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甘南县少年业余体校,齐齐哈尔 162100)
多种研究都表明象棋能够促进学生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即进行象棋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同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曾有一种十分生动的说法,即将象棋比作智慧的体操。其体现了象棋训练对于增强学生抗压能力,避免学生产生神经衰弱的病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象棋训练被学校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即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落实心理素质教育的方针。
象棋是一项需要下棋者集中全部注意力的活动,因为象棋是一项双方对决的博弈游戏,一旦有一方注意力不集中,就会被对方看到软肋,对方便会想出策略直接干掉其主要棋子“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双方交战先灭将。象棋体现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在战争中,没有人是心不在焉的,毕竟粗心大意就意味着死亡[1]。同时,象棋的规则是较为复杂的。所以,在学下象棋的初期,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规则方面的训练,即让学生了解马走“日”;象(相)走“田”,不过河;兵只前行不后退,且一步步的走;车横行直行;炮直行;将不出营地。教师可以让学生一遍遍重复象棋的这些棋子的走法,从而让学生了解规则,在这个学习以及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集中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对学生的注意力训练的目的,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训练象棋基本规则的同时,让学生在心中默念象棋的那些规则。这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象棋规则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于象棋学习中的方式。因此,象棋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快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从而帮助其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促进其知识学习方面以及其他技能学习方面的不断发展。
近些年来,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在家庭所有类型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再者,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多数学生还是较为养尊处优的。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成为了广大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为了保证其子女安全,学生参加的许多活动,家长都会陪同参与,另外,家长也会限制学生的出行。这种保护以及限制的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但是,在下象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每一颗棋子的走法,毕竟每一步都是不能悔棋的。象棋里有一条规则,即“摸子要走子,走子不悔子”,这就像是人生的每一步抉择,一旦选择了就不能改变[2]。同时,象棋十分讲究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棋法的谨慎性,在进行象棋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缜密的思维意识,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事不马虎,同时明白“三思而后行”的道理。在进行象棋训练时,教室不仅仅是教学生制胜的技巧与策略,还可以讲一些与象棋有关的,比如各位象棋大师学习象棋的故事,帮助学生领略学习象棋的精髓之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实践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3]。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只有拥有自信心之后,人才会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其职责所在。自信能够给人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又因为阻碍人前进与发展的挫折与困难总是常在的,所以自信可以给生活带来许多快乐与满足感。学生这一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其认知能力以及自我认同感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对广大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之处。而象棋训练便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差异,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与方案。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有趣的象棋训练氛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组队进行象棋博弈训练。然后,教师可以寻求学生家长的帮助,让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到学生的象棋学习中。在拓宽学生思维广度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象棋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明之一,其体现了我国的军事战略思维,也包含着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体系。这种棋类游戏一直很受欢迎,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象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娱乐活动。随着近年国家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象棋又作为一种新式的文化出现在大众眼前,特别是象棋训练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更是引起了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象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象棋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