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静 沈丹丹 杨婷
[摘要] 該文分析供血工作设备的管理流程,探索计划采购、认证、使用、维护、强检等设备管理管理体系。从而为设备带来好处,促使各级血液采集和供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加强血液采集和供应设备的管理。它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促进血液采集和供应机构的技术发展。
[关键词] 采血设备;确认;使用;维修;强检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a)-0089-02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blood supply equipment and explore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such as planned procurement, certification, use, maintenance and strong inspection. Bringing benefits to the equipment, facilitating a virtuous cycle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at all levels,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equipment. It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equipment,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institutions.
[Key words] Blood collection equipment; Confirmation; Use; Maintenance; Mandatory testing
1998年“献血法”颁布后,输血安全已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重要工作,先进血液供应设备的收集已成为各级血液收集和供应机构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1]。血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负责确保医疗血液的安全和及时的责任。近年来,随着输血的不断发展,血液采集,检测和准备等设备不断更新。为提高高血压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持续提高设备管理带来了新影响。安全采矿和血液供应依赖于先进的设备,设备管理是提高血液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2]。设备管理是一种系统工程,包括规划获取,认证,使用,维护和检查。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以确保所购买的设备发挥高效率,使各级血液采集和供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1 医疗设备的购置
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是血液供应和血液供应质量控制的有效保障,使血液采集和供应工作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
1.1 经济原则
本着严谨的经济精神,降低成本,按照真正的工作需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确保血液供应和血液供应的每个环节安全顺利地进行。
1.2 实用原则
根据单位的现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现有条件,适当考虑未来的发展,设备标准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性,优先顺序和计划。简而言之,您需要为设备省钱,同时您可以购买实用且更先进的设备。
2 购买前的论证
在采血供应机构决定购买某种设备之前,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血站的“两规一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不仅可以依靠主观判断,不做成本分析,盲目介绍产品而无需技术性能评估,从而导致设备的引入,使用率低或消除过期产品的引入,导致资金浪费。部门负责人一般要求申请设备,自我评估设备项目的工作目标,并制定启动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工作计划目标。办公室设备市场上类似产品的投资评估和采购计划(包括对医疗设备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严格检查),在向上级部门报告审批后,办公室将处理购买合同。
3 入库前的验收
由于设备验收工作是确保设备安全和正常使用的第一级,因此直接关系到血液供应工作的安全性和设备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验收时,严格执行采购合同,并要求对部门人员进行严格的目视检查,设备数量检查和现场培训。参加医疗器械验收的人员应当包括部门负责人,负责设备管理人员的总务部门和安装工程师的使用。三方都在场并承担责任。并填写设备确认报告,记录设备的运行记录和性能记录,满足安装要求后可以使用站长的签名。三方共同控制设备质量,达到保护单位利益的目的。
4 医疗设备使用前的培训
除了自身的质量外,由于技术水平,使用环境,设备操作人员的维护和维护等因素,设备可以顺利使用。设备接受后,必须对设备负责人进行现场培训,使部门工作人员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和操作程序,以及仪器的日常维护。部门应安排专用设备和有价值的设备,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充分发挥仪器的最大性能,减少资产浪费,不影响部门的使用,其他部门可以借用,部门可以记录他们之间的借款,以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设备。
5 设备确认
在设备管理中,很容易忽略设备确认。如果未确认设备的安装或维护,则实际上是不完善的安装或维护程序[3],因为安装或维护记录仅是设备静态或理想状态的描述。没有实际运行的报告。确认计划和报告还要主管领导签字[4]。由于必须为每件设备提供设备确认过程,并且没有安装新设备或修复旧设备,因此每次都需要确认计划。设备确认过程是对设备的真实书面批准。
6 建立设备管理台帐
安装验收后通常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账户中统一登记,并将相应的设备恢复卡分发到设备上。简历卡与账户注册相同,表示设备的来源,购买时间,分销公司,设备编号,使用部门和使用状态。实现了“一机一卡一账”三个统一,方便有效的设备管理保障[5]。
7 日常维护和修理
7.1 定期保养
定期维护设备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保修期内,制造商应根据合同条款要求定期进行参数测试,机械部分润滑,管道冲洗等。对制造商没有日常维护要求的设备和設备操作员也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检和日常维护。建立维护系统,进行科学有序的维护,并做好日常维护记录,确保仪器正常运行。比如:每日解冻血液供应冰箱供血[6]。
7.2 问题设备及时维修
设备维修部门接到部门维修后,应及时赶赴现场。维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故障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并认真注册设备维护账户,为维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在维护过程中,密切关注相关设备制造商,并安排维修工程师及时进行维修。为了应对外国工程师的漫长时间和高昂的维护成本,他们应该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在第一时间与各部门沟通。合理安排维护计划,尽量避免设备退役对部门工作的影响[7]。
8 计量设备定期强检
血站是一个城市血液采集运输的中转站,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具有重大意义。血站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明确每位护士的工作,包括护士的分工与职责,了解质量的目的,保证该体系、设备能够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根据采血供应机构的发展要求,定期联系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严格执行法定计量程序,科学安排定期强检计划。组织定期设备检查并建立帐户记录(包括测量,维护,周期等))和技术文件的存储(包括测量仪器的说明,合格证书,验证证书等)。被检查的设备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测量才能投入使用。不符合测量标准的仪器不能用于正常的血液采集和供应工作,以避免工作损失,确保血液采集和血液供应安全顺畅。
综上所述,加强血液采集和供应设备的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促进血液采集和供应机构的技术发展。只要您考虑这个单位,为了收集血液供应,加强对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设备的完整性和降低成本肯定会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延霄.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7):120-122.
[2] 陈涵,赵冬雁,邱艳.采供血机构开展输血医学伦理工作的实践经验[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6):683-686.
[3] 孟庆丽,秦秦,林华,等.血站采供血相关设备配置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9):1067-1069.
[4] 杨冬燕,邱本慧,廖雪君,等.2014-2016年重庆市采供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3259-3263.
[5] 梁晓华,安万新,孟庆丽,等.全国临床供血工作现状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82-184.
[6] 杨惠颖,田喜慧.采供血工作伦理问题认知度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16,38(2):168-170.
[7] 龙银芳.论采供血环节质量管理[J].北方药学,2013,10(5):164-165.
(收稿日期: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