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旭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北京.1000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1]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及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开放教育逐渐成为适应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而学生工作作为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增强学习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远程教育师生准分离状态依然存在,对于正处于转型过渡期的开放教育而言,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和做好学生服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研究。如郭莹通过比较两者的共性与个性,致力于探索符合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之路,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支持服务。[2]
第二,开放教育学生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如石磊认为目前的开放教育学生工作存在着工作理念滞后、制度建设缺位、组织机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3]吴文嘉和林亮亮在对四川电大校本部学生工作的现状与特点的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
第三,学生工作内容研究。冯立国等致力于研究远程高等教育学生工作制度的特点,得出“横纵结合”学生工作制度体系框架。[5]纪聪睿则介绍了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出了怎样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得更好。[6]
第四,学生工作创新性研究。杨克非和张文君提倡服务型学习工作模式,强调该模式可以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7]杨君谈到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主要措施。[8]兰希则提出开放教育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途径。[9]
以上研究包括了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问题及解决对策,对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以上文献尚未构建直观的学生工作模型,细节研究不足。本文通过介绍开放教育学生工作内涵、学生特点,探索开放教育视域下学生工作模式,借助于直观形象的“冰山模型”,创造性地将学生工作分为显性部分和隐形部分,前者包括教学教务管理、组织有仪式感的活动、做好学生各项服务;后者包括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智慧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正处于以“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阶段。[10]通过从单纯的以“教育”为核心到以“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历程,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育人原则逐渐变成了新时代学生工作开展的总基调。开放教育工作者们也逐渐意识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优质的学生工作在提高学生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所谓开放教育学生工作,是指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思想引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方式、手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施加影响。本文的学生工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系统、全面、规范、高效的学生服务与管理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年龄跨度大
以北京开放大学石景山分校为例,调查数据显示,989位被调查的在校生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29.12%(288人),26至30岁之间的占25.88%(256人),31至40岁之间的占35.39%(350人),40岁以上的占9.61%(95人)。[11]由此可见,开放教育受众的年龄分布广、跨度大,因而组织、管理、服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难度系数较大。
2.职业分布广
数据显示,9 8 9 位被调查的在校生中,有22.24%(220人)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58.44%(578人)在企业工作,3.94%(39人)为自主创业,10.31%(102人)为自由职业,5.06%(50人)处于无业状态。这组数据说明94.94%的学习者为在职学习,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在企业工作的学生占比58.44%,说明当前为满足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更为严格,由此可以看出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相关学习支持服务的情况更为突出。[12]为此,学校应当搭建跨专业、跨领域、跨层次的职业促进平台,为学习者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3.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学生兼顾家庭、工作及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面授课到课率低。数据显示,仅有33%的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到校上课,而其余67%的学生均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面授课学习。在这种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开放教育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实线上资源。如通过对上课情况进行直播或者录播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同时还要对组织学生活动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强调前期调研,确保学生有精力、有时间参与,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活动的知识性、发展性、趣味性。
4.团队意识淡薄
集体观念体现了个体的全局意识、协作精神。学生工作,尤其是组织学生活动对于强化班集体的概念、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大有裨益。但现实情况是较多的成人学生更倾向于独来独往,与老师同学的联系并非特别紧密;或是在班级团队中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感受,表现出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13]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尽可能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织、聚拢、团结起来,增强其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而这恰恰是现代职场人必须具备的。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14]在开放教育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取代了单一的面授学习,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学习进度、方式、时间等方面可以做到自由支配、自主选择、自我调整,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结合开放教育学生特点,构建现代学生工作模式,对开放式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开放教育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可以借助著名的“冰山模型”,将学生工作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前者是人们可以看到的、裸露在外的,比如教学教务工作、组织有仪式感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各项服务等;后者是不可视的、隐形的、需要长时间形成的,如从制度、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学生工作予以保障、智慧校园的促进作用及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可以说,显性部分是隐形部分的延展和表现形式,隐形部分是显性部分的内涵和基本构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教育视域下学生工作模式
1.提升教学教务管理水平,夯实办学基础
分两个方面。其一,教学方面。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开放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学团队、过硬的教育质量,那么优质办学将成为一句空谈。学校应当坚持学习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其二,教务方面。系统的教务管理流程是学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籍、考务、社会实践、论文辅导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确保成人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是每一位教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2.组织有仪式感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15]鉴于学生集体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开放教育办学机构应当借助于学生工作这个重要载体,承担起增强远程师生交流的使命。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有仪式感的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课外实践比赛或活动等,迅速提升集体意识及团队意识,并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活动或比赛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具体的保障措施如下: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从校级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教务人员、导学教师,都要共同参与、合理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第二,制定具体措施,落实活动计划。学校领导应当将组织学生活动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新学期制订、下达学生活动计划和指标,相关部门要制定活动具体计划,保证活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第三,培养学生干部,发挥骨干作用。使学生干部成为各类活动的核心力量,督促学生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老带新,新老协作,保持各类活动的相继性、连续性。
3.做好学生的各项服务工作,推动学生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学生工作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涉及学生毕业的前沿后续,学籍证明、接待咨询、就业促进等都属于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当围绕学生需求制定相关服务流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便利。特别是就业促进方面,应当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己任,提供就业求职指导及信息服务,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管理”到“服务”,可以看出新时期学生工作重心的转变。前文已经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进行探讨,下面就来谈一谈如何将隐性工作做稳做实,使其落地生根。
1.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理念
顶层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唯有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开放教育的发展才有出路。以北京开放大学石景山分校为例,学校注重内涵建设,着重强调文件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开拓性,并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落地有方。如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各年度工作计划等文件。强化组织建设,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又如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成立混合式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专项研究、动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16]以学习为引领,“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提升教职工混合式教学能力。再如通过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到校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提高认识,组织参加各种比赛,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保持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前沿化。
2.加强技术支撑,打造智慧校园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股不可逆的发展浪潮,给全球教育界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开放教育办学机构应当借力信息化浪潮,积极开启开放教育学生工作新时代。办学机构应当加大硬件投入,加强技术支撑,提供基础保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确保网络核心机房的建设与升级落实到位,获得更强大的数据运算、存储能力;校园实现WIFI全覆盖,搭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就地转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功能先进的录播教室,提供便携式网络课程制作设备,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网络课程资源。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服务内涵
由于开放教育师生、校生处于准分离状态,校园文化建设历来是提升开放教育办学水平的短板所在,而彰显特质的文化引领工程是新时期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以石景山社区学院为例,作为北京开放大学石景山分校的依托机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营造百姓身边大学环境、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为切入点,经过项目论证、项目启动、实地调研、反馈研讨、系列提案会等环节,从办学理念、特色定位等方面凝练育人文化、管理文化,形成了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体系及品牌设计成果,不断研磨打造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服务内涵。[17]学校既有教育主体的责任,又兼具文化主体的使命,稳定成熟的校园文化提供了维系开放教育运转的内在动力,对于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创造出开放教育更多的附加价值。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的学生工作,不仅要继续将显性工作扎实推进,对于隐性工作也要常抓不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工作如何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18]提升开放教育办学效能,是每一位开放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