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2019-11-28 07:50吴婷婷
丝路视野 2019年17期

吴婷婷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責、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进行了相应地研究。

关键词:三治融合 乡村社会管理 群众参与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发源于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后来这个乡村社会管理经验在浙江省广泛推广,然后再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最终因为该经验的先进性、典型性和优越性,被成功选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逐渐成为新时代开展乡村社会创新管理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一、三治融合

三治融合内容包括自治、法治和德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发源于浙江桐乡,当前已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其中,自治主要是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等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促进,从而有序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法治是在尊重社会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立法、严肃执法、全民守法等,推动法治社会稳定运行。德治是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借助公民道德在乡村社会管理过程中的教化工作,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自治、法治和德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具体来说,德治是法治和自治基础和前提,法治是推动自治和德治的社会保障,自治是乡村社会管理最终目标。

二、三治融合对于推动乡村社会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新时代,开展乡村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社会管理模式,在乡村社会管理运用三治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将发挥乡村治理的最大能量,营造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更好更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以看出,在乡村社会管理运用三治融合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乡村社会管理创新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期盼,如何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自治、法治、德治这三者的关系,运用好三治融合,通过三治融合将乡村社会管理的生产要素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好各种力量和资源在乡村治理当中的最大能量,从而营造稳定有序、司法公正、和谐美好的乡村社会管理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乡村社会管理潜力和活力,推动乡村社会管理现代化,最终达到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三治融合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应当充分平衡好自治、法治和德治间的关系,从而使三治融合真正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和凭借。

(一)发挥好群众自治的潜力和作用

推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等自我约束和自我努力。那么如何实现群众自治。要结合乡村社会管理的特点,创新推出群众知情定期或不定期沟通协商机制,从村集体财务收支、经费开支、项目建设等方面为群众自治提供便利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社会管理过程中来,同时通过参与流程和决策的公开化和民主化,调动他们参与的工作热情。同时,为他们参与乡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切实保障,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奖惩机制等,切实解决群众自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福利待遇不对等以及可能出现的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

(二)健全乡村社会管理法治体系

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法治是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应当通过法治的力量,引导各类力量有序参与到乡村社会管理创新中来,依法办事、合法办事,从而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法律或制度环境完善,引导律师、基层法律事务工作者等全面参与到乡村社会管理创新中去,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管理创新全覆盖。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理,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三)将德治作为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

在乡村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德治是重要的抓手,应当通过开展德治管理,树立平凡英雄、见义勇为、创业致富等模样,通过模样的力量提升乡贤教化乡民、润泽乡风的能力水平。同时,应当依托社会文艺或文化资源,培育乡村社会文艺队伍,激发乡村社会文化活力,从而提升乡村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结语

三治融合为乡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开展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三治融合,尤其是三治融合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等为乡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简介:吴思莹(1993.7—)女,汉族,浙江义乌,本科,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