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探究

2019-11-28 03:14:38王照忠
名师在线 2019年20期
关键词:网吧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王照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1]。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未成年人处在开放的信息世界里,还处在思维发展和性格养成期,所以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信息资源的影响。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有暴力、色情和拜金主义等不良信息,这些不健康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造成了负面影响,极有可能扭曲未成年人的人格,严重威胁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在网上学习、交流、娱乐等已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虽然网络的发展使未成年人的学习和获取信息开启了新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因素,他们因为身心发展不健全,自控能力很薄弱,所以对虚拟的网络世界缺乏深刻认识,很容易上瘾,沉溺于网络世界。未成年人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期,他们为了寻求感官刺激而浏览不良的信息,或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而去聊天和游戏,有的还参与网上诈骗,甚至走上偷窃的犯罪道路。因此,有些家长出现了“恐网症”,所以就采用“堵”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产生负面影响的成因

网络使用不当容易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一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较多;二是家长、学校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监管力度不够,加上网吧经营者不遵守相关规定,使很多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网吧;三是未成年人身边存在着一些坏习气,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四是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德育教育不够深入,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

二、信息化环境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网络优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引导

人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不让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师要适时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网络真正发挥育人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有的学生不敢直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气,有心事也不愿或不敢向教师、家长和同学诉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真正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生活中和网络上的朋友,采用多种方式与其交流、沟通,打开其思想上的心结,使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得到帮助,保持正常的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不能在网络上为所欲为,而且不能随意在网络上散布和转发不健康的言论、图片等信息,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随意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和危害,从而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对未成年人加强监管,保证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为了使未成年人不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侵害,网络监管部门要杜绝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网吧,家长、学校应共同肩负起对未成年人监管的责任。家校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对学生的缺课情况要足够重视,教师在上课期间要做好相关记录,一旦发现缺课现象,应该及时与家长打电话联系,明确学生的动向。同时,网络管理部门、安全部门、文化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管理的责任,不让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网吧,严厉打击微信、QQ、邮件和手机短信等传播不良信息,从而保证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营造适宜未成年人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三)做好学生上网前的心理辅导,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控力

现在中小学均有心理健康辅导室,会对心理上有障碍和受到网络侵害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真正做到在网上接收有“利”无“弊”的信息,信息技术课教师也要做好“防御”,做好学生上网的心理辅导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自控能力。广大教师、家长要帮助学生提高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及时了解他们上网的心态。引导学生不盲目地花时间沉迷在网络上,让其在成人的监督下查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从浩瀚的网络世界中获取有价值的相关信息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德育教育融入社团活动中

仅仅对未成年人的上网加强监管还远远不够,这样做很有可能使其产生叛逆心理,甚至引起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社团或少年宫活动中去,这样在丰富学生娱乐活动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教育。学校要创新德育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参加各类自身感兴趣活动的同时发挥特长爱好。鼓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思想,还能利用他们沉迷在网络世界的时间,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学校可通过网络、广播站、阅报栏、黑板报等途径,向学生介绍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生守则》《网络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五)健全德育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手段,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和学习的有用信息。家长要配合学校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顾及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因为孩子一时不慎迷恋网吧,就打骂、体罚,也不要因此禁止孩子上网,要向他们讲道理,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把网络这把“双刃剑”利用好,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为教育未成年人服务。

结 语

总之,信息化的发展势不可当,处在身心健康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安全的上网场所和技术指导,社会各界也要帮助他们汲取网络世界中的营养,使其健康成长。因此,广大教师既要净化网络信息,更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激浊扬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网吧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2:54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2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6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32
安全相伴,健康成长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22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