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丽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然而,在河北省一些偏远农村,农业产业日益凋敝,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实现乡村振兴的难度很大。对这些农村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选取张家口市赤城县小京门村为对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解剖麻雀”明村情、查短板、找差距、提对策,力求为河北省偏远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些思路。在此基础上,探究这些思路对天津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
小京门村是我国华北地区最传统的“原生村”之一,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数代村民生于斯、长于斯。村内房屋全部为平房,其中包括近三成土坯房。大部分村民家中都有火炕,自然也有烧柴禾和秸秆的大锅灶,房前屋后的柴禾垛或生物燃料堆场成为这些村民家的“标配”。
全村耕地面积525亩,人口为171户、403人,人均仅约1.3亩地。截至2018年,低保户、五保户52户、60人,靠“吃低保”生活的户数比重高达30.4%。耕地以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等大田作物为主。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传统的种养殖业、山货采摘售卖以及外出打工。
小京门村拥有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民风,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村民世代繁衍,“家园意识”强烈,家家户户基本没有“不像过日子”的。大部分村民的家中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很多村民家的墙上都整齐地挂着”“国泰民安”“年年有余”等主题年画,日子简单而美好。
由于气候干燥、四季少雨多风、旱灾沙尘多发,小京门村农林牧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作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的种养殖业和野果野菜采摘只能靠天吃饭。目前,玉米、谷子、土豆等种植业只够自给自足,牛、羊、马等养殖业均未形成规模,山杏、榛子、蘑菇采摘等收入有限。
小京门村虽然称为 “京门”,但是处于大山腹地,距离首都北京十分遥远。该村距所辖乡政府27公里,距县城85公里,距坝上草原的“坝”不足10公里,山高坡陡,村落狭小,交通闭塞。全村仅靠一条通村公路进出,里巷道路基本都未硬化,尚未告别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由于未通自来水,村民只能靠水井采集、大水缸储存地下水生活。电路老化比较严重,大部分电线“超期服役”。供暖方式较为传统,一般依靠烧柴、烧煤或土暖气。烟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均为直排,所幸村庄不大、人口不多,雾霾、垃圾围村、地下水污染等情况并未出现。
小京门村历史上从未成立过任何集体性质的村办企业,也没有集体资产用于租售,村集体账上没有多少“余粮”。全村党员32名,中老年党员居多,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足。村民参选村干部的意愿不强,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村民与村干部“打交道”的范畴仅限于申请低保、申领补助、补贴等方面。由于党务村务较少,村干部一般都不“坐班”。
小京门村地处偏远,村民在村内求职无路、求学无门,为了生计和子女教育,很多年轻人只能带着老婆孩子外出打工谋生,并在乡镇或县城定居。目前,全村剩余人口基本为60岁以上老人,近7成院舍荒废。
由于思维观念基本还停留在自然经济时期,很多村民懒思考、怕困难、恐担风险,消极保守、“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少数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认为 “吃低保”就挺好,通过就业创业脱困的意愿不强。
在河北省,很多村庄与小京门村类似,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基层党建、顶层设计、科技兴村、凝聚合力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历史经验表明,产业可富村,党建可强村。乡村探索振兴之路,必须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全过程、各环节。一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借鉴天津、武汉等地基层党建先进经验,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一肩挑”,让有文化、有素质、有干劲、有担当的党员勇挑重担,当好“领头羊”和“当家人”。发挥好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干部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引导“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地实干。二是玉尺量才打造党员队伍。坚持在村里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带动能力,组织老年党员带头讲历史、讲传统文化,提高40岁~50岁年龄段党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为年轻党员提供创业信息、开展电商培训、协助办理贷款等,使年富力强的党员成为推进村庄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提升村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水平。村党组织要真抓实干、吹糠见米,推进 “一村一社 (合作社)”“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建设,搭建能够惠及大多数村民的载体,加快形成规模效应。积极探索“党建+生态农业”“党建+乡村旅游”“党建+特色品牌”等模式,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确定振兴愿景、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在绘制时间表和路线图过程中,注重统筹兼顾、扶贫扶志更扶智、振兴路上不落一人,作好脱贫攻坚与振兴发展结合大文章。一是跳出一村一隅,推进“团簇式”发展。对于资源互补、可抱团发展的临近村庄,加强县、乡政府统筹,集中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优化偏远农村的可进入性和服务村民的功能。整合盘活土地、山岭、森林、矿石、人才等优势资源,携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及相关产业。二是把“富脑袋”摆在“富口袋”前面。坚持“产业发展以筑基,扶志扶智以铸魂”,做好“励志扶贫”,引导村民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提高村民创业致富的能力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针对部分村民思想不够解放、发展信心和能力不足等情况,党员干部要先行一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三是做好整体谋划,也要做到“靶向”振兴。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脚上有多少泥,与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理念,持续加强入户走访工作,了解全体村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因户因人施策,切实保证脱贫路上、振兴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仅仅立足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靠规模较小的种养殖业和收入有限的副业,村民脱贫致富都举步维艰,遑论走向振兴。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帮扶。积极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科院、农业院校等科研机构进行对接,邀请有关专家来村为种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种养殖户实地考察“新”“优”“名”“特”经济作物或家畜家禽品种。建立科技帮扶长效机制,围绕种养殖业不同阶段开展相应培训,不断提升科技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利用好网络大平台。目前,阿里巴巴、京东、58同城、抖音、拼多多等传统电商、网络平台或社交电商,都在谋划“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各大电商、网络平台更是蓄势待发。要推动偏远农村深度 “触网”,探寻生态旅游、农产品售卖、农村网购市场开发、乡村信息整合、乡村达人秀等方面的合作互利之道,为振兴之路增添助力。三是搭建“互联网+乡村振兴”载体。充分利用移动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手段,搭建包括 “新鲜事”“美景”“美食”“时令特产”“农耕文化”等内容的资讯平台。构建地域“社群”,发动地缘、亲缘、血缘关系,号召外出求学打工者,特别是学有所成者、致富能手、互联网达人等为家乡“代言”。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拓宽农产品、土特产“上行”渠道,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采摘、农家乐、农业体验等周边产业,推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依靠广大村民的力量,必须提高村民参与其中、服务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唯有如此,广大村民才能受益其中。一是倡导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重构农民精神家园,对村民进行敢闯敢干、奋发有为、勤劳致富等思想的再教育,号召广大村民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大力宣传脚踏实地、勤劳致富的榜样典型,转变部分村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二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宣传画、大喇叭、露天电影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是注重“走出去”,拓宽村民眼界思路。“走出去”的地方越远,眼界就越宽;“走出去”的路线越多,思路就越广。引导和鼓励村民“走出去”,通过外出学习工作开眼界、拓思路,感受外面的“精彩”,把这些“精彩”带回村、推广开,引外部“活水”解决村里缺钱少人等问题,助力乡村腾飞。
2018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3.15%,河北省仅为56.43%。相较河北省偏远农村,天津市的农村在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思想观念等方面优势突出,特别是全面推行村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前景广阔。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分析也为天津农村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良好的“原生态”环境,作为河北省偏远农村最可依仗的资源和优势,有望成为振兴路上的战略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反观天津市近郊一些农村,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原始生态、村落传统等遭受破坏或漠视,乡愁不浓、乡味变淡。要充分吸取历史教训,珍惜乡村的自然生态、地域特色、文化个性,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守住乡村之“魂”,还乡村以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让居民有乡愁可思、有乡味可品。
相较河北省偏远农村,天津市的农村也需要承载提供基本农产品、构筑生态屏障、传承历史文化等功能,但其距离城市集聚的财富、技术、人才、先进观念等更“近”, 天津城乡发展互相渗透、共生共荣的程度更高。因此,要更加注重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让乡村资源在城乡融合中凸显价值。同时,杜绝把城乡建设割裂开来,要让天津城市有城市的气质、乡村有乡村的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与河北省偏远农村相比,天津农村发展与互联网结合程度较高,但也不尽完美。例如,在网上搜索“蓟州区农家乐”,信息全面的平台制作粗糙、价格混乱、无法线上预订、评价体系不完善,价格透明、可以预订、评价的平台信息不全,大部分农家乐营销靠传、价格靠议、预订靠“打老板电话”;各区农产品网上营销售卖各自为战;有的镇村设立微信公众号,标准不一,运维水平良莠不齐,等等。应探索搭建天津乡村振兴网络平台,兼具页面精美、资源全面、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多终端适配等特点,切实为天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智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