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摘 要】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大中专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大大中专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是重要的一个学科。长时间以来,大大中专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学科比较关注,然而通常情况下,传统大大中专语文教学主要是對简单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有所忽视,不能收到理想的大大中专语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大大中专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内的人文精神渗透进行注重,让学生通过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来给未来人生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大中专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研究;探讨
人文精神为人类自我的修养。它要在人们各个教育时期的各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潜移默化渗透,更好的形成学生对人的价值以及追求等方面的精神文化观,进而形成整体发展的理想人格[1]。人是万物的灵长,是由于人有着人文性。大大中专院校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渗透人文精神最好的学科就是语文。因此,本文从大大中专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入手,对大大中专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概述,阐述了人文精神在大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最终提出了大大中专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策略,力求给大中专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大中专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相关概述
(一)理性哲学精神
一般人都认为大中专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思想境界也较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大中专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日常语文教学来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感悟理性哲学,用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事物,最终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2]。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教师就可以从理性角度分析,让学生学会去正确选择学习道路,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让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通过梦想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奋斗、拼搏。《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是体现了一种内省的精神,提醒学生要努力进取、约束自我,为以后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思想道德精神
大中专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需要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的人才需求,从而找到称心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人的思想品格,它们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3]。比如,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就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但是又体现了一代枭雄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诗歌时能够认识到既使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事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相互帮助,最终提升学习水平。
(三)积极进取精神
人生需要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充实自我。大中专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人才,他们要树立积极进取的理念,勇于克服面前的困难,用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除此之外,在该精神的指导下,大中专生也能够端正其人生态度,向社会展现大中专生的素质,转变人们对他们的传统看法。语文诗词中,有许多诗人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比如,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述了他登高望远后对历史的感概,但是又折射出他乐观向上的精神;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不仅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也向我们展现了他积极进取、勇于坚守的品质。
二、人文精神在大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当前,我们从现阶段大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渗透现状可以看到,它在渗透过程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第一,教师自身存在有限的人文底蕴。尽管社会不断发展推动了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断提升,然而因为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多数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固守,比较少的教师通过提升自身人文底蕴作为目的来进行提升自我能力和进修。所以,教师自身人文底蕴存在限制严重影响了大中专语文教学内的人文渗透。
第二,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的认知,传统应试教育过程中往往看重考试,而对人文进行轻视。这就让考试成绩变为学生、家长、教师、乃至学校唯一的追求目标,完全忽视诸如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人文精神。所以,高分低能的学生往往出现在了我国教育的各个时期。
第三,语文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尽管人文净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但是,有关研究表明:人文净胜培养时间仅仅占据了5%的课程时间。和分数直接相关的知识讲解占据了多数的课堂时间。所以,不科学的课程设置让人文精神渗透不能健康的推进。
三、大中专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策略
(一)增强教师人文精神素养
大中专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首先,需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去感受不同人文精神的特点,端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最终达到语文课堂人文精神渗透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才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用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其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人文精神渗透教育课堂上,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文精神。最后,教师要具备真诚待人的人文态度。面对大中专学生,语文教师要更有耐心、更加真诚,帮助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魅力,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大中专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社会发展状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渗透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与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敢于向困难发出挑战,从而展现出现代大中专学生的风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就要让他们学会陶冶自己的情操,用心去审视和品味生活,感受不同事物的美好。除此之外,学生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思想,相互交融,在思想的碰撞中使得人文精神水平得到提升。比如,在《祝福》中,各个人物性格能够为学生展现出不同的人性,让学生更深入思考人性的重要性,使他们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充实课堂人文精神内容
语文教师在为大中专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还要不断充实课堂的人文精神内容,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趣味性,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琵琶行》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学生只有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再联想自己遇到的相似情景,帮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中专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应该要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逐渐发现“真”“善”“美”,体验学习与生活的乐趣,用更加乐观、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学生作出教学榜样,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精神的热情,学会运用人文精神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事物。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83-284.
[2]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