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花
小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小学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学生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那么,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呢?我们在探索,在追求,在实践。
一、“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应运而生
按照新《课标》中“对于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这一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的最新趋势和先进思想。我们实施了《“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的意见》,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的落地生根
我们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充分运用“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力争为每一名孩子的发展服务,对每一名孩子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既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看到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习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的变化发展。改变过去“以一张试卷论英雄”的价值取向,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着让孩子自信成长、自主发展,关注孩子们在读写能力、学习习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说话写话和综合性学习方面的培养,通过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和方法,促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上的兴趣逐渐浓厚,主动性不断增强,创新性不断提高。
三、“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闪亮之“课外阅读”
我们的学子尤其见长的是课外阅读。每学期初,教师会在班级QQ群中向孩子们推荐符合他们本阶段身心发展的优秀书目,供不同爱好和兴趣的孩子選择。运用《读书银行涂色卡》对每一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评价,该表格的横向设置分为:阅读书名及页码、完成情况很好(红色)、一般(绿色)、不好(黄色)、对当日阅读内容最想写的话或词、有幸分享的家人。采取一周或一月一表一评价的方式,每周五或月末交给“阅读岗位长”,并根据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合格者可以换取“小书虫喜报”一张并奖励相应的学童币,集齐5张喜报,可以登上“闪亮书虫榜”。
教师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跟踪调查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人生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将其存入人生幸福银行中,并在期末进入“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中“课外阅读”的考核。
个别学生期末卷面成绩欠佳,原因有不少,如:孩子年龄较小,理解题意出现偏差;做题不认真等等,从而影响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通过平时的“发展性评价”,可以给孩子做出更加客观的衡量,让孩子树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让教师看到孩子在语文学习上的潜能,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坚定信念。
四、“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的成效
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的阅读水平逐渐提高,这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逐渐提高。孩子们沉浸在书香中,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孩子们根据课外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高见”,自信而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代替老师走上讲台讲解课文,从而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让课堂变得生动、精彩。
课外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诗歌美文朗诵会、国旗下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孩子们常常表现得自信、活泼、大方、睿智、机灵,这使得他们朗读与背诵、口语交际、说话写话的能力也迅速增强,这都得益于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影响,也得益于科学评价体系的支持。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其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促使其立长志。
总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优良的教育方法,但更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唯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保持学习动力的持久性,才能使学生自主、自信、愉快地学习。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