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久 刘 帮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中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200)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有众多说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将整个教学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全局进行统筹,从而提出的教学方案。还有的学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班级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基础,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同时还需要对这些目标进行细化,从而提出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等等。
所谓有理有据的分析学情,首要要求教师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判断,本人建议学情分析一定要严谨,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调研。比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等方式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然后,教师根据调研所得出来的数据,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例如,小学四年级统计与概念这部分知识中涉及到“单式折线统一图”,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对学生目前的基础知识进行一次调研与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条形统计图,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单式折线同一图也不陌生,但是这个熟悉度到底有多少,不能依靠经验判断,应该依靠数据。因此,在问卷设计方面,可以先展示一幅关于“树苗生长情况”的单式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这幅图来判断树苗成长速度最快是哪一段时间,同时还要说明理由。其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类统计图呢?如果见过?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内容的统计图?通过问卷调查,班上有69%的学生能都根据统计图正确回答树苗成长最快的时间段,而在说明理由时,有87%的学生都是通过点对应的数量来进行说明的。从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得知,学生通常是从量上去识图的,还没有注意到折线变化趋势的具体意义。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倾向,可以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因为之前的学习是从量的角度去识图,主要就是受到这个知识点的影响。从第二个问题回答上来分析,有58%的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这种类型的统计图,比如广告牌、股票走势等等。从整个调研的数据来分析学前从而制定教学设计方案,在呈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数据“隐藏”,目的是让学生从视觉上重点关注线的变化趋势,降低之前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当学生能够明确线变化的意思时,可以将数据对应的呈现出来,这就是“从形到数”、“数形结合”的良好教学方式,而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完全符合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
对教材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学习《标准》入手,这样就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对数学课程进行全面的掌控,充分体现出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其次,要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是教材分析的关键,其分析的内容包括了教科书的结构、教学内容以及例题习题这些方面。对教科书结构的分析目的是从整体角度对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把握,要具体到每一个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而教学内容的分析应该从趣味性、思维性以及科学性等等角度来开展,最好可以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涉及到的相同知识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而例题分析能够让教师准确把握习题的难易程度,这样能够在习题练习安排上做到心中有数。本人建议在完成以上两步之后,再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分享他人的教学资源等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自己对教材的分析。例如,将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版本五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领域当中关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与人教版该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两个教材版本都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安排在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内容之后,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教材分析,能够明确都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数放歌和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为某个基本图形这两种估算的方法,并且都是先将数方格这种面积估算的方法先体现出来。两个版本的唯一不同之处是,北师大版的例题是对淘气畜生的脚印面积进行估算,而在例题之后的安排则是要求学生用附页当中的方格对自己的脚印进行一次估算,北师大版安排这样一次探究活动,而人教版则选择的是对一片叶子的估算,而例题之后没有深入安排探究活动。通过对两个版本相同内容的教材分析,可以呈现出对两种估算方法的反思。基于此,在利用北师大版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则可以借鉴一下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回顾与反思。在最后,可以对《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参考,能够进一步确定北师大版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是“以淘气出生时和两岁时的脚印面积”作为例子,并且设计了三个层次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利用方格子,对脚印的面积估计方法进行探索;而后面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这种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环节中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的一种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设计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