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2019-11-27 09:21吴笑娜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

吴笑娜

【摘 要】 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在如今时代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够拥有多少人才,而人才的数量则取决于这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程度,而在人才的教育当中,高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高中的班主任需要进行德育工作,防范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关键词】 高中 德育 心理

一、引言

与其他教育时期相比,高中教育是非常特殊的,小学与初中时期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许多的问题缺乏认知,心智不够成熟,而高中时期的学生心智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程度,人生观等相关观念正在形成,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外来的观念借助网络技术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而正在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观念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就容易迷失自身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德育工作是教育当中关于学生品行的重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对各种思想观念进行分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

近年来,新课改工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以往简单的由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学生的品德成为了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教育体系对于教育课程的开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不只是要进行理论教育,同时也要结合实践的方式来进行开展。在高中教育当中,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自己所在的班级,而班级当中影响教学成果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班主任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的落实,包括对班级进行纪律管理工作,现代教学改革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要求就是如何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网络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复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将这个时代称之为“互联网+”时代,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信息数量飞速增多,学生能够接触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在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的高中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心理极容易发比如缺乏责任心、难以正视自己等问题。

(二)家庭教育缺失,学生逆反心理严重。我国大部分高中的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教育过程当中,家长往往会对他们过分爱护,他们的成长环境过分安逸,所以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容易发生较大情绪波动,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在许多家庭当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往往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让他们参与过多的技能相关培训,在这一过程当中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压力,导致这些学生缺乏信心,还有许多父母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心,在这些家庭因素的影响下,孩子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一般高中学生年龄都处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很好奇,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自然难以集中精力,尤其是网络时代新鲜事物繁多,学生更容易受到这些事物的影响而分散精力,并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叛逆心理严重,所以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育的方式单一。我国现在高中的德育教育在进行过程当中是非常单一的,一般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进行。学士只是在思想政治课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缺乏其他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不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许多国家在教育当中都采取了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動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我国的德育工作还需要吸取这些经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班主任缺少德育工作的执行力。在现在我国许多的高中当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任务量大,学生成绩方面更是有着很大的压力,这就导致许多班主任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中,尤其是许多老师也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教育方面本来就缺乏经验,难以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三、心理学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班主任要通过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除了逆反心理严重还有许多,比如思维活跃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情绪容易出现波动,抗打击的能力比较弱,在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容易出现困惑等等都是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通过对这些信息特点的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坚毅的精神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与学生关系如何,不同的教师可能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尽量避免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具体来讲,班主任可以通过在班级管理当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充分的发挥其特长,多询问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对于其中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加以采纳,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参与感。班主任不能够就只依靠权力来强硬的进行管理,要依靠互相之间的信任与尊重来实现互相之间的肯定,进而实现班级管理。

(三)合理运用心理疗法与家庭疗法。心理治疗在心理学当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就是治疗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高中学生在这一时期,情绪容易因为一些比较小的诱因而产生较大的波动,而及时的进行心理治疗平复情绪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某些学生在一些比较小的失败以后,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消极,这时就更需要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心理治疗,安抚这些负面情绪,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另外在心理治疗当中,家庭给予学生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配合心理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所以在工作当中,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学生父母之间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在家中的表现等等,也要及时地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当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并且加以解决。

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加强的相关建议

(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这四个字的含义不仅仅是在课堂当中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在课堂之外,老师本身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言传身教当中的身教,或者说是榜样作用。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所以班主任在教学工作当中首先要加强的就是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能够有效的在学生心目当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减少学生对于老师的戒备心理,得到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其次是充分的理解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是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品德教育。

(二)加強德育工作重视,落实德育工作。虽然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最终考核高考考核的还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还是有很多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缺乏重视,只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品德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的就是学校的管理者提高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视性,在品德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以往的品德教育当中,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仅仅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对于知识是缺乏理解的,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而实践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班主任在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社区调查活动、关爱老人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与交际能力,德育工作也能够落到实处。

(三)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高中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控力不强,精力容易分散,而品德教育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就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品德教育难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因素,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再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展品德教育,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教育当然是不能缺少的,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班主任还要组织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品德教育,比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演讲比赛等等,这是学校内部进行德育工作的各种形式,而德育工作也可以在学校外开展,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学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行。

五、结语

高中时期的学生人生观等相关观念正在形成,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外来的观念借助网络技术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而正在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观念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就容易迷失自身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德育工作是教育当中关于学生品行的重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对各种思想观念进行分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本文对我国现在高中的品德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中不足,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法拉.心理学在职业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运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 陈慧.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87.

猜你喜欢
高中德育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