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张燕 潘新民
2016年秋季,统编本语文教材率先从第一学段开始使用,经过三年的过渡,2019年秋季,统编本教材将全面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年级。毫无疑问,教材之变是语文学科所面临的时代变革,统编本教材对语文教学乃至语文教育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综观语文教材之变,其突出特点有三:其一,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更加突出教材的育人导向,在选文内容上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其三,加强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
与“突出特点”相呼应的是统编本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所谓“双线”,—条是人文主题的线,着力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另—条是语文要素的线,重点落实语文工具性的训练。“双线统一”,共同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工具性与人文陛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定位是一脉相承的。相比较而言,统编本教材人文主题线清晰明显、一目了然,而语文要素线则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与习惯等形式暗藏于每篇课文或每个单元之中。笔者在使用统编本教材的过程中,发现课后练习题是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因此,砌究和运甩好课后练习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题之“变点”
1.凸显语文要素
统编本教材首次明确了“语文要素”这一概念。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和学习习惯。[1]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题正是围绕着这些语文要素进行设计的(见表1)。
其实,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题都是围绕语文要素的不同方面进行设计的,但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小蜗牛》课后练习题一是这样的: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这既是朗读能力的训练,又包含着语文学习的方法——对照图画朗读。
2.语文要素的排列有特点
语文要素以语言训练点的不同形式呈现在课后练习题中,这正是统编本教材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也是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年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2],统编本教材将单元导语、课后练习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第一学段主要渗透在课后练习题中。仔细研读教材后发现,语文要素的排列具有如下特点。
在横向排列上,课后练习题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到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题,通常会有二至四道题目,分别指向听、说、读、写等不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协同发展。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后练习题一共有四道,分别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读一读,记一记。四道题目标指向各有侧重,分别聚焦朗读、讲故事、说句子和生词识记,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教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3],这样就发挥了课后练习题的教学功能和应有价值。
在纵向排列上,课后练习题突出训练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课后练习题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它们是语文要素各个知识点的有序排列,从前到后,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搭梯子”。“新教材中,我们可以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一些教学点,做有梯度地排序”[4]。例如,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是认识逗号、句号,紧接着下一课《雨点儿》就要求“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显然,前一课是学好后一课的基础,这也是教师备课的关键所在。可见,课后练习题的有序排列能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路。
二、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题之“变因”
统编本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具有以上的内容设计和排列特点,其价值取向源于对课标学段目标的分解和细化。长期以来,大多数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建构单元,选文倾向于符合单元主题,对课程内容目标的实现考虑较少,主要表现便是不能有效落实课标中各学段的要求。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5]
综观第一学段的教材不难发现,其对于课标中的学段要求是逐步分解并分散呈现的。例如,课标关于朗读的要求在第一学段是这样描述的: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怎樣将能力的培养过程化?编者将第一学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具体衡量指标分解、细化出来,并将其分散在不同的课文中,以课后练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见表2)。如果将这些要求前后连贯起来看,就会发现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全过程。
不难看出,对于第一学段“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标要求,课后练习题中是这样体现的:“正确”是指把字音读准,“流利”是指读好停顿,“有感情”是指读好语气语调,主要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实现。因此,在该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朗读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明确朗读目标,既要“瞻前”,也要“顾后”,使朗读训练序列化;同时,还要遵循“多读少讲”的原则,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在真正的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于是,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定位可以这样来理解:它将较为宽泛、笼统的课标要求分解、细化,使每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让教师教学有抓手。
三、课后练习题的教学价值之发挥
“双线组元”不只是教材结构形式的变化,而且会给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对于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题中有关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6]。也就是说,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练习题来进行设计,将其变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环节。现呈现笔者一教学案例——统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课《青蛙写诗》教学实录片段,来说明如何依据课后练习题进行教学设计。
练习题如下:
1.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2.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图出来。
3.读一读词语。
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师:课文和生词会读了,故事内容是不是理解了呢?请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第一个问题: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生:青蛙写诗,小蝌蚪来帮忙了。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说第二句话。(相机把小蝌蚪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生:青蛙写诗,水泡泡来帮忙了。
师:(相机将水泡泡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谁能像他俩一样,会说第三句话?
生:青蛙写诗,荷叶上的一串水珠来帮忙了。
师:(相机将一串水珠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现在,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指板书)
生:青蛙写诗的时候,小蝌蚪、水泡泡和荷叶上的一串水珠都来帮忙了。
师:青蛙写诗,小蝌蚪来帮忙了,它来当什么?
生:青蛙写诗,小蝌蚪来帮忙了,它来当小逗号。(师相机贴上逗号图片)
师:太棒了!谁能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
生:青蛙写诗,水泡泡来帮忙,它来当小句号。(师相机贴上句号图片)
生:青蛙写诗,荷叶上的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来当省略号。(师相机贴上省略号图片)
师:(指黑板贴图)我发现逗号长得像小蝌蚪。你发现什么了?
生:句号长得像水泡泡。
生:荷叶上的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师:请把自己的发现再完整地说一遍。
生:逗号像小蝌蚪,句号像水泡泡,省略号像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今天认识的新朋友:逗号、逗句号、省略号。(生跟读)我们快来“青蛙的诗”中找找它们吧!请同学们边读边圈出逗号和句号。
(生边读边图画)
师:你们知道吗?这些标点符号很顽皮,突然间不知道跑哪去了。(出示课件)青蛙的诗还在这儿,没了标点,还能读吗?
生:不能了!
师:有了标点,那么长的句子才可以读出停顿。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生:呱呱,呱呱,
呱呱呱p。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师:但是,像蝌蚪一样的小逗号最淘气,它非要变了位置。所以青蛙的诗就要换一种方法读了,谁会?(出示课件)
生: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师:你们看,标点符号位置变了,停顿就要发生变化。淘气的小逗号又变了个位置,青蛙的诗就又变了。(出示课件)
生: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青蛙写诗呀,还惊动了正在河里游泳的小鸭子,它也要写诗,谁能猜猜它的诗是什么样的?
生:嘎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
嘎嘎嘎……
师:同学们,写诗、读诗都需要标点符号来帮忙,青蛙和小鸭子都会写诗了。我们记住这三位新朋友(指板书),今后,我们写诗也需要它们来帮忙……
以上教学案例凸显了紧扣课后练习题设计教学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后练习题的教学价值。《青蛙写诗》课后练习题一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读懂儿歌内容,课后练习题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思考两道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意图不难发现:第一题是基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整体了解故事内容;第二题是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这与课标中关于第一学段“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的要求是吻合的。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与逗号、句号、省略号有形状上的相似,这便是将两道课后练习题连接起来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将两个问题进行有效整合,摒弃了碎问碎答,把读、听、说结合起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同时观照了本课与下一课课后练习题的连续性,通过朗读训练,初步感受标点影响朗读的停顿,为下一课“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作了铺垫。
因此,发挥课后练习题的教学价值,理解课后练习题目标所指是基础,找到练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关键。
四、课后练习题教学价值发挥之意义与局限
1.使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体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一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确定性[7]。然而,由于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性、教材版本的多样性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教学内容千姿百态,乃至千奇百怪。仔细研读课标不难发现,“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8]。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能够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而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与方法,以及语文能力、语文习惯,对应统编本教材中所提出的语文要素;语文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等,对应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能力(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滲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可以说统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的结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教学实践中困扰教师的教学内容问题,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问题,促进了语文教学回归本体,使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清晰起来,使语文课程的规律显现出来,使语文教学的重点、关键点被重视起来。而正如前文所述,统编本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正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2.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主体性即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征,一般通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表现出来。在教学论研究中,关于学生主体问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核心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承认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第二,强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第三,倡导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追求。同时,教学论研究指出,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均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9]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可否认,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课堂较以前活跃得多。但由于目标不明晰,教学中随意性强,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热热闹闹的感悟多,实实在在的训练少,学生所得有限,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统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的结构特点,正是借助课后练习题将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把这些目标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一一落实到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练习系统之中。而这样设计的背后,正是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诚然,课后练习题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是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确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其作为教材中的共同练习,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忽略学生差异、无法兼顾学情等不足。同时,统编本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多的是考虑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偏重于语文知识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还要进行适度补偿,依据课标精神,尊重学生实际情况,既发挥教材应有之用,又不受限于教材之不足,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陛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l]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
[2][4][5][6]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
[7]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及其面临的问题[J].语文学习,2009(9).
[8]吴忠豪.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关于語文教学内容的选择[J].新教师,2014(2).
[9]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1 ,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