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的有效策略

2019-11-27 02:44李丽铭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练习方法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李丽铭

摘  要: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能水平,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就需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成长规律。小学体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阶段与奠基阶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做好对体育教育积极性作用的分析,制定合理、严谨的体能锻炼计划与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规避对学生体能成长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能训练  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153-02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十分的显著。体育教育需要确保学生拥有强壮、合格的体能,只有这样体育活动才能够顺利推进。当然为了保障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做好体能训练,发挥体能训练作用。体能训练中以教师为主导,用科学的组织形式、训练模式保障体能教学作用得到突出性体现。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十分突出的帮助作用。

1  体能训练作用

体育教育中教师必須明确与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其带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作用。教师需要予以学生体能练习足够的关注度,将体能训练落实与贯穿至教育的各项环节,保障学生的体能训练质量。小学生体能训练需要重点考虑学生的走、跑、跳、投、攀、爬、跳跃、控制等素质[1]。实现学生柔韧性、平衡能力、力量、耐力的全面成长。

1.1 提升运动素质

在体能训练中,学生运动机能、运动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强化。教师需要运用体能训练改善学生的骨骼、肌肉、神经、能量代谢系统功能,保障学生的运动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耐力、力量与速度得到全方位成长。

1.2 身心健康成长

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的小学生很容易在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身体受损、骨骼无法正常发育的情况。而体能训练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一问题的发生。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健康的发育与成长[2]。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关节更加灵活、韧带更加牢固。体能训练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呼吸道功能、神经系统、消化功能,提升学生消化吸收能力与反应能力。

1.3 减少运动损伤几率

运动安全是小学体育的第一要求,体能训练可以很好的规避学生的体育受伤。力量训练是其中的关键,而平衡训练则可以改善学生的不稳定、毛躁问题,减少损伤几率。耐力训练延缓疲劳,协调与灵敏训练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与应急能力。柔韧训练提高肌肉灵活度。

1.4 推动心智成长

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形成充沛的精力与体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经常进行体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维意识、注意力、观察力与注意力,促进学生形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小学体能训练对策

2.1 制定合理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参照体育教育大纲,保障学生的体质得到更好的成长。学生体能包括很多要素比如身体机能、身体能力、心智能力、意志能力等[3]。只有做好了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学生的体能训练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

教学中教师需要用有目的性、计划性的训练活动保障学生的体能训练质量与效果。当然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在于教师需要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方式,结合学生体能基础、学校资源与条件设定体能训练目标与方案,参照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完成学生身体灵敏度、柔韧性、协调性、耐力、速度与力量的训练,在有计划、有步骤的体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养。

2.2 重视兴趣调动

虽然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不过小学生本身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意志力不坚定,在遇到体力消耗大、重复性强、枯燥性突出的体能活动时会产生抗拒心理,对后续的体能训练影响十分深刻。为此教师需要改进、创新教学形式,绝不能用传统体能训练思路开展体能教学。教师要颠覆过去的体能训练蛮力、反复、呆板形式。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参照学生的体能、身心特征,运用游戏教学形式,完成体能教育要求,保障体能训练效果。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做好对游戏教学形式的设计工作,在巧妙安排、精致构思中最大化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热情。

2.3 营造良好氛围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课堂中通常很难长时间保持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注意力势必会无法保障学生的体能训练质量,甚至有可能会因为学生的个人疏忽、大意出现安全性问题。很多小学生并不愿意应对重复、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训练、体能训练。教师对此就需要用创新思维,开发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与束缚,为学生提供喜欢、享受的学习场景、运动场景,这样学生就会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保障体能训练效果。

2.4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来说,体能训练的好坏实际上更多的是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育能力好,则学生的训练效果好,教师的教育能力差,则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高。教师需要做好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参照体育教学要求,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需要展开相关培训,或是邀请专家莅临学校讲座,提高体育教师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做好教研时间的运用,主动参加研课与磨课。教师要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学技能。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能力、素质后,能够对体育教育、体能教学建立深刻认知,完成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再创造。面对发达的网络环境、网络背景,教师需要主动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用网络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方式,保障自身的教育素养得到全面成长,游刃有余的发挥体育教育、体能教育作用,将先进的教育素养与理念渗透、贯彻在课堂当中,保障与提升体育教育创新性、灵活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更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小学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为保障体能训练效率与效果,就需要做好体育锻炼流程、组织与内容的安排工作,以防学生在高强度训练中出现身体伤损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科学训练原则与方式,保障学生的训练成绩与训练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自身的体能素质上限较低。教师在设置体能课程要求与规定的过程中,应把握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与年龄段情况,用合适的运动量,以由小到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训练,绝不能突然增加过多的运动量,易造成学生肌肉拉伤。运动速度、运动质量都要做好强度方面的负荷处理,将练习次数控制在不会受伤的难度与强度。教师带领学生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中完成体能训练。教师需要用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做好身体不同部位体能的强化与处理,改善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教师应当参照环境、季节、学生身体、性别与年龄要素设计教学模式、内容。教师不可以忽视安全要素,体能训练前必须做热身活动,完全舒展开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结构。结束练习后,进行身体整理与拉伸,在放松运动中逐步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平静。

4  结语

教师必须清醒意识到体能训练的作用与效果。教师应当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全面规划体能训练要求,保障体能训练作用与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当然教师也要做好训练量、训练度的控制,以免强度过大伤害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做好了综合考虑,学生体质才能更好成长,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成长有着突出性帮助。

参考文献

[1] 熊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体能教学内容研究[J].体育师友,2018,41(1):10-12.

[2] 贺蕾.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课课练”的实践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2):30-31.

[3] 董明华.基于主教材教学的体能练习新方式设计与思考[J].运动,2017(20):104-105.

猜你喜欢
练习方法体能训练小学体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如何在室内小空间巧练身体素质
浅议青少年进行有氧耐力运动的裨益与方法
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方法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