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专业的 课堂观察

2019-11-27 04:18喻金水
江西教育B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观察者课堂教师

作者简介

喻金水,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教育硕士,特级教师,省督学,江西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学科教研员三十多年,近年来主要从事课程改革和考试命题研究,多次参与国家新课标教材和省编地方教材的编写,承担国家和省级课题多项,个人著述颇丰。

在中小学的日常教研活动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听课,传统听课由于它的简便易行,被广泛采用。但对多年来的听课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后,就会发现传统听课存在诸多偏差,如目的性不强、随意性大,尤其是技术含量低,科学性、精准度不高等,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和培养卓越教师的行动计划,对精准教研、深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观察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的重要利器,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的重视。

一、何谓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對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有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工作流程、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具有反思性、科学性、发展性、合作性四个本质特征,同时也倡导对话、欣赏、交流、分享和援助五种意识。

课堂观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探索研究、提高促进、沟通协调等功能。

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日常的专业生活、教师在职的专业学习、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对学校领导而言,课堂观察可以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融洽干群关系;了解教学现状,提升教学管理质量;营造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自己的学习,促进自我成长。

课堂观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不同方法和不同方式分成很多种类型,也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及要求。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对问题诊断型和现场指导型的课堂观察进行研讨。

二、课堂观察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1.知识准备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解释和说明课堂教学现象,预测课堂教学的发展可能、方向和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观课。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具备深广的学科知识,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了解相关学科信息,并要掌握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2.心理准备

分析影响观课的因素。关注校本教研文化、传统听课方式、教师不同目标取向、教师日常教学负担等。

具备科学观课的心态。注重互助、平等对话,坦诚交流、欣赏、分享,直面问题,尊重实际。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观课前调整情绪,充分休息;观课时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心无杂念。

构建和谐的氛围。避免不良现象,不迟到和早退。

3.确定主题

主题确定的原则有:预设性——事先对主题进行界定和研究,观察才有深度;实效性——现实需要中创设,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可重复性——可重复使用,不同课堂、不同时期;发展性——可延伸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

确定主题的视角:关注教师实际,关注学校现实,关注学科特点,关注教学问题。

主题尽可能具体并且可观察到,从概括到具体逐层考虑,应该下操作性定义。

4.了解对象

了解授课教师的性格特点、素质高低、教学特点、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进行观课和交流。

了解班级的文化和风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智力水平等。

了解学校情况,包括学校文化和制度等。

5.准备量表和工具

观察量表需要提前设计好。利用课堂观察框架,一般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层面先确定观察地点,再设计具体的量表。

笔、记录本和教材是必带的;摄影机、录音机、照相机等现代工具,应提前安放、调试好。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1.基本要素。课堂观察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重点是针对教师、学生、教室环境、教学材料四个要素的观察。

教学四要素的观察内容

[观察对象 角色定位 观察内容 教师 知识传授者、顾问、社会工作者、评价者、管理者 组织能力、注意的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专业知识和能力 学生 学习者、“出格者”、合作者、调查员、服务员 参与状态、交往特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发展状态 教室环境 教学行为发生的场所 对教学风格的影响、教师对教室环境的安排布置 教学材料 书本和设备 教学材料的使用、对教与学的影响 ]

2.基本要求。观察者要进入四种角色,即学生、教师、指导者、管理者。要演好不同角色,并做到看、听、记、思有机结合。

3.策略方法。

(1)观课的组织及人员构成。要预告通知听课人员和得到反馈,预先分组并控制总人数。人员基本构成一般为“专家+领导+家长+教师+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观课的程序。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分析三个步骤。课前会议主要是协商观课的主题,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课堂观察包括上课前的观察——观察学生状态,与教师交谈,选择座位,画出座椅排列草图;上课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人员特性,言语交互,非语言行为,活动,管理,教学手段,认知水平,承担角色,融洽程度;下课后的观察——选择交谈,观察学生讨论。

课后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表述及达成程度,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协同程度,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教材的恰当运用程度,师生关系、角色等。

(3)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观察任务,选择“有利地形”。

观察位置的选择

[讲台][注:★为学优生 观察者:A、F

▲为学困生 观察者:G、H

][观察者:B、C、D、E][▲][★][★][★][★][★][▲][▲][▲][▲]

(4)观课方式举例。

例1.分工合作模式。把观课成员进行小组分工,各小组按要求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观察。

[组别 观课主题 观课任务 观课人数 备注 A组 学习目标预设的适切性 观察学习达成与生成 2人 B组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观察教师如何创设情境 2人 C组 教学环节过渡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观察记录课堂教学环节 2-3人 D组 课堂提问分析 记录分析几个较典型的提问阶段及师生互动过程 2人 E组 学生课堂状况观察 每人记录4名学生的课堂表现 2人 ]

例2.同组互助观课。它是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观课,主要步骤包括:成立研究小组、确立互动规则、确定观课内容、进行观课分工、进行教学设计、实际演练、改进演课、改良再行动。

4.做好记录。进行“全息透视”。记录的内容:一是教学记录,二是教学评点。记录的方式:实录式、叙述式、描述评注式、分类系统式、图式、音像记录。

5.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课堂教学观察信息平台,可以协助进行课堂提问行为、学习行为观察,并自动进行量表汇总统计,能大幅度提升课堂观察的效率,也便于后期的分析和交流。

围绕一个主题的课堂观察完成后,授课老师应从目标达成、教学行为、课堂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形成本次观察的结论,授课教师和观察者分别撰写详细的书面报告。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责任编辑 敖子君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观察者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圆我教师梦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
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音调不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