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构建与培养

2019-11-27 00:50付旸晖
江西教育C 2019年9期
关键词:错事习惯幼儿

付旸晖

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总是太过重视集体教学而忽略了个别化教学,把学习的时间限制在集体教学上。而绝大部分的优秀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孩子的个性总是能够影响学习的意愿,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动力才是孩子成长为优秀学习者的重要臂助。那么如何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呢?

一、构建阅读的氛围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也就会催生对于学习的热爱。阅读的功用不仅仅是积累词汇,还可以潜移默化强化孩子的概念处理和语言交流能力。因此,孩子们从阅读中取得的成长远远不限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感觉到阅读的趣味。如果孩子认为阅读是无聊的活动,那么直接会影响到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即使在“强求”或者“高压”下不得不进行阅读,他们从中学习的能力也会显著降低。教师应该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阅读,培养兴趣与习惯。例如让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帮助他们阅读,帮助他们构建书中描述的世界,帮助孩子培养阅读的技巧等。教师也可以创建一个家庭阅读时间,每个成员专注阅读15-30分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爱上阅读;在家中建立一个阅读角,填充各种阅读材料,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二、不断提高孩子阅读的主动性

有些孩子是能够自我激励的,他们不需要提醒就能完成需要做的事情,甚至能够自己设定并且实现某些目标。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是被动的,需要在各方面加以促进。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奖惩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太过于注重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孩子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而更不利于他们主动性的形成。其实从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诱导,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前提下,可以替他们设定目标与制定计划。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目标的可完成性,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沮丧;但是又要保证一定的难度,让孩子感受到努力与奋斗的趣味。在计划的施行中,孩子们总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这时候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消除他们的自我怀疑与恐惧,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竞争以及压力,教会他们如何保持积极与乐观的态度。教师可以不断鼓励,耐心地分析与引导,但是万万不能够越俎代庖。不论结果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引导他们仔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教师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问题,失败的经验才是培育成功的沃土。教师要给予孩子肯定,不论结果如何,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认同感与成就感才是最好的奖励。

三、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最适合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偏好。教师应该尝试和探索孩子所擅长与习惯的学习方式。例如幼儿喜欢模仿,习惯通过观察事物的运作方式来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些幼儿喜欢通过倾听一些事物的特性与解释来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等等。这些学习方式并不是孤立的与一成不变的,可能许多种学习模式的结合。基于游戏的学习一般都非常有趣,充满了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刺激。当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时,知识便不知不觉完成了传输。有趣的游戏能够为深入学习和发展技能提供机会。例如历史模拟游戏会引导并激励孩子想要了解歷史,鼓励孩子们自发学习更多的知识。

四、与孩子平等地沟通

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营造出一种开放的氛围。当孩子分享他的意见时,即使你不同意,也需要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如果总是否认、呵斥,孩子们往往不喜欢将心里话说出来。让孩子们觉得他们的意见无关紧要是非常不利于学习进程构建的。混乱是学龄前儿童的一大特征,因为他们有太多的迷惑,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果不能够正常沟通,容易让他们够到沮丧和担忧。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最活泼的时期,与孩子平等地沟通,往往能够使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会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父母做了错事,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并不有损于父母的权威,反而更利于家庭关系的改善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父母起到一个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时,孩子们也会学到谦卑、平等、平和的优良品质。父母做了错事向孩子道歉,孩子自然也会知晓,以后他们做了错事,也就要向受到伤害的人道歉。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城北幼儿园)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错事习惯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上课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下雪的天气
做了错事怎么罚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批评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