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空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国外已经从最初的概念界定、种类划分、保护与开发,发展到致力于研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来改变当地社会经济现状[1-2]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新等[3-4]。 国内主要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6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7-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9-10]等方面,鲜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安徽省不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且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研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国共计1 372个,安徽省有88个。安徽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和2017年公布了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30项。
按照行政界线划分的方法进行统计,安徽省各个地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级和省级) 数量分布差异显著,其中,黄山市居安徽省各地市之首,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5.0%、16.7%和17.9%;宣城、安庆、阜阳、合肥、宿州和亳州六地市次之,六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加总计算,三个指标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7.9%、48.0%以及 47.9%;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淮南、淮北、蚌埠、滁州、六安九地市加总,三个指标总和分别只占全省总量的27.1%、35.3%、34.2%。从数量分布来看,空间差异比较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非物质遗产主要集中于传统技艺,数量为196项,占总数的31.2%;民俗、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的占比接近,均为10%左右;传统医药、传统体育、传统文学、游艺与杂技、传统曲艺所占比例较小。总体来看,安徽省的“非遗”在种类分布上大致均匀(见表1)。
进一步从区域角度分析,十大门类在各地级市分布很不均匀,黄山市拥有传统医药、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七大门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及九大门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最为丰富。阜阳市次之,拥有六大门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十大门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陵市仅拥有传统技艺、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五个门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最少(见表2)。
表1 安徽省非物质遗产门类统计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资料整理计算。
表2 安徽省各地级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空间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资料整理。
区域面积大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及发展产生潜在影响,可以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对安徽省各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集中性进行定量分析,具体计算公式为:
c=M/S
其中,c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项/万km2);M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S为区域面积。
计算结果说明,安徽省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16个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黄山市,其非遗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倍以上;宣城市、马鞍山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属于第二梯队,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密度仅次于黄山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上(除了阜阳市外)都比较高;第三梯队依次为安庆市、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蚌埠市和宿州市;六安市、滁州市和铜陵市位于最后一个梯队,三地市各级别非遗密度都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梳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禀赋和分析非遗项目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软件中的回归分析功能,对安徽省16个地市2018年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和海外旅游人次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和非遗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安徽省各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与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次四项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显著(sig=0<0.05),回归系数显著有意义,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其他因变量的变异。其中,非遗与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R2决定系数在0.89以上,表明回归方程对因变量解释程度高,双方拟合度高。但是,在非遗与入境旅游人次回归分析中,R2系数在0.80以下,表明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不高,双方拟合度较低。在非遗与国内旅游人次回归分析中,sig>0.05,回归系数不显著,且无意义。另外,安徽省各地市非遗密度与各旅游因素间回归关系同样不显著,非遗密度对安徽省旅游发展无相关关系。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的多寡与旅游人次相关性微弱,表明安徽省非遗资源禀赋高仍然无法发展成为省内区域的核心吸引物要素。对比张建忠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与旅游发展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相关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山西省旅游核心吸引物以非遗为主导,这与历史文化因素有根深蒂固关系,区别于安徽省旅游资源核心吸引物发展[11]。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伴随旅游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满足游客更多休闲体验需求的吸引物营造氛围尚不够,需要立足丰富的非遗资源进行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吸引物要素的开发,将安徽省非遗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旅游核心吸引物要素。
表3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发展回归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活态”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空间下由民间创作的文化现象,植根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环境[11]。安徽省作为自然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类型丰富,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景观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2]。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基本地域分异机制。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及基础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
第一,复杂的地形奠定了人类多样活动形式的地貌基础。安徽省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长江、淮河水系将全省划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13]。淮北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江淮丘陵由台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组成,地形复杂;皖南山区是指沿江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九华山、黄山和天目山绵延其间,以奇峰峻岭著称。地形地貌对安徽省非遗分布的影响体现在平原的促进作用和山地丘陵的保护作用:地势坦荡通途的平原素来是人类交往密切的区域,繁衍在此的非遗较易衍生发展和传播扩散;丘陵山地虽在地域上阻隔了人类沟通往来,有碍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但这种阻隔却保护了区域文化的原真和特色,保护非遗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14]。因此,以平原为主的淮北地区,较为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非物质遗产种类繁多,但分布区域分散。徽州地区山灵水秀、人文荟萃、物产富饶,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分布在皖南地区,原因在于皖南山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客观上保护了当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持续、稳定的传承,因而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分布密集。
第二,安徽地表水系发育,由北向南分数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沿江、沿淮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水域辽阔,一些学者通过ArcGIS技术分析了河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认为河流水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场所及文化的形成,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15],非遗文化有“近水性”的特征。
第三,良好的气候条件也为人口聚集、经济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影响着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16]。特有的水土植被和气候条件成为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地区温室多雾、红壤广布、排水良好,利于茶树栽种,名茶品种众多,并传承各色茶制作技艺,如祁门红茶、霍山黄芽、太平猴魁等。皖南区域丰富的木材资源,促进了与木有关的民间技艺的发展,如徽州三雕、徽州竹雕、桑皮纸制作技艺等的发展与传承。
第四,不同的自然地域环境不仅造就了多样化的非遗,而且对同一种非遗项目的差异性也有影响[17]。比如花鼓戏这一民间剧种,因所处不同地域而体现出声腔艺术的显著差异,淮北花鼓戏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如泣如诉、别具一格,而皖南花鼓戏在吸收高腔、徽剧、京剧艺术的有益成分后,形成粗犷、质朴、明快,具有鲜明乡土色彩艺术风格的民间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景观的标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文化对非遗类型的形成及空间分异产生重要影响。横贯安徽的长江和淮河把安徽全省分成了三个自然区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三个自然区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韵味的区域文化,即徽州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新安理学在徽州的传播以及徽州商帮的兴盛为徽州文化的繁荣添砖加瓦,形成和发展了多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不胜枚举,比如徽州村落、祠堂、水口园林和宅居建筑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成为深厚徽州文化的载体,传承了徽州三雕、竹雕、徽州楹联匾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流域处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化的过渡区域,因而,过渡性及融合性是该流域内非遗呈现的特征。比如阜阳剪纸兼具北方剪纸质朴简洁,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特点[18]。
从全国角度来看,皖南地区的黄山市、宣城市主要受吴越文化影响。安庆、池州有吴头楚尾之称,受吴楚文化影响深厚。皖北地区地处黄淮流域,各市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同时,皖北是安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皖南、皖江地区开发历史相对于皖北地区而言要短,皖南地区居民大多由中原地区迁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进了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保障。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引领下,安徽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立足省情、携手沪苏浙,积极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态环境。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一核、两翼、一带”的分布格局,其中以黄山市、宣城市为中心的徽州地区非遗分布密集,形成一个核心聚集区;阜阳市和安庆市的非遗数量较多,形成两个侧翼集聚区;淮北市、亳州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形成一条非遗集聚带。大多数非遗具有强参与性、强展示性和强体验性特征,为非遗旅游开发奠定了物质空间基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空间差异性、凸显地域特色。非遗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基础型、提高型和发展型三个层次的产品[19],基础型产品是以博物馆、展示馆为表现形式的静态开发;提高型产品是以舞台及表演方式呈现的动态开发;发展型产品是以主题公园、艺术节等为表现形式。可以在核心、两翼组团区域及带状集聚区域将基础型、提高型、发展型这三种模式进行不同组合,实现非遗与农业、工业、民俗、节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该区域非遗数量众多,组团状集聚发展,旅游产业基础好,为非遗旅游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皖南的黄山市、宣城市要主打徽州牌,做足徽文章,依托徽州文化产业园和西递、宏村、呈坎等古村落,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非遗文化表达的“基础型”旅游开发。该区域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集聚区,可以通过展示制作过程、现场解说和参与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例如,宣纸制作技艺、徽州三雕制作技艺等,可以通过向游客展示技艺过程来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此外,还可以对于参与性强的非遗元素进行“提高+发展”型开发,将非遗与自然景观融合,使其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兼有娱乐性和参与性,例如,安庆市充分发挥桐城文化优势,打造黄梅戏旅游演艺节目,深度挖掘天柱气功文化,建设“孔雀东南飞”文化主题公园。因此,核心两翼组团区域适合采用非遗“元素静态展示+实景表演动态展示”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3.2.1 开发安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实现空间互补
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可以开发体现皖北风情、彰显中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推出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空间互补、空间协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为主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实现不同空间非遗文化的资源整合,将内容相近、形式各异的旅游点串联起来,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旅游线路。比如,可以推出“听有情之心声,赏无韵之艺术——安徽特色民俗游” 专项旅游线路,线路将淮北市、蚌埠市、凤阳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等地串联起来,游客可以欣赏淮北的花鼓戏和泗州戏、蚌埠的淮上花鼓灯、凤阳花鼓,品尝淮南的豆腐宴,体验合肥的庐剧、徽剧。这样就可以实现空间联动以及旅游市场的共建共享,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辐射力。
3.2.2 举办非遗会议与节庆活动,实现空间响应
各地级市间加强不同区域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民间匠人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研讨交流会,发挥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实现区域间非遗的响应和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响应。每年举办1~2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研讨会,地级市轮流主办,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指导参观的游客学习传统技艺,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着力办好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中国农民歌会、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九华山庙会、蚌埠花鼓灯嘉年华等节庆活动,实现空间联动、空间响应,不断提升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研究表明:
(1)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数量和类型还是密度上看,空间分布差异非常显著,非遗空间分布呈现阶梯状分布格局。其中,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密度大;位于皖北的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蚌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类型较为丰富,而铜陵市、六安市、滁州市非遗数量和类型相对来说数量少、密度小。
(2)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寡与旅游发展相关性关系不显著,省内高禀赋的非遗文化资源无法成为区域旅游的核心吸引物要素。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注重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的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3)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景观是非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驱动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因素是非遗衍生和成长的基础条件,而徽州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是安徽省非遗类型形成及空间分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4)结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的组团式和集聚带状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基础+提高+发展”不同组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开发策略,实现非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互补和空间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