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互联网的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2019-11-27 09:21沈飞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

沈飞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创新向上的新局面。其中,“三农”发展作为我们公众一直关心的问题,它的进步与创新时时刻刻都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与讨论。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农业金融与互联网开始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手段。这一手段的出现,一方面带给农业金融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给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在它们互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改善,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关键词】互联网 农业金融 模式发展探究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关系着国家经济的运行,也关系社会整体的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依然关心着农业的整体运营。而在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农业金融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农业金融模式脱颖而出。这一新的金融模式的出现,一方面创新了农业金融的表现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进步空间,进而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但是,这一新的发展模式正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它发展运行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不断地接近生活,去探索,去发现,找出里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使“互联网+金融”日益完善,推动农业的发展运行。

一、我国农业金融现状

1、信息闭塞。虽然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由于地区经济差异仍然存在,技术无法得到全面普及,并且相关部门并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农业数据信息库,这就导致人们无法完全掌握好真实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知农业金融的具体境况。另外,相关部门没有深入实际,相对于偏远的地区来说,就无法完全掌握当地的具体情况,导致农业金融的使用无法贴合当地的实际。

2、融资不足。一方面是信贷部门供应的资金不充足,使农民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从而对农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融资政策保障,缺少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导致农民在发展过程中,难以从相关金融部门获取发展资金,进而影响农业的发展。

3、相关金融机构少。我国的农村人口较多,与此同时,农村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人口比较稀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农业发展相辅助的农业金融机构无法做到全覆盖,这就导致了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相应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另外,农业金融机构的种类比较少,无法保证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相关方面的创新举措。

4、产品种类单一。在农村里面,分布较为广泛且数量较多的农业金融机构,大部分为农民提供的都是存、贷等基础的服务,金融产品单一,且出现的相应帮扶产品品种少,这就导致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另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发展走上了小康社会的正轨,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农村的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呼唤着新的金融服务的出现,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的大踏步前进,推动和促进国家的更好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提高效率。互联网与农业金融发展的结合,为农业领域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天地。互联网金融就是借助互联网这一发展渠道,为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可以使更多的从事农业劳作的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具体的金融服务信息,从而减少他们来回通行的时间,提高相关的办事效率。

2、减少成本。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广农业金融的相关服务和产品,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减少相应的实地投入,节省相关的建筑成本。另外通过互联网对农业金融产品的介绍和推广,使需求一方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具体的产品情况,减少相关部门和需求者之间的交流和交易的时间以及通行费用,节省双方的资金使用,进而减少投入的成本。

3、涉及范围广。互联网技术将人与人之间进一步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由此可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业金融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农业金融发展的涉及范围更广,可以帮助更多地人们了解相关的情况信息,从而为农业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开拓了市场领地。市场领地的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带动了农业的生产进行,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均衡。我国疆土辽阔,地形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可想而知,那些居住在大山深处或者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也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随着农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与普及,这些地区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当地农业金融发展助力。因此,互联网普及的不全面性,在農业金融与互联网结合发展的过程中,是一大阻力。

2、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人口远离家乡,前往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农村里剩下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较为年长的。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智能化模式在农村里出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较为年长的人们对科技的掌握并不熟练,因此,农村年龄较长的人口对互联网科技的掌握程度,也是农业与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中的一个阻力。

3、网络问题。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它自身的弊端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网络中的病毒侵袭和网络犯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业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破坏,从而影响农民的判断,进而影响农业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

四、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的措施

1、政策的扶持。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这里,我们可以举美国为例,借鉴其发展经验,促进本国的农业金融发展。

美國,作为金融对农业贡献比较突出的国家,它在发展农业时所做出的一些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经验。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5%,但美国农业总产出约占世界总量的20%,由此可见,美国的农业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在这里面,美国的金融投入非常大,2018年的农场总贷款达四千亿美元,金融占比近三倍。因此,美国在农业金融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范本。

(1)完善相关政策。随着互联网+农业金融模式的不断推广,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地显现出来。为了实现农业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为相应的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上的扶持与保护,进而为农民提供更多地金融产品,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次,在进行金融政策完善的过程中,也要从农民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途径进行金融产品的选择,与此同时,也为农民在进行选择时,提供政策保障。另外,还要提供相应的人才政策保障。互联网+农业的金融模式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努力与探索。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这一过程中,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专业知识,完善自己,与此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激发他们工作的动力,调动积极性,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促进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2、创新金融产品

(1)增加产品种类。由于现阶段,金融产品的内容比较单一,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相关金融机构需要进行相应的工作创新,增加农业金融产品的种类,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

(2)增加研发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业金融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相应的工作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调动工作人员的研究动力,从而更快地实现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3)完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保障存在,可以帮助农民在面对农业问题时,减少一定的财产损失。因此,在进行互联网+农业的金融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农业保险的存在,不断地完善农业保险,从而帮助农民进行农业发展时,有一定的保障和防风险意识,进而促进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业投入与运行,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增加经济的收入。

五、总结

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民发展的根本举措。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正经渠道。“互联网+农业”这一金融发展模式,作为其中的一个发展渠道,我们要重视它的价值和作用。发现里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去探究可以解决的方法,从而让这一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程关怀.“123+N”:智慧农业的江西实践[N].农民日报,2015(5).

[2] 刘婷婷.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

[3] 贾兆颖,张金乐.“互联网+”模式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0:8-9.

[4] 冯晓雷.“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的农村金融新机遇[J]. 农银学刊,2015,04:21-22.

[5] 裴蕾.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6,20:20-21.

猜你喜欢
互联网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