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中学体育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体育教学得以延伸,使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与网络平台上,都可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同时获得正确的体能训练指导,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有利于终身成长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为此,体育现已被列入中考考试科目,这使广大师生与家长都极为关注体育运动项目的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既满足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实现,使之在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态度下,创新优化现代体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且健康地成长。
目前,初中体育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下,逐步增强体育认知,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由此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料,同时还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在充分感受体育运动魅力与激情下大大增强参与热情[1]。
初中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层次性。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当前素质教育主导思想理念的引导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还是实施的创新成效都备受关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但在其与体育教学整合过程中,还应注重将创新思想进一步延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训练活动的同时也保持积极的创新意识,无论是对难以掌握的技术动作要领,还是对遇到的困难问题,都能以创新思想克服解决。
其次,关注学生主体性。初中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满足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要求,同时也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都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科学划分层次性。由于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认知方面,还是在体能素质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其予以尊重。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中突破自我,并在制订科学训练计划中,接受正确的体育训练指导,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满足了自身成长与素质教育要求[2]。
初中体育教学在遵循寓教于乐、创新突破的主题思想下,结合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使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能设计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学信息得以高效传输与反馈,从而帮助学生针对体育运动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展开细致的观察、感知、分析与理解。尤其是对于体育教学课程中有关技术动作和技能学习的多项内容,由于要求学生完全掌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体育教师而言也存在教学难度大的客观问题,因此,当前初中教师十分注重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使之既能在营造与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氛围下,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能令学生专心致志地关注课程中的每个环节,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且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
例如,在篮球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喜好各有不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NBA 视频课件,将一些经典人物与精彩灌篮视频进行压缩整理,并可以讲一讲某个明星的心路成长历程,使其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并由此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展示出信息技术集图、文、音、视、动为一体的优势应用,而且使学生在音画同步与音形合一的状态下深受吸引,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技术动作感知力与学习力的提升。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在全面优化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以往逐一进行技术动作讲解和演示的过程通过声形并茂、情景交融的视频进行直观而规范的演示,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师授课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技术要领。教师还可以采取慢镜头播放,抑或循环播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既达到精准化与规范化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化与形象化。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了有益补充[3]。
例如,在进行篮球跳投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动作分解视频,对这一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要领分析与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边看视频,边进行动作模拟,不仅在实际操练中避免了投跳和跳投同步错误的发生,而且可在化静为动、化慢为快中淋漓尽致地规范完成每个动作细节,由此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体育运动能力,并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创建初中体育教学信息平台后,体育教学已经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教师可以将制作完成的视频课件上传至信息平台,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登录查询,由此使体育教学得以有效延伸,同时也可以展开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在树立“大体育”教育观念下,体育教师由此扩大教学范围,打破体育教学的桎梏,既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指导,还能引导学生展开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知,由此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其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各技术动作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具体细节与技巧要领展开专业讲解,使学生既可以通过加强自身锻炼取得满意的成绩,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进行有效督促。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后,初中体育教师从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出发,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时还将其与体育教学进行了全面整合,使其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展现现代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理念,无论是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面,还是在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过程中,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价值,为学生创设灵活、直观而生动的教学场景,并为整体教学过程服务,由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