免疫力与缓解热痛红肿等作用。

总之,中药外敷、乳腺疏导推拿联用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安全有效,能促进康复,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24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健康博览(2018年12期)2018-01-03 09:18:28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4
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大灰狼(2015年1期)2015-06-10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