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粉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234)
硅藻是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有些种类可形成各种类型的群体或丝状体,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和c,细胞具硅质的细胞壁,细胞壁具有固定的形态和纹饰。硅藻种类多、分布广,目前记录至少有20 000种。硅藻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海洋和淡水主要的初级生产力,特别是在海水中,三分之二的初级生产力是硅藻产生的。硅藻在全球碳循环及硅循环中具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生物监测、古生态重建和地层关系上,还是鱼类、贝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的主要饵料之一。
硅藻依据其线纹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中心硅藻和羽纹硅藻。中心硅藻通常具圆形的细胞壁(壳面上的线纹呈中心辐射排列),羽纹硅藻一般具杆状、舟形或弓形的细胞壁(壳面上的线纹呈羽状排列)。羽纹硅藻又根据壳缝的有无以及壳缝的位置分为5个目,即无壳缝目、单壳缝目、短壳缝目、管壳缝目和双壳缝目。本文列举几个代表性种类。
壳面中心对称,圆形,不具壳缝。
眼斑小环藻Cyclotellaocellata(封底6)壳面圆形,明显分为中央区和壳缘区,中央区呈波状起伏,边缘不整齐,具有3~6个直径约为1μm的圆形斑纹;壳缘区具细密的辐射状排列的短线纹。主要营浮游生活,该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淡水水体中。
省略琳达藻Lindaviapraetermissa(图1)细胞单生,壳面圆形,平坦。边缘区和中央区明显不同,边缘区具紧密的呈辐射状排列的长短不一的肋纹(多列线纹组成肋纹),内壳面看具一个唇形突,中央区具很多大小均一的网孔和中央支持突。营浮游生活。该属的种类广泛分布于各种淡水水体中。
图1 省略琳达藻
2.1 无壳缝目 上下壳面不具壳缝。
狭辐节窄十字脆杆藻Staurosirellaleptostauron(封底7)壳面十字形,中央区域膨大,末端钝圆。线纹粗壮,由裂缝状孔纹组成,壳面边缘具小刺。细胞常连接形成带状群体,群体细胞通过黏液附着在各种基质上,该种主要生活在清洁的流水中。
中型等片藻Diatommesodon(封底4)细胞单生或连成带状群体。壳面椭圆形,边缘具小刺,具2个顶孔区。壳面一端具一个唇形突。中轴区狭窄,线形,肋纹明显,通常1至多条。该属的种类广泛生活于各种淡水水体中。
2.2 单壳缝目 细胞较小,一个壳面具壳缝,一个壳面不具壳缝。
边缘沙生藻Psammothidiummarginulatum(图2)壳面椭圆形,末端钝圆。具壳缝面中轴区线形,中央区呈椭圆形,壳缝直,线纹由大的圆形的孔纹组成,辐射状排列。无壳缝面中轴区呈宽披针形,线纹较密集,由小的圆形孔纹组成。主要营底栖或浮游生活。
图2 边缘沙生藻(王艳璐摄)
2.3 短壳缝目 壳面弓形,短壳缝位于壳面的末端并斜向腹缘。
较小短缝藻Eunotiaminor(封底2)壳面弓形,背侧凸出,腹侧凹入或直,末端钝圆形。短壳缝位于细胞的末端并斜向腹缘,线纹由圆形的孔纹组成,在壳面上平行至微辐射状排列。该种喜生于沼泽、弱酸性的水体中。
2.4 管壳缝目 细胞上下壳面均具管壳缝,通常位于壳面边缘。
弯曲菱形藻平板变种Nitzschiasinuatavar.tabllaria(封面)壳面菱形,中央部分膨大呈球茎状,末端小圆头状。管状壳缝位于壳面边缘,龙骨从边缘延伸至壳面中部。线纹由粗糙的孔纹组成,主要营浮游生活。该种主要分布在河流或河边沼泽中。
窄双菱藻Surirellaangusta(封底3)壳面线形,末端楔形。管壳缝位于壳面边缘,龙骨突明显,线纹在壳面中部平行排列,末端辐射状排列。该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
2.5 双壳缝目 细胞上下壳面均具壳缝,通常位于壳面中央或偏侧。
隐细舟形藻Nivuculacryptotenella(图3)壳面披针形,上下、左右均对称,末端尖圆形,壳缝直,末端壳缝向同一侧方向弯曲,线纹由裂缝状孔纹组成,辐射状排列。营浮游生活,该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
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constrictum(图4)壳面宽棒形,上下不对称,头端宽钝圆形,底端明显变窄,中央区最宽,中央区一侧具一个孤点。线纹微辐射状排列。该属的种类分泌胶质柄固着于各种基质上,营附着生活。
图3 隐细舟形藻
图4 缢缩异极藻
半裸鞍型藻Sellaphoraatomoides(封底1)壳面小,线形椭圆形,末端宽圆头状。中央区横向矩形至蝴蝶结形,壳缝窄,壳缝末端弯向同一侧。线纹由圆形的孔纹组成,辐射状排列。该种浮游或附着生活。
西里西亚内丝藻Encyonemasilesiacum(封底5)壳面拱形,有明显的背腹之分,背缘明显地呈拱形弯曲,腹缘近乎平直,末端头状。壳缝直,末端壳缝弯向腹侧。线纹呈微辐射状排列。主要营附着生活。该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