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云
(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镇中心小学,江西 高安 330800)
作为小学数学中重要组成部分,计算在教学中的比重和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又因计算教学策略没有统一定论,各教学单位教学目标、强度、内容略有差异,因此对计算教学价值的重新评估和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对计算价值有清楚的认识,从计算实际教学工作部署和对思维拓展训练可以看出计算的数学地位。
抽查国内任何区域小学1-6年级数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惊人地位。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甚至课程安排来看,数量关系教学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组成,衍射至整个小学教学进程,属于小学生重点培养项目。
计算对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首先,计算的演算和推理过程,让学生思考问题条理清晰,注重逻辑过程,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其次计算的口算、估算等基础能力训练,能让学生的反应能力加速,思维敏捷程度提升;再次,计算的演算变化也注重学生在对比、归纳和发散能力上训练,学生在群体学习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数学能力,思维广阔性得到发展,分析问题能力更具有延展性。最后,作为一门缜密性极好的学科,对于数学问题的集中审题、破题都需要极高的精神注意,对学生注意力培养有很好的培养效果。
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脱离了情景教学的植入,通常以“知识传授”与“海量习题”强化教学,忽略了计算就是一个社会基础工具的教学认识。计算在情景教学中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计算工具实际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更能体现计算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把教学素材建立在可视情境、图形展示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以及演绎培养,复杂抽象的计算将变得简单化,学生自觉总结出合适计算方法,寻找答题规律,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计算算法多样是教学内容之一,提供给学生多种手段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数学思维构建很有帮助。然后并不是算法多多益善,一味的追求算法,反而对学生数学培养没有益处,有“回”字四种写法的误区。因为学习在掌握多种解题方式的同时必须优化最佳的解决方法,教师通过不同策略帮助学生实现算法的优化。如分类优化法,组织学生在整理、分类、合并算法的逻辑过程中优化;评估优化法,在运用算法的过程中评估各种算法的优劣程度,对计算步骤和用时进行评估生成最优算法。
近代教学开发了多种教育方式以供教育者选择,教授学生计算能力,然后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精通某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和效果,而忽视不同的教育手段在实操中的应用,容易造成教学枯燥、学生厌倦的情况。重复、程序化的训练不利于数学思维的拓展,因此,多种教学手段切换、重组被更多应用于新时代的教学。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利用人体五官功能,尝试多种感官对计算能力的接受,如口算、心算、笔算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口腔、耳朵、眼睛、甚至是四肢和大脑进行联动,激发脑部活力,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和速度。
其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对学生实行逐步引导,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数学应该,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中更多应用数学知识。通过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数学计算应用衍生,学生练习的频率和题材的丰富,达到营造立体计算学习的环境。
最后,还可以建立常态的群体学习的活动方式。借助群体活动的练习可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达到群体亢奋和互补状态。比如如开展主题式计算活动课,把水果涨跌价格事件展开计算活动,并解决实际问题。又如不定期开展口算能力比赛、计算公式或方法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力。
估算能力对计算能力有很好的辅助和补充能力,主要提升学生数学感知、关系判断、策略选择、思维拓展等方面,因此在计算教学拓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应重视估算能力培养的引入,让学生提前涉及不同的计算能力。比如,在正式开展计算能力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安排估算练习,然后再进行正式的计算教学。学生在两种计算能力比较之后,会对两种方法有更清楚的认识,逐步的缩小估算在正确答案内的误差范围,并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预先选择解题方式。
结语:通过对计算在小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教育工作者对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重新规划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工作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有相当积极的正面作用;而对于教学策略的重新修订,计算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将为教育对象的数学长期拓展和内容深化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