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慧容
(贵州省桐梓县思源实验学校 贵州 桐梓 563200)
近年来我国的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质量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十分积极的正面影响。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提升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锻炼,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并且投入许多精力进行学习才能取得学习效果的学科,缺乏思考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就不可能得到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采取不科学的填鸭式教学法,必须要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1]。另外不一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天赋不同,学习基础也各有不同,在学习同样的知识点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并且快速掌握应用策略,而有一部分学生则很难理解并且需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勉强学会应用,这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切实存在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分数的认识的时候,有一个知识点为“整数可以看做分母为一的分数”,这个知识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在遇到整数与分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无法进行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个知识点并且帮助他们掌握运算方式,从分数的基本意义入手给他们解释分数形成的过程,逐渐过渡并且让学生习惯分数相关知识点的设定。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分享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帮助那些思维能力偏差的学生获得新的发展,学习能力各有差异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互相沟通和交流,思维能力的火花将会由此迸发。
实际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大都比较简单比较基础,各种各样的数学运算基本上占据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大半,为了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学生必须要拥有仔细审题的好习惯,可以说学生的审题能力决定了他们进行运算的准确程度[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没能够将自己碰到的题目解答正确,主要就是因为在审题上出现了问题,对于题目的要求认识不够清晰。举个例子来说,在某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批阅中发现本次考试有“91-27=( )”一道题目,大部分学生在此失分,但这种简单的计算题错误率不应该太高,经过考试后的学生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出错都是因为将“91”误判断成“97”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审题和观察,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落实此项教学目标。比如说在授课的时候故意留出几个错误之处让学生发现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学生们发现了错误以后教师应该及时的改正并且强调认真审题和观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们逐渐树立审题的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质疑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的投入到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之中。审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们拥有全面的、整体性的观察能力,特别是一些应用题甚至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只有将生活与观察相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取得突破。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图形的初步认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形状并且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3]。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与过去有了巨大的差异,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们开始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角。因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们,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发言并且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质疑,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辩证求异的能力[4]。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们往往都很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学生们普遍是不愿意提问并且究根结底的向教师进行询问的,在碰到听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也只是直接带过不敢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基础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将自己听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下或者是合适的时间整理出来,并且先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对于某些确实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选择与同学进行探讨,也可以选择请教教师。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自动养成“有问题要问、有质疑要说”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能够为学生以后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成长情况,也关系到学生们能否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