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治东,程明吉
滁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运动休闲小镇是以运动和旅游休闲为特点建设的,具有体育内核的全民健身平台,也是集体育赛事、休闲娱乐、陶冶文化、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基地[1]。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体育总局多重政策背景的推动和扶持之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异军突起,已然成为体育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下,全国各省市正在积极建设以体育休闲特色为核心的兼具旅游、健康、文化等多产业互动的体育特色小镇。全国申报的第一批运动休闲小镇就多达96个,其中大部分都具备一定的体育资源优势。这些运动休闲“小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所以在规划建设和组织运营方面不能和城镇建设或公司的运营一并而论。运动休闲小镇在国内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萌芽期和基本模式的探索阶段,所以相关建设和运营的案例乏善可陈,可供借鉴的经验也是屈指可数,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不丰富也缺乏前瞻性,且没有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而放眼世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已然十分成熟,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也较为完整,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很明显的推动作用,有些小镇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因此,本文将分析国外的一些著名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系统总结其成功经验和特点,为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启迪。
在2016年5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2020年之前要打造1 0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美丽宜居、旅游休闲等特色小镇。随后在2016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和旅游局也下文《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开始提及体育小镇的建设,到了2017年5月份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同年特色小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2]。2017年8月,在贵州省贞丰县举行了全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培训会议,在会议中筛选出多个小镇建设试点,也由此时开始,全国各地将陆续开展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工作。
在相关的科研方面,占梅君等以旅游营销和管理的角度对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3]。朱敏等认为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可借鉴国际经验,要围绕地方特色和借助自然资源打造小镇[4]。任嘉浩以建设小镇的现实背景为切入点,从培养内在活力和提供外在保障方面入手,提出了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建议[5]。李乐虎等运用实地考察等方法明确了体育小镇的内涵,是体育为先而不是附加体育,在建设初期要遵从历史,借助地区优势和禀赋,小镇产业链中的体育产品的设计要接地气[6]。崔建国以浙江、江苏、安徽和贵州等地的体育特色小镇为基础,对我国小镇的建设理念与成效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体育小镇的发展存在过于同质化、管理成本高、产业基础不牢靠等问题[7]。陈国强认为我国在发展运动休闲小镇的过程中要发挥比较优势,要结合文化特点和体育特征,对小镇建设的重复开发和资本、环境的无效消耗要及时避免[8]。董芹芹等以法国的Chamonix小镇为例,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和运营模式的特点,并以此提出对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启发:要打造文化IP,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与基础设施,利用消费带动小镇的可持续发展[9]。
运动休闲小镇是一个体育特征鲜明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10],所以国外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建设较好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个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需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且还需要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政策支持,从而能够集聚资金、人才和技术,形成产业链条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休闲小镇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产物。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发展的也较早,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城市规模日益增大,交通恶化、环境污染、人口就业压力和治安问题开始频发,居住和办公成本飙升,导致人们在外部现实中和内在心理上都不再期望城市的久居。国家经济的发展、福利制度的完善,加上郊区和乡村基础建设的落实,让民众意识到乡村的美好,对比城市的空气污染、道路拥挤和生活节奏紧张,乡村田园则是绿水青山、景色宜人、惬意舒适的世外桃源。在周末或节假日城中居民大批出城度假、亲近自然、体会民俗、娱乐休闲,小镇旅游和各类型的体育小镇都开始得以兴起,这些非行政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在客观上也符合了历史潮流和趋势,也是国家大局观和历史观的体现[11]。如今国外的知名小镇都各具特色。运动休闲小镇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运作方式,遍观国际著名的体育小镇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表1)。
表1 国外运动休闲小镇分类及其特色
休闲娱乐类型的小镇是指以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生态气候或人造运动场所为基础,围绕适合大众的体育休闲项目展开的,具有玩乐、休闲、度假属性的小镇。此类小镇大多都会对自然资源加以充分改造和利用,开发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体育休闲项目,这类项目通常群众参与性强、运动强度较低、服务体验好。
法国的夏蒙尼(Chamonix)小镇就有着欧洲滑雪天堂的美称,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勃朗峰的一个山谷中,在冬季的雪后会形成多个天然滑雪场,一年中可滑雪的时间有6个月左右,上百公里的滑雪跑道吸引着来自瑞士、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旅游和滑雪爱好者,相关冰雪项目的开发和优质的旅游服务也是其成功的必然条件。在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上,登山向导、食宿、酒店、超市、缆车和山地救援等都一一俱全。目前,夏蒙尼常住人口只有1万多,但每年会接待上百万的游客,所以当地除了滑雪之外,还有登山、滑冰、攀岩、滑翔伞、漂流等体育休闲娱乐项目能够吸纳更多类型的消费者。
休闲娱乐型的小镇对地理环境和基础硬件要求较高,一个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先决条件,在前期选址要考虑好特色定位和人群的覆盖面,体育娱乐项目也不可过于单一,建设时的资金和专门人才也要充足,相应的交通设施、安全设备、住宿、餐饮等都不能马虎。
体育培训型的小镇是以职业体育教育和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主要目的,通过建设和发展各种体育项目的场馆、训练基地、体育科学研究所或体育学校而形成的特色小镇。这类小镇在形成之初大多是政府或资本行为,目标和经营定位都很明确。
例如,美国奥兰多的“体育世界综合体”,最初在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和迪士尼的运作下,引进各种体育单项的比赛,建立职业运动员培养基地,通过建设主题乐园,出售比赛门票、运营酒店、签约优秀运动员等来获得利润,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镇的运营和维护资金,也让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得到了很好的专业培训和文化教育。目前在该基地注册的运动员有将近40万人,“体育世界综合体”把各个项目的运动员的教育、训练、比赛规划在一个地区,有利于节省开支、促进运动员的信息交流,让低龄运动员能够科学地选择自己的运动项目(有将近九成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从事两项以上体育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选材效率。
可以通过以上观察得到,体育培训型小镇是围绕建立以运动员为网络体系的,在这个庞大的运动员网络体系中发展出体育培训基地、赛事运行、体科所、运动员金融保险服务等。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育俱乐部或训练基地的新形式。有了大量的运动员和职业选手才能吸引各类体育经纪公司、酒店、银行、医院等入驻,也将吸引退役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纪人和体育服务人员前来就业,丰富小镇的结构。
体育竞赛类型的小镇是以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单项比赛为核心动力的,通过赛事相关的转播权、商业广告、体育旅游和赛事周边产品等一系列产业链条加以运作而获利的小镇类型。赛事的含金量越高、举办历史越长,小镇的影响力和名气就越高。当某个著名体育单项比赛在一地区举办,必定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更有机会获得政府拨款和社会资金来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所以成为一个比赛项目的最高等级的举办地是体育竞赛型小镇的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
尤金(Eugene)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知名小镇,它便具备发展户外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尤金全年气候宜人,拥有高山、河流及茂密的森林,早期以林业和养殖业为支柱产业,如今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户外运动和艺术成为尤金的对外宣传特点,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的重要方式。在尤金体育运动氛围浓厚,骑自行车在当地是很普遍的交通方式,自行车的通勤率为全美平均水平的13倍,户外慢跑、棒球、高尔夫都是当地流行的运动。尤金有一系列密集的田径赛事,包括国际田联的钻石联赛、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NCAA田径锦标赛、美国户外田径锦标赛、全美奥运会田径选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在2021年还将举行第1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这一系列的赛事不仅为尤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同时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渲染了当地的体育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的休闲旅游、体育观光等产业,从而为尤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非赛季有各种体育项目的体验锻炼营,体育场馆也会承办明星演唱会或艺术演出,一些非官方的小型体育比赛和体育艺术展览馆也是其有力的补充和衔接。
可以看出,打造体育竞赛型小镇首先要有一个高端的体育赛事作为依托,再着力塑造其特色“身份”,提升赛事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如场馆的服务和维护能力、通讯及交通能力、赛事直播服务能力等。许多体育竞赛型小镇并没有特别的体育资源和产业能力,主要是以密度较高的大型赛事为核心,持续延伸相关的产业链条。出色的体育竞赛型小镇在赛前有浓厚的体育氛围、相宜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硬件设施,赛中有赛事规划、体育旅游、配套服务、体育营销的能力,赛后也有赛事的衍生产品,如体育培训、体育项目体验营等,加上场馆的有效利用。
运动养生型小镇是指以运动康复和养生休闲为核心展开的疗养、伤后康复、度假养生和运动指导服务等的小镇。此类小镇的特征是环境优美、安静惬意和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消费水平较高。
瑞士阿罗萨(Arosa)小镇坐落于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州的山脚下,海拔1 734 m,常住人口约3 000人,小镇中有多个疗养胜地和度假酒店。当地最著名的Berg Oase就是一个掩映在馥郁丛林中的运动养生中心,建筑面积27 000 m2,它具有健身、水疗、康复等功能,内部分为运动健身区(玻璃步行桥、运动器械等)、治疗区(水下复健、桑拿屋等)、休闲区(游泳池、日光浴室)等区域。整合了周边的村庄、森林资源、山地资源的阿罗萨小镇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多面的运动养生服务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大量游客。
运动养生型小镇在特色小镇中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存在,它通常是以森林氧吧、山谷溪地等幽静的自然环境为载体,打造运动养生环境,提供按摩、温泉、瑜伽、复健服务等身心疗养项目,项目的服务群体大部分是伤后复健运动员、城市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和养生人群,项目的安全性和针对性高且运动强度低。
如果说国外著名运动休闲小镇是自然生长的“青壮年”,那么国内的运动休闲小镇便是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新生儿”,机遇和挑战并存[12]。作为出生在有着千年文化和广袤地域摇篮中的“新生儿”,既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关爱,也能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民族的体育文化中吸取众多营养,但同时也要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要看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郊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经济活跃度不突出,地方财政收入紧张,并且从大范围来看,体育专门人才缺失,劳动力和土地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通过国外“青壮年”的生长过程和现状可以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经验。
“特色”,即定位和内容要有方向性,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形成独特的形象和品牌特点,在项目的打造上要体现不可替代性和优质性。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不难发现许多小镇已经出现了产业雷同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如国内的一些足球小镇等。小镇的特色危机日益严峻,所以在创建运动休闲小镇的时候要警惕这种同质化的现象。
横向对比国外优秀小镇,不难看出各自的特点,比如体育竞赛型小镇中的英国温布尔登和美国尤金是以顶级赛事为核心优势来发展的。休闲娱乐型小镇中的法国夏蒙尼以滑雪和登山运动为主题。体育培训型小镇中的芬兰罗瓦涅米和奥兰多体育世界综合体是通过体育培训体系培养专业体育运动员来打造的。运动养生型小镇中的印度奥修静心村和瑞士阿罗萨则以养生调理和身心康复为卖点。所以建设运动休闲小镇的重点就在于能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体育特色IP,从各方面经验来看,特色IP的创立可以吸引目标人群和大量游客资源,并成为立镇之本。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上的差异也很大,所以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发挥优势突出特性,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同时要科学地开发自然资源,如高山资源、雪地资源、森林资源、湖泊沙地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发展体育旅游项目。在小镇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和社会人文禀赋的变化要敏感,如人口的流动、经济情况的变化、资源格局的洗牌等,并能及时对变化做出调整,因时制宜。例如意大利的蒙特贝纳小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与冰雪运动相关的体育用品,全球多数的滑冰鞋、滑雪靴、登山鞋、冰刀等都出产于此地,所以蒙特贝纳有“冰雪产业之都”的赞誉[13]。随着时代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在2000年后,蒙特贝纳也开始参与足球鞋的定制生产和研发,并获取了良好的效益。而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也当因时制宜,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发展冰雪运动特色小镇,尤其是东北部地区还须因地制宜,如崇礼的密苑云顶滑雪场将承办冬奥会的部分项目,并且在2015年至2016年冬季共接待滑雪爱好者20万人次,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业,仅2015年,崇礼县接待游客277万人,因此崇礼县要发展运动休闲小镇就更应考虑自身的天时与地利,建设冰雪运动特色的休闲小镇。
所谓情怀,是指以人的心理状态为基础与之产生的情感相对应的情绪。小镇的服务、民风、民俗和氛围等一些可以让人感触到的非客观体都可以理解为情怀。如今大多数旅游消费者出游不仅仅是为了观光、拍照或购物,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消费者来小镇看表演、看风景或体验运动项目,这些都大同小异。要做出明显的差异化就要依赖当地的自然环境,当自然环境特点不突出时,那只能在人身上下功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和情感的传递带来的是消费者与当地文化、当地氛围的交融,最后让消费者获得感官的愉悦体验和身心的满足感。
运动休闲小镇产业是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投入性的行业,没有资本的进入很难促进小镇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所以体育产业须有资本的介入,与资本市场形成投、融、营、退的四层结构尤为重要。
在自然禀赋上我国不亚于外国,但在市场规模和户外运动传统上与国外的差距不小。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已经超过汽车产业,而国内的滑雪、高尔夫房车营地行业等都是举步维艰,还没有一个强劲的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因此在打造运动休闲小镇时若只依靠单一的体育项目或许是难以为继的,在深耕特色项目的同时也要努力整合不同业态和相关的产业配套,走进市场,一步一个脚印地延展相关产业链条。如有“小温州”之称的淮安施河镇,小镇的体育和教育类企业有251家,生产类型的企业129家,运动设备企业16家,2018年体育类企业销售额31亿元,但小镇缺乏体育产业链条,相互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各自为营的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影响了运动小镇的整体竞争力。
开发前期对市场的研究要科学严谨,避免部分国人的喜大求多的心理和面子工程。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提防与地产公司合作的小镇项目变为房地产项目。运动休闲小镇需要一定量的居住用房供相关人员使用,但如果运动休闲小镇的盈利模式变为地产盈利模式,任何主题小镇也会变成无特色无前景的地产小镇。
纵观国外四种类型的运动休闲小镇的发展,可以归纳出一个共通的规律:最初以自然环境优势或人文环境优势为核心发展的体育特色项目,然后以户外运动为主深化相关产业、服务和体育文化,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强竞争力和强吸引力的品牌小镇。面对国内即将大量建造的运动休闲小镇,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差异化地塑造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竞赛型、休闲娱乐型、体育培训型和运动养生型的小镇。在如今利好政策之下打造具有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不仅可以优化当地产业格局,还能有效传播全民健身意识、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以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当地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